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背总喊“痛痛痛”?这些原因快自查

日常生活中,不少人都有过后背酸痛的经历,有时是轻微的不适,有时却疼得坐立难安。后背酸痛看似普通,背后却隐藏着多种原因。了解这些成因,才能更好地应对和缓解疼痛,守护身体的健康。接下来,就为大家详细剖析后背酸痛究竟是怎么回事。

一、生活习惯引发的后背酸痛

(一)姿势不良

长时间保持错误的姿势是导致后背酸痛的常见原因。如今,很多人需要长时间伏案工作、低头玩手机或使用电脑,这种姿势会使背部肌肉处于持续紧张状态,久而久之,肌肉就会疲劳、劳损,进而引发酸痛。比如,弯腰驼背时,背部的竖脊肌等肌肉群承受的压力增大,就像一直紧绷的橡皮筋,时间久了弹性变差,引发疼痛。而且,不正确的坐姿还会改变脊柱的正常生理曲度,导致脊柱受力不均,进一步加重后背的负担。

(二)过度劳累

从事重体力劳动或进行剧烈运动,都可能让后背肌肉过度劳累。例如,搬运重物时,背部肌肉需要用力维持身体的平衡和稳定,若用力不当或过度,很容易造成肌肉拉伤。另外,一些健身爱好者在进行背部训练时,如果没有掌握正确的动作要领,或者训练强度过大,超出了肌肉的承受能力,也会引起后背酸痛。这种因过度劳累导致的酸痛,一般在休息后会有所缓解,但如果不注意调整,酸痛可能会反复出现。

(三)睡姿势不佳

睡眠占据了我们一天中大量的时间,睡眠姿势对后背健康影响很大。趴着睡会使脊柱处于扭曲状态,增加后背肌肉和关节的压力;侧睡时如果枕头高度不合适,会导致颈椎和后背肌肉紧张;仰卧时若床垫太软,无法为脊柱提供足够的支撑,同样会引发后背酸痛。长期采用不良的睡眠姿势,会让后背在夜间得不到充分休息,反而加重肌肉疲劳,导致醒来后后背酸痛不已。

二、疾病因素导致的后背酸痛

(一)颈椎病

颈椎病不仅会引起颈部疼痛,还常常牵连到后背。颈椎发生病变后,会压迫周围的神经和血管,导致神经传导异常和血液循环不畅。当累及到支配后背的神经时,就会引发后背酸痛,同时可能伴有上肢麻木、头晕等症状。长期低头工作、颈部受凉等都可能诱发颈椎病,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良好的颈部姿势,做好颈部保暖。

(二)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间盘突出是由于腰椎间盘退变,在外力作用下,纤维环部分或全部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从而引起一系列症状。当腰椎间盘突出压迫到支配后背的神经时,会导致后背出现放射性疼痛,尤其是在弯腰、久坐后,疼痛可能会加剧。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下肢疼痛、麻木、无力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三)强直性脊柱炎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侵犯脊柱、骶髂关节等部位。早期症状常表现为下背部和臀部疼痛、僵硬,活动后可缓解,随着病情进展,疼痛会逐渐向上蔓延至整个后背。这种疾病不仅会带来疼痛,还可能导致脊柱畸形,影响患者的身体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需要及时就医治疗。

(四)内脏疾病牵涉痛

部分内脏疾病也可能引起后背酸痛。例如,心脏病发作时,疼痛可能会放射到后背,尤其是左侧后背;胆囊炎、胆结石发作时,会引起右侧肩背部放射性疼痛;肾脏疾病如肾结石肾盂肾炎等,也可能导致后腰部及背部酸痛。当后背酸痛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如胸闷、腹痛、血尿等时,一定要引起重视,及时到医院检查,排除内脏疾病的可能。

三、其他原因引发的后背酸痛

(一)心理因素

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状态下,身体的肌肉会不自觉地紧绷,后背肌肉也不例外。这种精神性紧张性肌肉收缩,会导致后背酸痛,而且疼痛程度可能会随着情绪波动而变化。此外,心理压力过大还会影响身体的内分泌免疫系统,进一步加重疼痛症状。所以,保持良好的心态,学会调节情绪,对缓解后背酸痛也十分重要。

(二)受凉受寒

后背受凉后,局部的血管会收缩,血液循环减缓,肌肉也会因缺血缺氧而出现痉挛,从而引发酸痛。在寒冷的天气里,如果没有做好后背的保暖措施,或者长时间待在空调房间,冷风直吹后背,都容易导致后背受凉。尤其是女性,在经期身体较为虚弱,更要注意后背保暖,避免因受凉引发酸痛。

后背酸痛的原因多种多样,从生活习惯到疾病因素,都可能成为背后的“推手”。了解这些原因后,我们就能有针对性地进行预防和改善。如果后背酸痛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严重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明确病因,以便得到有效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