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7月1日起到解放碑看“玉兔号”“祝融号”

2022年06月29日22:20:13 科学 1705

“我们在哪里,我们又要去向何方?”面对这个颇具哲学意味的问题,也许你将在接下来的这场展览中找到答案!6月29日下午,中国航天文创CASCI《漫无边界》官方航天艺术展(重庆站)开幕新闻发布会在渝中区举行。主办方在会上正式宣布,这场足以让观众不出重庆就实现“遨游太空、探索宇宙边界”愿望的航天文化大展将于7月1日起,在解放碑大都会东方广场正式和市民见面。

据介绍,本次展览由中国航天建设集团、航天建筑设计研究院主办。其首站于去年7月在深圳和广大观众见面,累计观展人数超过了20余万人次。在新闻发布会上,主办方之一中国航天建设集团的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第三站来到了重庆,无论是展陈面积还是内容都比前两站更好!”

众所周知,2021年是我们中国航天事业取得重大成果的一年。“‘神舟十三号’把航天员送进了空间站,‘祝融号’实现了火星着陆、‘天和号’核心舱顺利升空、中国空间站航天员首次出舱等捷报频传……”主办方表示,中国航天文创CASCI《漫无边界》官方航天艺术展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有了此前深圳站和成都站的经验,本次中国航天文创CASCI《漫无边界》(重庆站)航天艺术展,总占地面积达到了3000平方米。“我们把浩瀚宇宙进行了艺术化还原,让大家能更近距离地去感受太空。”本次展览的总策展人、可至文化创始合伙人郭彦筑在接受上游新闻记者如是说。

随后,记者在郭彦筑的带领下提前进入展馆内部仔细打探了一番。在现场的14大场馆中,无论是神秘感的营造,还是1:1再现航天载具的真实样貌等现场细节的呈现,都非常具有吸引力。

走,7月1日起到解放碑看“玉兔号”“祝融号” - 天天要闻

和全副武装的“航天员”合影

比如,在穿过入口处的“跃迁之门”后,最先冲击记者眼球的就是“探月工程”的主题呈现。现场出了有“嫦娥一号”卫星、“嫦娥三号”着陆器和“嫦娥五号”返回舱的1:1再现之外,巨幅环形屏幕模拟出的月球表面场景,更是让人瞬间就生出了自己已经踏上月球表面的感觉。

走,7月1日起到解放碑看“玉兔号”“祝融号” - 天天要闻

展览中的“玉兔号”月球车

再往前走,我国火星探测工程的点滴也通过相似的方式闯入了记者的眼帘。“天问一号”着陆器、 “祝融号”火星车在这里都可以看到,此外它们在火星表面所“看”到的一切,在这一刻也神奇地出现在了记者面前。不少同行的嘉宾也都对展览复刻出的火星荒漠场景连连称奇。

走,7月1日起到解放碑看“玉兔号”“祝融号” - 天天要闻

展览中的通道被模拟成了空间站内的场景

当然,现场人气最高的是1:1复刻的“神舟”飞船返回舱。“抗浸防寒服”“饮水口”等舱内设定,观众都可以直接走进“返回舱”中一探究竟。此外,巨型火箭模型、全息模拟星际穿越和超维宇宙互动体验,也很值得亲临现场感受一把。

走,7月1日起到解放碑看“玉兔号”“祝融号” - 天天要闻

展览中的“神舟”飞船

“像模拟火星沙尘暴等等,整个展览的很多地方都用上了新媒体艺术、装置艺术,以及各种各样的视觉特效。”总策展人郭彦筑表示,就是希望能通过这些大众更易于接受的视觉表达,吸引更多人来欣赏展览。郭彦筑说,这也是推出本次展览的初衷,它不是教科书式的说教,而是希望大家沉浸式地去体会、感受浩渺宇宙,了解中国及世界航天所取得的成就,弘扬航天精神,激发广大民众探索创新热情。

走,7月1日起到解放碑看“玉兔号”“祝融号” - 天天要闻

在有各种特效加持的现场,嘉宾拿出手机拍个不停

“它是对当下的航天科普也是有益的补充。”亲临现场的中国首批航天员之一赵传东也告诉记者,当下我国的航天事业发展很快,航天科普对全民科学素养的提高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他希望本次展览能吸引更多的孩子走进展厅,去感受到中国航天的魅力,去了解中国航天人的忠诚、执着和朴实的崇高品格。

走,7月1日起到解放碑看“玉兔号”“祝融号” - 天天要闻

中国首批航天员之一赵传东也亲临现场

据介绍,本次中国航天文创CASCI《漫无边界》官方航天艺术展(重庆站)将一直持续到10月16日。

上游新闻记者 裘晋奕 摄影 张锦旗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研究发现消失的尼罗河支流 或助解开金字塔建造之谜 - 天天要闻

研究发现消失的尼罗河支流 或助解开金字塔建造之谜

新华社北京5月21日电 研究人员日前绘制出尼罗河一条现已干涸的支流地图,认为它可能帮助古埃及人建造了31座金字塔,包括著名的吉萨金字塔群。研究成果由最新一期英国《通讯-地球与环境》杂志刊载。 埃及金字塔最集中的地区是自吉萨市向南至利什特村之间的一片沙漠。那里距离尼罗河有数十公里远,但发现了港口遗迹。埃及学家...
2023年重庆长江干流监测到鱼类93种 珍稀特有鱼类出现频率增加 - 天天要闻

2023年重庆长江干流监测到鱼类93种 珍稀特有鱼类出现频率增加

封面新闻记者 李茂佳在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来临之际,5月21日,重庆市生态环境局举行重庆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情况新闻发布会。2023年,重庆长江干流监测到鱼类93种,较禁捕前增加47种。长江鲟从禁捕前监测到的7尾增加到249尾,珍稀特有鱼类出现频率增加,出现范围扩大。新闻发布会现场。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卫表示...
全球首台!我国量子测量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 天天要闻

全球首台!我国量子测量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5月21日,全国首届量子精密测量赋能产业发展大会,在安徽合肥举办。会上,全球首台商用低温版量子钻石原子力显微镜正式亮相。该显微镜由国仪量子技术(合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仪量子”)自主研制,这标志着我国量子精密测量技术的产业化发展,取得重要突破。△低温版量子钻石原子力显微镜。图片来源:国仪量子国...
世界首次:科学家成功对 μ 子实行“冷却”加速,约达光速 4% - 天天要闻

世界首次:科学家成功对 μ 子实行“冷却”加速,约达光速 4%

IT之家 5 月 21 日消息,日本 J-PARC 研究中心、日本高能加速器研究机构联合发布公报,宣布完成了业内首次对 μ 子进行“冷却”和加速的操作,朝着实现世界首个 μ 子(渺子)加速器迈出了一大步。据介绍,研究团队在 J-PARC 中心使带一颗正电荷的正 μ 子减速到几乎停止(光速的 0.002%)的状态,并使正 μ 子的方向和速度...
气象水文部门预测:今年“龙舟水”水情较往年略偏重 - 天天要闻

气象水文部门预测:今年“龙舟水”水情较往年略偏重

5月20日迎来“小满”节气,民谚有云“小满小满,江河渐满”。进入“小满”节气,雨水丰盈,江河的水逐渐增多。根据广州市水文气象数据统计,5月20日广州市降暴雨,其中白云、花都、增城等区降大暴雨,全市平均日雨量74.0毫米。豆大雨点落在地面,溅起水花。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吴子良受强降雨影响,5月20日全市江河水位...
值得收藏!《常州市野生鸟类图册》发布 - 天天要闻

值得收藏!《常州市野生鸟类图册》发布

现代快报讯(记者 陆文杰)鸟类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指示类群,是评价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关键性指标。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常州鸟类生境状况大幅提升,越来越多的野生鸟类翱翔在青山绿水间,野外鸟类记录不断刷新,珍稀鸟类频频亮相。它们用翅膀为生态环境投票,实名认证了常州生物多样性工作的丰硕成果。在5·22国际生物多样...
马斯克豪言:30年内火星城市崛起,人类新家园即将诞生! - 天天要闻

马斯克豪言:30年内火星城市崛起,人类新家园即将诞生!

埃隆·马斯克,这个科技界的狂人,他总是有着让人震惊的想法和计划。这不,他又在火星上动起了脑筋。他旗下的SpaceX公司,一直在研究怎么把人送上火星,还在想方设法要在那上面建个城市。图片来自网络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上可是挺活跃的,他就在那儿说,未来30年,火星上肯定会有人类城市。
研究发现英国 AI 聊天机器人的安全措施容易被绕过 - 天天要闻

研究发现英国 AI 聊天机器人的安全措施容易被绕过

划重点:- ️  英国政府研究人员发现,防止 AI 聊天机器人发出非法、有毒或露骨回应的保护措施可以被简单的技术绕过。-   通过测试,研究人员发现五个系统 “极易受到攻击”,甚至在没有有针对性地绕过保护措施的情况下,也能产生有害回应。-   安全防护可以通过 “相当简单” 的攻击绕过,例如指示系统以 “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