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年得到3个诺贝尔奖!我国的科技真的落后吗?

2021年10月11日19:05:02 科学 1270

诺贝尔奖,是1895年根据诺贝尔的遗嘱而设立的五个奖项,包括:物理学奖、化学奖、和平奖、生理学或医学奖和文学奖,旨在表彰在物理学、化学、和平、生理学或医学以及文学上“对人类作出最大贡献”的人士;以及瑞典中央银行1968年设立的诺贝尔经济学奖,用于表彰在经济学领域杰出贡献的人。

诺贝尔奖,是世界上公认的最高的奖项。

因此,有人常用诺贝尔奖获得的数量,衡量一个国家的科研实力。

截止到2020年,世界各国获诺贝尔奖的人数是:

美国348人;英国127人;德国86人;法国63人;瑞典31人;瑞士31人;日本25人;荷兰19人;加拿大16人;苏联15人;意大利14人;丹麦13人;挪威12人;奥地利11人;比利时11人;以色列10人;澳大利亚9人;南非7人波兰7人;俄罗斯6人。

我国呢,获得了3次,分别是莫言、屠呦呦、杨振宁李政道

121年得到3个诺贝尔奖!我国的科技真的落后吗? - 天天要闻

单从数量来看,我国科技研发确实有些落后。

真相真是这样吗?

到底,我国的科技水平怎么样?

我们从头说起:

1760年以前,世界各地都是封建社会,社会以手工业为主,中国实力最强!

1776年,随着英国科学家瓦特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实用的蒸汽机,给西方带来了工业革命。而此时,清朝的乾隆正在忙着编写《四库全书》。自此,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转变。

1840年,英国见在生意场上赢不过清政府,就发动了鸦片战争。手工哪能打得过机器,清政府被打了一顿不说,还签订了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赔款二千一百万银元;

1856年,英、法两国在美、俄支持下联合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1883年,法国发动中法战争

1894年,自1868年明治维新变强后的日本,发动了中日甲午战争;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21年得到3个诺贝尔奖!我国的科技真的落后吗? - 天天要闻

1911年,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之后,军阀混战。

1931年,日军进攻沈阳,九一八事变爆发。

1937年,日军挑起卢沟桥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

1946年,蒋介石发动了全面内战。

直到1949年10月1日,我国才基本安定。

自1760年至1945年,

国外的一些国家,一边发展着自己的科技,一边掠夺着其他国家的资源;

而我国呢,一边挨打,一边赔钱。

但中国人就是中国人!

虽然我们的科技起步晚200年,

虽然我们的科技几乎从零基础开始,

但这依然难不倒我们!

1956年,我国提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口号!

1959年9月26日,大庆油田第一口油井喷射出石油!

1960年11月,我国第一枚导弹发射成功!

1964年10月16日15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使中国成为第五个拥有原子弹的国家!

121年得到3个诺贝尔奖!我国的科技真的落后吗? - 天天要闻

1965年9月17日,完成了结晶牛胰岛素的全合成。为人类认识生命、揭开生命奥秘迈出了一大步!

1967年6月17日上午8时,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

1970年4月24日21时,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使中国成为第五个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

1973年,袁隆平培育第一个杂交水稻品种“南优二号”。又过一年,籼型水稻研究成功,使我国杂交水稻技术居于世界先进水平,杂交水稻的成功解决了中国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也对世界水稻产量的提高作出了重大贡献!

121年得到3个诺贝尔奖!我国的科技真的落后吗? - 天天要闻

1983年,“银河”巨型计算机诞生!

2003年10月,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成为前苏联(俄罗斯)和美国之后的第三个将人类送上太空的国家!

2016年8月,中国科学家将发射世界首颗“量子卫星”!

2017年11月,中国第三代导航卫星顺利升空,它标志着中国正式开始建造“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世界只有四个国家有卫星导航系统,中国的北斗, 美国的GPS,欧盟的伽利略,俄罗斯的格洛纳斯

2020年12月,嫦娥五号携带月球样品返回。中国在外太空技术已经站稳世界第一方队。

121年得到3个诺贝尔奖!我国的科技真的落后吗? - 天天要闻

2021年6月,神舟十二号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发射,并与天和核心舱成功完成对接。中国正式进入太空站时代!

现在,我国的综合实力排名世界第三!

虽然,现在我国的部分科技还不够顶尖,

但是我们正在紧追猛赶,

正在大步向前迈进!

坚信,中国必胜!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这位活到117岁的超级老人去世后,科学家发现她的基因强得可怕 - 天天要闻

这位活到117岁的超级老人去世后,科学家发现她的基因强得可怕

图片来源:Unsplash《环球科学》杂志迎来了自己的播客节目欢迎订阅《环球科学》播客,每月更新一次,听科学家与我们编辑一同探讨形形色色的科学问题。在最新一期节目中,我们有幸邀请到了《环球科学》多次合作的译者、两位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跟我们聊了聊青春期可以培养的能力和更好地理解青少年的视角。撰文|clefable审...
我国科学家实现基于主动光学强度干涉的合成孔径成像 - 天天要闻

我国科学家实现基于主动光学强度干涉的合成孔径成像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潘建伟、张强、徐飞虎等人联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等单位,首次提出并实验验证了主动光学强度干涉技术合成孔径技术,实现了对1.36公里外毫米级目标的高分辨成像。
发现罕见“幽灵之花” 贵州植物家族再添新成员 - 天天要闻

发现罕见“幽灵之花” 贵州植物家族再添新成员

来源:央视网央视网消息近日,在贵州省林业局组织开展的全省野生兰科植物监测过程中,科研人员首次发现贵州植物新纪录属——杜鹃花科假沙晶兰属,以及隶属该属的两个贵州新纪录物种——浙江假沙晶兰和球果假沙晶兰,它们因独特的外观和神秘的生长习性被称为“
科学之美丨来看宇宙中最精密的“生物计算机” - 天天要闻

科学之美丨来看宇宙中最精密的“生物计算机”

水、脂肪和蛋白质,三种平平无奇的物质,为何能承载人类的智慧与情感?大脑的功耗相当于一个14瓦灯泡,为何能实现强大的认知能力?人类如何用科技对抗大脑深处血管上的“微型炸弹”?在2024年“科技跨年秀”——总台“科晚”的舞台上,特别呈现了《科学之美》的演讲和舞蹈。为了呈现更多维度震撼人心的科学之美,总台社教节...
流浪太空53载 苏联“宇宙-482”探测器坠回印度洋 - 天天要闻

流浪太空53载 苏联“宇宙-482”探测器坠回印度洋

据央视新闻消息,据俄新社10日消息,苏联于1972年3月发射的“宇宙-482”自动探测器近日已坠入雅加达以西的印度洋海域。该探测器原计划飞往金星,由于助推器故障,未能脱离地球轨道。随着时间推移,探测器的高度越来越低,最终坠回大气层。该装置直径约一米,重量不到500公斤。(总台记者 程谟)编辑 毛天宇...
钱江海关查获一大波螳螂 - 天天要闻

钱江海关查获一大波螳螂

近日,钱江海关关员在对国际进境邮件进行CT机查验时,发现一个进境邮件图像异常,疑似存在活体生物。 现场关员开拆查验后发现,里面装有一批活体螳螂和螳螂卵鞘。卵鞘是具有坚硬外壳包裹的螳螂卵块,每一枚卵鞘中一般含有10—50个卵。经现场清点,该包裹内共装有7只螳螂和73枚卵鞘。 经鉴定,其中7只活体螳螂均为魔花螳螂,...
宇宙第一大行金条掺假风波,工行澄清来了 - 天天要闻

宇宙第一大行金条掺假风波,工行澄清来了

周末贵金属时间,小伙伴们大家好。这两天有关在宇宙第一大行买到掺假金条的消息在朋友圈刷屏了。昨天半夜,终于等来了工行的澄清公告:当然是不属实。这是怎么回事呢?说是有一位客户在工行的南翔支行购买了两款金条。结果在剪开加工首饰的过程中发现疑似杂质。我们通过网上的图片看到,剪开后里面有些发黑。工行上海嘉定支...
中国工程院院士葛世荣出任江西理工大学校长 - 天天要闻

中国工程院院士葛世荣出任江西理工大学校长

5月9日,江西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葛世荣等同志职务任免的通知,经省政府研究决定:聘任葛世荣为江西理工大学校长。此前,葛世荣担任过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长、党委副书记。葛世荣个人简介葛世荣,男,1963年4月出生,工学博士,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1983年7月,葛世荣在黑龙江矿业学院(现黑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