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什成功实施房颤导管消融术

4月22日,喀什地区第二人民医院成功为一名患者实施了脉冲电场导管消融手术,这是一种全新的房颤导管介入治疗方式。

4月22日,在上海援疆医生陈庆兴的主刀下,喀什地区第二人民医院成功为患者实施国内全新的房颤导管消融治疗方式——脉冲电场导管消融术。姑力比亚·努尔艾力 摄

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疾病,患者基数大,可导致卒中、心力衰竭等严重后果。目前最常见的房颤治疗方法是以射频消融和冷冻消融为主的导管介入消融治疗,但这些治疗手段会引发肺静脉狭窄、左房食管漏、膈神经损伤、心包填塞等严重手术并发症。开展更安全、有效的房颤导管消融手术一直是医生和患者共同的期待。
脉冲电场导管消融术是房颤消融治疗领域的一项重大技术突破,它通过瞬时的高电压脉冲电场直接选择性作用于心肌细胞,有效阻断异常激动的传导路径,从而使患者恢复正常心律,既能保证消融效果,又能避免损伤消融目标区域的整体结构及邻近组织。
这种全新的治疗方式在国内一线城市刚刚开始推广,喀什地区第二人民医院便迎来了挑战。
患者朱志文今年67岁,有10多年的阵发性房颤病史,但近2周来,他的症状持续得不到缓解。他的家人听说喀什地区第二人民医院有上海来的心血管内科专家,就赶紧来就诊。

4月21日,陈庆兴和喀什地区第二人民医院医护人员在开病例讨论会。姑力比亚·努尔艾力 摄

经过喀什地区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上海援疆医生陈庆兴及其团队术前评估,朱志文被诊断为持续性房颤,左心房尚未明显增大,基本符合实施脉冲电场消融术的条件。但因其为持续性房颤,消融难度明显高于阵发性房颤,具有较高的挑战性。
4月24日上午,陈庆兴携喀什地区第二人民医院心律失常病区主任阿布力米提·加马力及医护团队进入手术室。在患者全程清醒的情况下,陈庆兴首先在三维手术系统指导下明确患者心脏老化情况,精准分析房颤病灶所在,然后通过娴熟、细致的导管操作,精准消除房颤病灶,让患者心脏恢复正常跳动。手术进行到这里,陈庆兴并没有停下来,他继续在患者心脏其他部位探索房颤可能存在的病灶,果然在房颤不常见的上腔静脉发现了新的病灶,并再次通过脉冲电场成功将其消除。
这场不到2个小时的手术的成功,标志着喀什地区第二人民医院心律失常中心诊疗水平迈上新台阶,也标志着国内领先的医疗资源第一时间运用于南疆地区,让当地各族群众共享中国医疗事业的发展成果。


来源 | 石榴云/新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