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鲁迅没拒绝诺贝尔奖提名,他能获奖吗?评委马悦然如何评价?

2021年10月14日18:11:05 科学 1038

鲁迅:为何拒绝诺奖提名?

如果鲁迅没拒绝诺贝尔奖提名,他能获奖吗?评委马悦然如何评价? - 天天要闻

鲁迅

中国第一位有可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就是鲁迅。

1927年,探测学家斯文·赫定到中国考察时,详细了解了鲁迅在文学方面的成就及巨大的社会影响力,他与刘半农商量,打算推荐鲁迅成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

斯文·赫定曾任瑞典学院院士近40年,从1890年起开始对中国新疆进行探险考察,1900年发现了楼兰古城的遗址。1927年4月,赫定与“中国学术团体协会”达成协议,共同组建“西北科学考察团”,刘半农就是这个考察团理事会负责人,也因此赫定和刘半农相熟。

当时,刘半农非常想为中国争取一个名额,毕竟诺奖的权威性和影响力不容置疑,何况在那个灾难深重的中国,确实需要一个这样的国际大奖提升民众对文学的热爱与支持,当时有人推荐梁启超,刘半农觉得不妥,他觉得鲁迅才是理想的人选。

如果鲁迅没拒绝诺贝尔奖提名,他能获奖吗?评委马悦然如何评价? - 天天要闻

刘半农

刘半农推荐了鲁迅,如果鲁迅同意,就要立即着手开始很多准备工作,要准备推荐材料,还要将参评的作品译成英文。

关于这个事情,刘半农托鲁迅的好友台静农,征求鲁迅本人的意见。要知道,能够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不仅是对个人文学成就的极高奖赏,也是一个国家的殊荣。没想到鲁迅直接拒绝了。

鲁迅在回信中这样写道:“诺贝尔赏金,梁启超自然不配,我也不配,要拿这钱,还欠努力。我觉得中国实在还没有可得诺贝尔赏金的人,瑞典最好不要理我们,谁也不给。倘因为黄色脸皮的人,格外优待从宽,反足以长中国人的虚荣心,以为真可以与别国大作家比肩,结果将很坏。”

鲁迅的回绝和他的个性一样,干脆、直接、一针见血。

鲁迅在信中表达了自己的三个观点:第一,诺贝尔文学奖确实是国际高水平的重大奖项,这是毋庸置疑的,他拒绝诺奖提名并非看不上这个奖,恰恰是因为尊重;第二,中国当时的文学水平与世界文学之间还有差距,实在不够格拿奖;第三,若侥幸得奖名不副实,就会给中国文坛一种假象,以为中国文学已经发展到了很高的水平,让中国文人有妄自尊大的心理,这样不利于中国文学的发展。

鲁迅如果不拒绝会如何?

如果鲁迅没拒绝诺贝尔奖提名,他能获奖吗?评委马悦然如何评价? - 天天要闻

斯文·赫定

鲁迅对于诺奖认识清醒,评价也是很深刻。鲁迅写这封信的时候,中国的新文化走过了十年的历程,尽管出了很多作家,也出了不少优质的作品,但是当时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确实还有着一段距离。

1927年,诺贝尔文学奖竞争非常激烈,光是进入候选人名单被淘汰的作家,就有36人,其实不乏托马斯·曼高尔基这样享誉世界又常年陪跑的大作家。那一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是法国著名的哲学家、作家亨利·柏格森。

我们来假设一下,如果当时鲁迅没有拒绝提名,他在那一年能否获奖呢?

如果鲁迅没拒绝诺贝尔奖提名,他能获奖吗?评委马悦然如何评价? - 天天要闻

马悦然

对于鲁迅的作品,瑞典学院院士、诺贝尔文学奖评委马悦然曾经做过这样的评价:“我自己认为鲁迅先生的《呐喊》和《彷徨》是具有非常强的创造性的作品,如果20年代有人把这两部短篇小说集译成外文,鲁迅肯定会被推荐为候选人,也许还会获奖。”

也就是说,马悦然对鲁迅的获奖给出了比较客观的答案,鲁迅凭短篇小说集完全有可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鲁迅先生最终没能摘得诺奖桂冠,却丝毫不影响他在中国文坛的地位。他不仅在当时很伟大,直到今天,他仍然是中国作家不可超越的丰碑。他不仅扮演了一个作家的角色,还是一位有良知、敢于战斗的知识分子。他在后来放弃了小说写作,专门写杂文,就是要从作品中跳出来直截了当地发声,他要做这个社会的良心。

胡适:同样拒绝诺奖提名

如果鲁迅没拒绝诺贝尔奖提名,他能获奖吗?评委马悦然如何评价? - 天天要闻

胡适

就在鲁迅拒绝诺奖提名之后,中国又有一位大师得到了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机会,这位大师就是胡适。准备提名的还是斯文·赫定。这个事情被胡适完整地记在了他的日记里。

1929年2月26日,胡适乘火车从外地返回上海,就在火车上,“Hedin(赫定)同我谈:他是瑞典国家学会十八会员之一,可以推举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他希望提出我的名字,但希望我把我的著作译成英文。”

胡适和鲁迅一样,拒绝了,他在日记里接着写道:“此事我有我的意见:如果他们因为我提倡文学革命有功而选举我,我不推辞;如果他们希望我因希冀奖金而翻译我的著作,我可没有那厚脸皮。我是不配称文学奖的。”

胡适的意思很明确,他认为自己在中国文学革命中确实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但他的水平还远远称不上文学家,所以他不适合拿文学家,而且如果为了那笔丰厚的奖金来翻译自己的作品,他不干。

他拒绝的态度与他的秉性非常契合。

如果鲁迅没拒绝诺贝尔奖提名,他能获奖吗?评委马悦然如何评价? - 天天要闻

胡适

胡适这个人是典型的文人性格,温润如玉、谦谦君子,又特别看重面子,他不愿意破坏自己作为文人的自尊,而且他也自知,尽管他在文史哲方面颇有建树,但他绝不是什么文学家。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斯文·赫定对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人选的考量是非常慎重的,他准备提名的两位中国文人,确实是当时文学功绩和影响最大的两位。而这两个人在回绝时都不约而同地用了一个词——“不配”。

因为在他们的心里,诺贝尔文学奖的分量很重,他们怀着敬畏之心拒绝这个奖项,恰是对当时中国文人的另一种勉励。

诺贝尔奖的保密原则

如果鲁迅没拒绝诺贝尔奖提名,他能获奖吗?评委马悦然如何评价? - 天天要闻

莫言

诺贝尔奖分为物理、化学、医学、文学和和平五个奖项,1968年增设的经济学奖与诺贝尔本人并无多大关系。前三个奖项相对客观,能真实地反映出世界科学先进水平,而文学奖是要颁发给“在文学界写出具有理想倾向的、最出色作品的作家”。何为“理想”,何为“出色”?这就很难有统一的评价标准,因而历年来诺贝尔文学奖的争议比较大。

诺贝尔奖自1901年由诺贝尔基金会颁发,华人获奖的次数也有十几次之多,但大多是物理、化学等科学奖项,中国本土作家第一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2012年作家莫言的获奖。

2012年10月,瑞典科学院选出莫言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中国成为了世界瞩目的焦点,尽管这个聚焦时刻很短暂,但对中国人来说,却是影响深远的。百年诺奖,终于落地中国,而当时距离鲁迅拒绝诺贝尔文学奖提名过去了85年,中国的现代化历程恰恰也历经百年。

中国作家和文学圈对诺贝尔文学奖一直有一种特殊的情结,莫言获得诺奖,让围绕“中国作家何时获诺贝尔文学奖”的种种猜测和争议,总算有了个了断。

关于老舍、沈从文林语堂的诺奖

如果鲁迅没拒绝诺贝尔奖提名,他能获奖吗?评委马悦然如何评价? - 天天要闻

林语堂

莫言获奖后,关于诺贝尔文学奖的相关传言再一次浮出水面。民间一直流传说,最遗憾的是老舍,本来是可以获奖的,那个奖最后给了日本的川端康成。还有1988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应该是沈从文的,可是沈从文在诺奖揭晓前几个月去世。这些都是真的吗?

前瑞典学院院长埃斯普马克曾在北大做过一次演讲,专门讲过诺贝尔文学奖,关于提名,不是任何人都有提名权,只有四组人可以提名,第一组是瑞典学院的委员,第二组是世界上所有大学的语言学和文学教授,第三组是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第四组是各国的作协主席。

而且与诺奖相关的事情,必须保密50年。如果在颁奖之后不久就传出候选人的名单,那这些消息大多是不可靠的。

但有一件事是已经得到证实了的,那就是,林语堂是第一个被推举入选的中国作家,并且先后4次被提名。他的代表作《京华烟云》、《生活的艺术》都是用英文写的,这是他最大的优势,这样他的作品就不存在翻译方面的问题,而且他的著作在美国非常畅销,影响很大,只可惜最终还是做了陪跑。

如果鲁迅没拒绝诺贝尔奖提名,他能获奖吗?评委马悦然如何评价? - 天天要闻

沈从文

中国现代一些经典的作家没有获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2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很多著名作品没有及时被译为英文。而莫言的《红高粱》、《天堂蒜薹之歌》早在1988年便被翻译成英文,在美国出版,而且翻译水平非常好。

此后20多年里,莫言的大部分作品陆续被翻译成英文、法文、德文、日文等十多种语言,出版到几十个国家。而美、英、法等出版大国几乎出版过他的所有经典作品。

莫言获得诺奖,其意义不仅在于中国文学得到了世界的认可,更在于中国作家终于叩开了诺奖的大门,相信以后将会有更多的中国作家获此殊荣。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中国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阳”重要部件 - 天天要闻

中国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阳”重要部件

近日,全球最大“人造太阳”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磁体馈线采购包项目迎来关键节点,其最后一套校正场线圈内馈线部件在合肥竣工,并交付起运位于法国的ITER现场。这标志着ITER磁体馈线系统中所有超大部件的研制顺利完成。ITER磁体馈线系统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研制,被称为ITER磁体系...
张振丰调研温州学研究联合会 构建中国学视野下的温州学研究体系 - 天天要闻

张振丰调研温州学研究联合会 构建中国学视野下的温州学研究体系

4月13日,副省长、市委书记张振丰在温州学研究联合会调研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立足温州、研究温州、服务温州”,深化时间维度、放大空间维度,贯通历史研究温州、跳出温州研究温州,努力打造温州建设高水平文化强市的重要窗口、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地方学术研究的...
土拨鼠等动植物不得携带入境!关于国门生物安全,你要知道这些 - 天天要闻

土拨鼠等动植物不得携带入境!关于国门生物安全,你要知道这些

极目新闻记者 张秀娟通讯员 赵梦洁 黄晓彧 林敏“小朋友们,外来入侵物种包括哪些呢?”“在咱们出国旅游前,需注意哪些问题呢?”4月12日,在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来临之际,武汉海关在武汉天河国际机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海关开放日”活动。15名小学生化身“国门小卫士”,零距离体验、参与海关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月球上跳一跳,轻松打破跳高世界纪录!这个展会,解密引力奥秘 - 天天要闻

月球上跳一跳,轻松打破跳高世界纪录!这个展会,解密引力奥秘

顶端新闻记者 杨逍 文 时硕 图如果你向往星辰宇宙,那你是否幻想过在其他星球上跳跃?在本次国防展的“星球重力”互动体验机前,你每次的纵身一跃,都会化身成屏幕中身穿宇航员服的小人,来到月球、金星、火星、火卫二、土卫一等星体上,屏幕的上方记录着你的跳跃高度。在月球,你轻轻一跃就能达到3米高度,轻松打破2.45米...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 - 天天要闻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是多重气象条件和地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根据气象监测和专家分析,此次强风具有以下关键成因:一、极端天气系统的叠加效应1.
神十九乘组“太空出差”倒计时: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稳步推进 - 天天要闻

神十九乘组“太空出差”倒计时: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稳步推进

IT之家 4 月 13 日消息,据央视网报道,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的“太空出差”之旅即将进入倒计时。上周,神十九乘组稳步推进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在开展站内环境监测、设备检查维护等工作同时,积极开展健康维护。神十九乘组利用脑电设备开展了多项实验的测试工作,地面科研人员将利用获取的数据探究重力对视觉运动信息...
感受活力丨机器人正在进化中……这样的“生活搭子”,你喜欢吗? - 天天要闻

感受活力丨机器人正在进化中……这样的“生活搭子”,你喜欢吗?

模仿人类奔跑、跳跃、空翻,像人一样说话、思考甚至察言观色。这不是科幻电影对未来的虚构,而是2025中国机器人产业阔步向前的现实。小时候的你,是不是也曾畅想过:家里有一个机器人,能买菜、做饭、铺床、扫地,帮你干农活,还可以照顾家里老人……时至今日,这些“天马行空”的想象,正在变成现实。“12点了,您该吃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