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各位家里都有食用油,有的人可能偏爱植物油,如大豆油、芝麻油等;有的偏爱动物油,如猪油、牛油等,一碗热气腾腾的猪油拌饭是大多数人儿时的回忆。
但以下三种油就算再好吃也别吃,否则相当于在肝脏的雷点上“蹦迪”,长期吃甚至还可能引发肝癌。
1
开封超过3个月的油
食用油开封3个月是安全用油的临界点,因为超过这个时间,油会氧化变质,产生大量有害物质。这些物质不仅影响油的味道,还会对健康造成威胁。如果油开始出现“哈喇味”,加热时烟大、呛人,就不再适宜食用。
为了确保食用油的质量,应尽量购买小桶油,并尽快用完。每次使用后应立即封紧,减少与空气接触的机会。此外,存放食用油应该选择阴凉、干燥、背光的地方,远离高温环境,以防止油变质。
总的来说,食用油的保质期很重要,正确的存放方式可以延长油的保质期,确保食品安全。
2
反复煎炸的油
很多家庭都有这样的习惯,炸完东西后的油舍不得扔,会留着下次接着用,或者直接用来炒菜。另外,路边炸物小摊也可能会重复使用炸过的油。事实上这些都是不健康的生活习惯,食用油不宜反复利用。
反复煎炸的油很容易产生一些致癌物,如苯并芘、丙烯酰胺、杂环胺等,以及大量反式脂肪酸,吃多了不仅会导致发胖,还会增加患心血管疾病、老年痴呆、癌症等概率。
3
一些小作坊的“自榨油”
有些朋友为了省钱节约,买些小作坊自榨的油,这种油虽然便宜,但因为其生产过程和生产条件上的缺陷,质量却得不到保障。
自榨油生产过程中一般都缺乏监管,也就无法保证其安全性,很多小作坊的环境都是脏乱差,而且没有精炼,无法彻底去除杂质和有害物质。
有些小作坊用的原材料,甚至可能是已经发霉变质的,榨出的油中黄曲霉毒素含量过高,早前就有多个粮油店被查出自榨油黄曲霉毒素含量超标,严重情况下可能会致癌。
如果长时间食用这种油,可能会对肝脏造成损害,严重时甚至可能引发肝癌。
食用油是我们每天都要用到的,俗话说“病从口入”,为了我们的健康着想,一定要选择有品质的食用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