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护理·名师之路①|择一事坚守,终一生热爱

编者按:2025年5月12日是第114个国际护士节,新湖南客户端联合湖南省卫生健康委、湖南省护理学会联合推出《湘江护理·名师之路》专栏,以护士的角度讲述他们眼里的“提灯女神”,展示护理精神绵延百年的星火。敬请关注!

讲述人:祝旺,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全科医学科护士长

讲述对象:邓兹年,原名邓一琬,女,湖南郴州人,1904年9月生,于1998年8月7日逝世,享年94岁,曾任湘雅二医院首届护理部主任。

生逢乱世 传奇征途

邓兹年出生于湖南郴州一个普通的自由职业者家庭,父亲是正直博学的私塾先生,母亲是勤劳善良的家庭妇女。她在兄妹五人中,排行第三。13岁那年,她才踏入学堂的大门,开启了自己的求学之路。为了能继续学业,她一边刻苦学习,一边利用课余时间做零工补贴家用。在鞭炮厂做鞭炮、扯爆竹桶、打扫学校卫生……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工作,为她换来了微薄的收入,也让她得以在知识的海洋中继续遨游。她自幼聪明伶俐,学习勤奋刻苦,深受老师们的喜爱和好评。

1924年秋,凭借优异成绩,她考入长沙福湘女子学校(现第十中学)学习,后又顺利升入高中

1928年3月,还在读高中的她毅然投身革命,参加朱德、陈毅组织的湘南起义,在战火纷飞中,承担起了救护红军伤员的重任。

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每一次救助伤员,都是在与死神赛跑。她不顾个人安危,用自己的双手,为伤员们带去生的希望。由于强敌围剿,湘南起义失败了,她也不幸被国民党反动派监禁。在狱中,她遭受了非人的折磨,但始终没有屈服。后来,在亲友的帮助下才得以逃脱,随后步行至衡阳。为了躲避国民党的追捕,她改名为“邓兹年”,从此开始了一段新的人生旅程。同年秋,她考入芜湖高等护士学校,接受正规的护校训练。在这里,她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获得大学学历证书,毕业后被分配至南京中央医院从事护理工作。在该院工作期间,她基础理论知识扎实,业务能力强,工作上兢兢业业、任劳任怨,赢得领导及同行们的好评。

在一次死亡病例审查案件中,她作为曾经亲自护理过病人的护士,受命出庭高等法院。针对法庭上法官提出的种种问题,她对答如流。基于她对病情变化以及治疗过程的清晰记忆和合理的事实陈述,使得医院得以胜诉。她的工作能力和工作作风也因此受到了中国医学泰斗沈克非院长的赏识。在任职期间,她相继被提拔为护士长、总护士长、护士长督导及护理部主任等职务。

1938年秋,日寇进攻南京,战火纷飞,硝烟弥漫。邓兹年负责组织、参与转移伤病员和医院财产的工作,坚持最后撤离医院。在善后工作处理完后,才跟随医院撤退至贵阳,任贵阳中央医院高干病房护士长。其间曾担任张学良将军的保健护士,张学良将军对她倍感亲切,并在其日记本上赠言“勤于事,慎于言”作为纪念。在那段艰难的岁月里,她始终坚守在护理一线,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对生命的尊重和对职业的忠诚。1943年,她志愿参加中国远征军赴缅甸战地救护队,并任滇缅铁路医院护士长。在战火纷飞的战场上,她不顾生命危险,抢救了无数爱国将士的生命。每一次手术,每一次护理,都倾注了她全部的心血和关爱。

抗日战争胜利后,邓兹年先后在天津上海青岛等地继续从事护理工作,并一直担任护士长职务。1949年7月,应湘雅医学院院长凌敏猷的邀请,她毅然回到湖南长沙湘雅医院工作,并任命为眼科护士长。在这里,她继续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桑榆非晚 为霞满天

1956年,湖南医学院委派她参加湖南医学院附二院筹建工作,当时她已年满52岁。但使命在肩,她毫不犹豫地服从了组织安排。面对一片荒芜的黄泥坑,她和同志们一起,克服重重困难,经过两年的艰苦努力,一所大型综合性医院拔地而起。这所医院在他们的努力下,不断发展壮大,如今已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医院。

1958年8月1日,湖南医学院附二院开院后,邓兹年又马不停蹄地投入到护理管理的各项工作中。她着手探索和建立护理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筹备手术室,采购医疗器械等。

1962年3月,医院成立护理部,她被任命为护理部第一任主任。在担任护理部主任期间,作为护理学专家,充分发挥其卓越的管理才能,带领护理团队使医院护理工作逐步走上正规化进程。她创立了各级护理人员岗位责任制,建立了由护理部主任到护士长的垂直管理体系,制定了全院护士业务学习计划,还首次大胆起用年轻有为的护理骨干作为护士长。她坚持每天下病房、夜查房,及时掌握全院护理动态,使护理质量和护士业务素质大大提高,基础护理质量得到保证,医院护理工作任务顺利完成。她也曾多次被评为医院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受到各级领导和同事们的高度赞扬。1963年,张俊杰院长在她的工作鉴定书中写道:“该同志工作认真负责,业务纯熟,学习认真,服从组织,遵守各项纪律及医院制度,忠厚老实,关心群众生活,爱护公物,可称谓优秀护理部主任。”

退而不休 发光发热

1964年11月,邓兹年年满六旬,组织上为她办理了退休手续。然而,她的心却始终牵挂着医院的发展,惦记着她奉献了一生的护理事业。退休后的她,经常义务到病房查看、护理病人,指导年轻护士长工作,从来不索要任何报酬,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位护理部老主任的拳拳之心和崇高品质。

她生活俭朴,从不奢侈浪费,但对支援灾区、救助贫困和捐助福利事业,却从不吝啬,并多次慷慨解囊。小行大爱,静水深流,她用自己的热情和善举为国家、为社会散发着无尽的微光。

仁者多寿。邓老师于1998年8月7日在长沙逝世,享年94岁。

“郴州护理红军,南京抗击日寇,贵阳救治张帅,转战滇缅,志愿援朝,毕生奉献,救死扶伤知多少;

晚来服务桑梓,辛劳筹建医院,造福三湘父老,言传身教,育德育人,鞠躬尽瘁,高风亮节乃斯人。”

这幅医院赠送给她的长联,是对邓兹年老师一生的高度概括和赞美。邓老的一生,始终与民族兴衰、国家兴亡紧密联系在一起。她工作严谨,作风正派,是我们大家学习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