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立夏,不管多忙,牢记“1要躲,3不做,忌4样”,平安入夏

导语:今日立夏,不管多忙,牢记“1要躲,3不做,忌4样”,平安入夏

今日是2025年5月4日,正值立夏节气。立夏作为夏季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万物进入生长旺季,气温逐渐升高,雷雨增多。在这个时节,养生保健尤为重要。民间素有“立夏养生,一年安康”的说法,想要平安入夏,就要牢记“1要躲,3不做,忌4样”的传统智慧。


**一、立夏“1要躲”:躲烈日**

立夏后,日照时间明显延长,紫外线强度显著增强。此时要特别注意躲避正午时分的烈日,尤其是上午10点至下午3点这段时间。长时间暴晒不仅会导致皮肤晒伤,还可能引发中暑热射病等严重后果。外出时应做好防晒措施,戴遮阳帽、太阳镜,涂抹防晒霜。老年人、儿童和体弱者更要注意避免在烈日下长时间活动,可选择清晨或傍晚时段进行户外活动。

**二、立夏“3不做”:**

1. **不过度贪凉**
立夏后气温升高,很多人开始贪凉,喜欢长时间吹空调、吃冷饮、洗冷水澡。这种做法其实不利于健康。中医认为,夏季人体阳气外浮,过度贪凉会导致寒气入侵,损伤脾胃,引发腹痛、腹泻等问题。建议空调温度控制在26℃左右,避免直吹;冷饮要适量,最好在口中含一会儿再咽下;洗澡水温不宜过低,以接近体温为宜。

2. **不剧烈运动**
夏季运动要讲究“慢”和“缓”。立夏后气温升高,人体新陈代谢加快,剧烈运动容易导致大量出汗,造成电解质紊乱,甚至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建议选择散步、太极拳八段锦等温和运动,运动时间以清晨或傍晚为宜,运动后要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3. **不熬夜**
夏季昼长夜短,很多人容易晚睡。但熬夜会打乱人体生物钟,导致免疫力下降。中医讲究“夏养心”,而熬夜最伤心血。建议立夏后保持规律作息,晚上11点前入睡,保证7-8小时睡眠。中午可以适当午休,但时间不宜过长,以30分钟为宜。

**三、立夏“忌4样”:**

1. **忌油腻重口**
夏季人体消化功能相对较弱,应避免食用过于油腻、辛辣的食物。这类食物会增加肠胃负担,容易导致消化不良、上火等问题。建议饮食以清淡为主,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适当补充优质蛋白质。可以多吃些苦瓜、黄瓜、冬瓜等清热解暑的时令蔬菜。

2. **忌情绪激动**
夏季对应五脏中的“心”,情绪波动过大容易伤及心气。立夏后要特别注意保持平和心态,避免大喜大悲。可以通过听音乐、冥想、书法等方式调节情绪。遇到烦心事时,不妨深呼吸,给自己一个缓冲的时间。

3. **忌久坐不动**
夏季湿气重,久坐不动会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加重体内湿气。建议每隔1小时起身活动5-10分钟,可以做些简单的伸展运动。办公室一族可以利用接水、上厕所的机会多走动。周末可以到公园散步,呼吸新鲜空气。


4. **忌过度进补**
很多人认为夏季需要大补,其实这是一个误区。夏季人体阳气外浮,过度进补反而会加重身体负担。建议根据个人体质适当进补,以清补为主。可以喝些绿豆汤莲子羹等清热解暑的饮品,或者用西洋参麦冬等泡水代茶饮。

**立夏养生小贴士:**

1. **饮食调养**
立夏时节可以多吃红色食物养心,如红枣、红豆、西红柿等。同时要注重补充水分,可以喝些淡盐水或柠檬水。推荐几款立夏养生食谱:荷叶粥(清热解暑)、冬瓜薏米汤(祛湿利尿)、凉拌苦瓜(清热解毒)。

2. **起居调摄**
保持居室通风干燥,被褥要经常晾晒。可以选择透气性好的棉麻衣物,颜色以浅色系为宜。晚上睡觉时注意腹部保暖,避免着凉。

3. **精神调养**
夏季养心重在“静心”,可以通过练习书法、绘画、插花等静态活动来修身养性。遇到烦心事时,不妨向亲友倾诉,不要闷在心里。

4. **穴位保健**
平时可以按摩内关穴(安神宁心)、足三里穴(健脾和胃)、三阴交穴(调理肝脾肾)等穴位,每个穴位按摩3-5分钟,有助于夏季养生。

**立夏民俗知多少:**

在我国很多地方,立夏都有独特的民俗活动。比如:
- 江浙一带有“立夏称人”的习俗,寓意称过体重后不怕夏季炎热。
- 南方地区会吃“立夏蛋”,认为可以强身健体。
- 有些地方会煮“立夏饭”,用五色豆和米一起煮,象征五谷丰登。
- 北方部分地区有“立夏尝新”的习俗,会吃新上市的水果蔬菜。

这些传统习俗不仅富有生活情趣,也蕴含着古人应对季节变化的智慧。

**特殊人群立夏注意事项:**

1. **老年人**
要特别注意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晨练不宜过早,运动要适度。饮食上注意低盐低脂,保证充足睡眠。

2. **儿童**
要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过多冷饮。外出玩耍时要做好防晒,防止中暑。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生长发育。


3. **孕妇**
要注意防暑降温,但不要直接对着空调吹。饮食要营养均衡,避免食用生冷食物。保持心情愉悦很重要。

4. **慢性病患者**
高血压患者要注意监测血压;糖尿病患者要控制水果摄入量;呼吸道疾病患者要注意空调房的空气流通。

**立夏时节常见疾病预防:**

1. **中暑**
症状包括头晕、恶心、面色潮红等。预防措施:避免高温时段外出,及时补充水分,随身携带清凉油等防暑药品。

2. **肠胃疾病**
夏季食物易变质,要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隔夜饭菜。出现腹泻症状要及时就医。

3. **皮肤问题**
出汗多容易引发痱子、皮炎等。要保持皮肤清洁干燥,穿透气衣物,洗澡后可以擦些爽身粉

4. **空调病**
长期在空调环境中容易出现鼻塞、头痛等症状。要定时开窗通风,空调温度不宜过低。

**立夏养生误区提醒:**

1. **出汗越多越好**
适当出汗有助于排毒,但过度出汗会导致电解质紊乱。运动时要控制强度,及时补充淡盐水。

2. **夏季不需要保暖**
其实夏季也要注意保暖,特别是腹部和关节部位,避免直接吹风。

3. **喝冰水能快速降温**
突然饮用大量冰水会导致毛细血管收缩,反而影响散热。最好喝温水或常温水。

4. **所有人都适合“冬病夏治”**
“三伏贴”等疗法并非人人适用,要根据个人体质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立夏是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节气,也是调养身心的好时机。遵循传统养生智慧,结合现代科学方法,我们就能健康平安地度过炎炎夏日。记住这些养生要点,并根据自身情况灵活调整,让身体与自然和谐共处,迎接充满活力的夏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