疫情淡化的现今,流量往哪里跑?

2022年07月01日17:40:35 科学 1585


疫情淡化的现今,流量往哪里跑? - 天天要闻

即便是全球疫情爆发,死去很多抵抗力很弱的人,也挡不住一些人仍然活得很滋润。

这些富豪权贵们天天叨叨诗和远方是很正常的,甚至幻想天马行空。

生活得太好了,就渴望长命百岁,甚至希望万岁万万岁。拨些款搞搞永动机不是很正常的吗?

求神拜佛在暗地里做没问题,明面上得搞生物医药。哪天搞出一种神药,花几千万打一针,让自己活到150岁完全是有可能的。

只要活得久,只要科技进步快,就有机会移民到火星上了。星辰大海的愿望不就实现了吗?

总挡不住有人这样想和这样做。但是更多的人,面对新冠病毒,是手足无措的。

该死的死去,该隔离的隔离,该失业的失业,该没菜吃的,何不食肉糜!

这个时候,诗和远方就该歇歇了。星辰大海?开什么玩笑,连自家门都出不去!

现实像我这样的人穷了,没钱了。我该怎么搞钱,养家糊口呢?至于你说的脑机接口元宇宙,跟我有半毛钱关系吗?而我这样的人是大多数。

毕竟靠元宇宙发财的,就金字塔尖的一小撮人而已。大多数人都在底层苟延残喘呢。

疫情前,大家没有生存危机,关注点都在怎样活得更好。关注点在哪里,流量就在哪里。很有科幻既视感。

疫情来了之后,大家的生存受到威胁。以前那些魔幻感十足的科技,居然治不服新冠病毒。那谁还搭理它!

接着媒体自然而然就被疫情占据了。然而疫情总有过去的那一天,一切都在轮回循环。

生死仍然是人类永恒的命题。有关生死的技术和疫情是没有冲突的,流量一直都在。

之所以没有流量,是因为那些技术还不能治病救人,或者说实用性还不大,只好暂时靠边站了。

在疫情逐渐弱化的现如今,就是此消彼长的时候了。当新冠病毒再也毒不死几个人后,很多国家就不再特意报道了。谁能代表国家呢?当然是权贵和富豪。

于是你方唱罢我登场。明星们各显神通,引领风骚三五天。不然对不起这个娱乐至死的时代。

至于科技,研究者正在某个领域内,默默积蓄力量,以便将来一鸣惊人,改变这个世界和人们的生活。他们是时代的真正变革者,但不是流量明星。

而像我这样的芸芸众生,生活本身就是一地鸡毛。在吃饱饭之余,却幻想鸡毛飞上天,博取些微可怜的流量,填补空虚的精神。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人体“捉妖记”:免疫系统如何分辨“自我”与“非我” - 天天要闻

人体“捉妖记”:免疫系统如何分辨“自我”与“非我”

在神秘又奇妙的人体世界里,免疫系统就像是守护健康的“齐天大圣”,时刻警惕着各路“妖魔鬼怪”的入侵。而要想精准打击敌人,首先得搞清楚谁是自己人,谁是外来的“妖精”,这就涉及到一个关键问题:“自我”与“非我”的识别。大家都知道,在《西游记》里,妖怪们变化多端,常常混入人群,企图蒙混过关。人体里也一样,各...
Science | 告别序列依赖,为你的染色体“扫码”:每条染色体竟自带独一无二的“条形码” - 天天要闻

Science | 告别序列依赖,为你的染色体“扫码”:每条染色体竟自带独一无二的“条形码”

引言在人类基因组中,有一片广袤而神秘的“禁区”,它占据了每条染色体的核心位置,却长期以来让我们束手无策。这片区域就是着丝粒 (Centromere)。它就像基因组中的“百慕大三角”,充满了高度重复的DNA序列,结构复杂多变,让传统的基因测序和分析技术在此屡屡碰壁。然而,这片“禁区”却掌握着细胞分裂时染色体能否被精确...
Nature | 人类心智的“源代码”:AI如何学会像我们一样思考? - 天天要闻

Nature | 人类心智的“源代码”:AI如何学会像我们一样思考?

引言人类的心智是如此奇妙,它既能让我们在清晨纠结于吃什么早餐,也能驱动我们去攻克癌症、探索遥远的星辰。我们能从寥寥数次的演示中学会舞步,能进行复杂的因果推理,还能被无尽的好奇心驱使去创造艺术和科学的奇迹。这种举重若轻、触类旁通的“通用性 (generality)” 定义了我们之为人的核心。然而,在人工智能 (AI) 和...
著名情报学家冷伏海逝世,享年62岁 - 天天要闻

著名情报学家冷伏海逝世,享年62岁

澎湃新闻记者从相关方面获悉,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国防科学技术信息学会理事、中国图书馆学会学术研究委员会图书馆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原副主任、国家保密战略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委员、北京市海淀区第十七
刚刚!中国电信和政府组建一家公司,这个公司来头不小! - 天天要闻

刚刚!中国电信和政府组建一家公司,这个公司来头不小!

近日,海南省政府与中国电信共同组建的海南数据产业服务有限公司正式成立,相信大家看到这都会好奇这家公司是干什么的?中国电信又有什么大动作了吗?下面我们就展开来聊聊吧,仅供参考哦!解决行业痛点。以往的中小企业想用现实数据来优化生产流程,却面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