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岁爷爷误吞骨片险要命,医生气管镜下成功取出化险为夷

近日,上海市静安区闸北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接诊了1例高龄误吸患者,医生通过气管镜成功取出异物。

90岁的胡爷爷因反复胸闷气促、咳痰多,前往静安区闸北中心医院就诊。胸部CT检查提示双侧肺炎,右肺部分不张。常规治疗后效果不佳,经过与家属充分沟通,医生决定进一步行支气管镜检查治疗。

在气管镜下,医生意外发现右肺下叶有一白色异物,横跨在气管管腔中,周围还伴有肉芽增生、黏膜充血等。因异物存留时间较长,气管周围黏膜易出血,取异物操作难度大、风险较高,且胡爷爷有合并心脏病、糖尿病等多种疾病,任何操作对其都是一种创伤,极易造成缺氧引起呼吸衰竭。但若不取出,会进一步发展为继发肺不张肺气肿的可能,甚至患者会有生命危险。

关键时刻,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王蒨团队果断作出决定,尝试在气管镜下取出异物。在团队的默契配合下,手术医生杨涌凭借娴熟的操作技术,灵活掌控支气管镜,精准锁定目标后,凭手感用异物钳将一块大小接近1厘米的骨片完整取出。看着取出的骨片,尖锐且极其不规则,家属及医护人员都一阵后怕,万一刺破大血管,后果不堪设想。

一个小小的骨片为什么会引起这么严重的后果?医生表示:误吸是指食物、口咽部分泌物或胃内容物及其他异物误入气管、支气管及肺内的过程。老年人群是误吸的高发人群,由于体弱或疾病,往往吞咽反射迟钝,患慢性病和长期卧床的老年人尤其容易发生。误吸可引起呛咳、肺部感染、气道梗阻、急性左心衰、急性呼吸衰竭,甚至最严重的可引起窒息、死亡。

医生提醒,日常要加强对老年患者病情进行评估和筛查,有针对性地对老年患者进行吞咽功能训练;进食时取半卧位或坐位,细嚼慢咽、饭后漱口,鼓励患者咳嗽、咳痰,勤翻身拍背,促进呼吸道痰液排出;老年人尽量选择容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家属也应明确误吸以及抢救的相关知识,以便更好地照顾老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