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科技梦 | “科学的春天”拉开向科技现代化迈进的大幕

2021年07月15日21:32:29 科学 1909

一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关怀下,一代代中国科学家怀着矢志报国的爱国主义情怀,凭借深厚的学术造诣、宽广的科学视角,把自己的科学追求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融为一体。

值此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中国科学家”微信公众号设立了“百年科技梦”专栏,重点呈现在党的领导下我国科技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激励鼓舞广大科技工作者不忘初心、砥砺奋进,为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努力奋斗。

百年科技梦 | “科学的春天”拉开向科技现代化迈进的大幕 - 天天要闻

1978年,沈善炯与罗宗洛,殷宏章参加全国科学大会留影

这是微生物生化和分子遗传学家沈善炯与植物生理学家罗宗洛、殷宏章参加全国科学大会的留影,照片中的他们喜悦之情溢于言表。1978年3月18日,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隆重开幕,邓小平在大会开幕式上提出了一系列著名论断,首次把反映人与自然关系的科学技术同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现实基础的生产力紧密联系在一起。

这一刻,知识界沸腾了,真切地感受到“科学的春天”来了。沈善炯和与会的科学家,特别是和他一起在五十年代初回国的科学家们备感振奋。在一组报道中,《人民日报》特别提到了沈善炯。

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简称“植生所”)研究员沈善炯,五十年代,在党的关怀下,回到祖国的怀抱,为发展分子生物学进行了艰苦的研究工作……现在,他眼含热泪,幸福地聆听着邓副主席的讲话,心想,我为祖国填补遗传工程研究空白的志向,到了实现的时候了。

此时,已是61岁的沈善炯再次全身心地投入到科研工作中,他的固氮酶结构与功能的研究获全国科学大会奖。这一年,植生所分子遗传研究室正式成立,沈善炯担任植生所副所长,并兼任该研究室主任。他开辟了国内的分子遗传学生物固氮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百年科技梦 | “科学的春天”拉开向科技现代化迈进的大幕 - 天天要闻

1978年的全国科学大会,是中国共产党在粉碎“四人帮”之后,在国家百废待兴的形势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也是新中国科技发展史上又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盛会。

百年科技梦 | “科学的春天”拉开向科技现代化迈进的大幕 - 天天要闻

全国科学大会会场(图源:新华社)

大会表彰了862个先进集体、1192名先进科技工作者和7675项科研成果。大会期间,在北京还举办了“全国科研成果展览会”,展出了建国以来我国取得的重大科研成果600多项,以及我国科技战线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大会审议通过了《1978-1985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确定了8个发展领域和108个重点研究项目,为改革开放新时期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基本方针政策奠定了理论基础。

在3月31日举行的闭幕式上,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发表了热情洋溢的闭幕词:

“春分刚刚过去,清明即将到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是革命的春天,这是人民的春天,这是科学的春天!让我们张开双臂,热烈地拥抱这个春天吧!”

科学的春天,是播撒希望的春天,也是改革开放的先声,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中心议题是讨论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并提出了“大力加强实现现代化所必需的科学和教育工作”的决议。

1978年12月,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发明奖励条例》,恢复了国家发明奖,1979年11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科学奖励条例》,设立了国家自然科学奖。这些激励政策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科技创新和科技人才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1979年,药学家屠呦呦等人因成功研制治疟新药青蒿素,荣获国家发明奖。

1981年,杂交水稻专家袁隆平因成功培育籼型杂交水稻,荣获国家发明特等奖。

1982年,潜艇水下发射导弹圆满成功。

1983年,银河亿次巨型计算机系统研制成功。

1985年3月,党中央发布了《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了“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战略方针和“尊重科学技术发展规律,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对科学技术体制进行坚决的有步骤的改革”的主要内容:改革运行机制、组织结构和人事制度等,以便创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良好环境,科技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此后《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的若干决定》《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的决定》等文件相继出台,大胆鼓励科技创新、着力激发科技人才活力。

中国人应当以自己的方式发展自己的高科技。在邓小平的决策下,中国把发展高技术及其产业确定为改革开放新时期科技工作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1986年3月,邓小平亲自批准实施“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即“863计划”),选择了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自动化技术、航天技术、激光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7个领域作为重点,并组织优秀科技队伍,跟踪世界高技术的发展。

百年科技梦 | “科学的春天”拉开向科技现代化迈进的大幕 - 天天要闻

“863计划”四位倡议者合影(左起: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陈芳允)

如今,“科学的春天”播下的种子已经枝繁叶茂,硕果累累,我国科技事业实现了从“基本跟踪、快速追赶”到“三跑并存、领跑并跑渐多”的跨越式发展:神舟载人飞船与天宫空间实验室实现平稳交会对接;新一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合成孔径雷达卫星、北斗导航卫星等成功发射运转;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海斗号无人潜水器创造新的最大深潜纪录;自主研发超算系统“神威·太湖之光”居世界之冠;赶超国际水平的第四代隐形战斗机和大型水面舰艇相继服役。国产大飞机、高速铁路、三代核电、新能源汽车等部分战略必争领域抢占了制高点,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领跑”的跃升。

如今,广大科技工作者在党的领导下,正在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大力推动原始创新、应用创新、产业创新等一系列全方位创新,创新成果不断涌现,质量水平不断提升。科技,正在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


文:采集工程项目办公室/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

参考资料:

[1]熊卫民. 金霉素·牛棚·生物固氮 沈善炯传[M], 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4.

[2]李颖.文献中的百年党史[M].上海:学林出版社,2021.01.

[3]王渝生.科学的春天,播撒改革开放的种子[N].科普时报,2021.5.14.

[4]本文图片来源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除备注外)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研究发现消失的尼罗河支流 或助解开金字塔建造之谜 - 天天要闻

研究发现消失的尼罗河支流 或助解开金字塔建造之谜

新华社北京5月21日电 研究人员日前绘制出尼罗河一条现已干涸的支流地图,认为它可能帮助古埃及人建造了31座金字塔,包括著名的吉萨金字塔群。研究成果由最新一期英国《通讯-地球与环境》杂志刊载。 埃及金字塔最集中的地区是自吉萨市向南至利什特村之间的一片沙漠。那里距离尼罗河有数十公里远,但发现了港口遗迹。埃及学家...
2023年重庆长江干流监测到鱼类93种 珍稀特有鱼类出现频率增加 - 天天要闻

2023年重庆长江干流监测到鱼类93种 珍稀特有鱼类出现频率增加

封面新闻记者 李茂佳在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来临之际,5月21日,重庆市生态环境局举行重庆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情况新闻发布会。2023年,重庆长江干流监测到鱼类93种,较禁捕前增加47种。长江鲟从禁捕前监测到的7尾增加到249尾,珍稀特有鱼类出现频率增加,出现范围扩大。新闻发布会现场。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卫表示...
全球首台!我国量子测量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 天天要闻

全球首台!我国量子测量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5月21日,全国首届量子精密测量赋能产业发展大会,在安徽合肥举办。会上,全球首台商用低温版量子钻石原子力显微镜正式亮相。该显微镜由国仪量子技术(合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仪量子”)自主研制,这标志着我国量子精密测量技术的产业化发展,取得重要突破。△低温版量子钻石原子力显微镜。图片来源:国仪量子国...
世界首次:科学家成功对 μ 子实行“冷却”加速,约达光速 4% - 天天要闻

世界首次:科学家成功对 μ 子实行“冷却”加速,约达光速 4%

IT之家 5 月 21 日消息,日本 J-PARC 研究中心、日本高能加速器研究机构联合发布公报,宣布完成了业内首次对 μ 子进行“冷却”和加速的操作,朝着实现世界首个 μ 子(渺子)加速器迈出了一大步。据介绍,研究团队在 J-PARC 中心使带一颗正电荷的正 μ 子减速到几乎停止(光速的 0.002%)的状态,并使正 μ 子的方向和速度...
气象水文部门预测:今年“龙舟水”水情较往年略偏重 - 天天要闻

气象水文部门预测:今年“龙舟水”水情较往年略偏重

5月20日迎来“小满”节气,民谚有云“小满小满,江河渐满”。进入“小满”节气,雨水丰盈,江河的水逐渐增多。根据广州市水文气象数据统计,5月20日广州市降暴雨,其中白云、花都、增城等区降大暴雨,全市平均日雨量74.0毫米。豆大雨点落在地面,溅起水花。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吴子良受强降雨影响,5月20日全市江河水位...
值得收藏!《常州市野生鸟类图册》发布 - 天天要闻

值得收藏!《常州市野生鸟类图册》发布

现代快报讯(记者 陆文杰)鸟类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指示类群,是评价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关键性指标。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常州鸟类生境状况大幅提升,越来越多的野生鸟类翱翔在青山绿水间,野外鸟类记录不断刷新,珍稀鸟类频频亮相。它们用翅膀为生态环境投票,实名认证了常州生物多样性工作的丰硕成果。在5·22国际生物多样...
马斯克豪言:30年内火星城市崛起,人类新家园即将诞生! - 天天要闻

马斯克豪言:30年内火星城市崛起,人类新家园即将诞生!

埃隆·马斯克,这个科技界的狂人,他总是有着让人震惊的想法和计划。这不,他又在火星上动起了脑筋。他旗下的SpaceX公司,一直在研究怎么把人送上火星,还在想方设法要在那上面建个城市。图片来自网络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上可是挺活跃的,他就在那儿说,未来30年,火星上肯定会有人类城市。
研究发现英国 AI 聊天机器人的安全措施容易被绕过 - 天天要闻

研究发现英国 AI 聊天机器人的安全措施容易被绕过

划重点:- ️  英国政府研究人员发现,防止 AI 聊天机器人发出非法、有毒或露骨回应的保护措施可以被简单的技术绕过。-   通过测试,研究人员发现五个系统 “极易受到攻击”,甚至在没有有针对性地绕过保护措施的情况下,也能产生有害回应。-   安全防护可以通过 “相当简单” 的攻击绕过,例如指示系统以 “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