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束支起搏,判断电极深度有新方法!南昌大学二院研究

对于行左束支区域起搏患者,电极深度需要有一个合适的范围,在此范围内既可以成功夺获左束支,又能够避免电极穿孔。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胡金柱、黄强辉等进行的研究表明,在左束支区域起搏时,V1导联r'波振幅在一定合适范围内,并结合阻抗变化可指导左束支区域起搏,有助于降低电极穿孔的风险。

研究显示,V1导联r'波振幅在0.24~0.69 mV范围内,阻抗在 648.30~828.90 Ω之间,电极植入深度 6~11 mm最合适,穿孔风险小,且能较大概率成功夺获左束支,起搏参数满意,起搏QRS波时限较窄。

这项研究共纳入78例心脏结构正常、有起搏器植入指征并行左束支区域起搏的住院患者 78 例;其中7例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71例为房室阻滞,26例合并心房颤动

78例患者中,89.7%起搏时V1导联QRS 波末端出现 r'波,振幅为0.5±0.2 mV;10.3%QRS 波表现为rS、RS 型或终末端无r'波。

r' 波振幅、阻抗、电极深度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线性相关性分析显示,r'波振幅与电极植入深度呈正相关(r=0.424,P<0.01),与阻抗呈负相关(r=-0.256,P=0.03);电极植入深度与阻抗无明显相关性(r=-0.132,P=0.27)。

进一步进行回归分析发现,电极深度是影响r'波振幅的重要因素,即电极深度的变化可以解释r'波振幅 18% 的变异。

由于电极植入深度对r'波振幅影响性很大,因此r'波振幅在一定范围,并结合阻抗的变化可以判断起搏电极在室间隔中的深度。

根据建立的线性回归模型,当电极深度在 6~11 mm(该范围内的穿孔风险很小,并且成功夺获左束支概率较高)时,V1导联 r'波的振幅在 0.24~0.69 mV区间内是相对安全的。

在术中、术后 48 h 及 12 个月随访期间内,患者均未出现电极穿孔、血栓栓塞、心脏填塞、感染、导线脱位等并发症。

研究者介绍,大多数电极穿孔术中可以发现并及时撤出电极重新进入,还存在一部分植入术后晚期发生电极穿孔。心肌损伤电流的存在,V6短R 波峰值时程可以帮助术者判断是否发生电极穿孔,但为了避免电极穿孔,一些术者反复鞘内注射对比剂判断深度,此时增加对比剂也会给患者带来负担,尤其是高龄患者。

此外,在手术过程中,术者往往会因为未夺获左束支、起搏参数不理想等原因,反复在右心室间隔面反复操作,这种反复操作不仅增加了手术时间和暴露时间,还会造成心肌损伤,这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当前研究则探索了V1导联 r'波振幅、阻抗和电极深度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寻求更好地指导 LBBAP 并减少并发症。

该研究中,8例(10.3%)患者起搏时,其末端未见r'波。

一般来说,多种因素可以影响起搏形态,包括不同部位的起搏,束支远端是否存在阻滞,有无阳极环夺获、起搏类型等。

当起搏电极进入室间隔比较深时,阳极环将紧贴右侧室间隔部位,在起搏过程中,左束支和右束支同时激动,其起搏形态不典型,V1导联可以表现为 rS、RS型;此外,如果起搏部位靠近希氏束,起搏形态与希氏束起搏相似,表现同样不典型;最后,如果起搏时因起搏头端离左束支较远,或者虽然靠近左束支,但是起搏过程中起搏阈值较小,进而导致仅仅起搏左心室间隔面,其V1 导起搏形态也可表现为 rS、RS型。

研究者也指出了该研究的局限性:为单中心、回顾性分析,纳入样本量较少,仅仅纳入了心脏结构正常的病例,并且有 10.3% 的患者 V1导联中未出现r'波,参考价值有一定限制;研究中构建的回归模型只能解释r'波振幅 18% 的变异,无法找到其他自变量,且回归方程的预测价值有限。

来源:

黄强辉, 蒋粤萍, 詹碧鸣, 等. V1导联 r'波振幅结合阻抗变化评价左束支区域起搏电极植入深度的研究[J]. 中国循环杂志, 2024, 39(3): 256-260. DOI: 10.3969/j.issn.1000-3614.2024.03.007. 【扫描或点击二维码可见全文】

载: 请明“中国循环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