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和医院完成国内首例!顽固性带状疱疹疼痛有了镇痛新方法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1月14日讯 右手如烧灼针刺般疼痛至彻夜难眠,尝试了多种治疗均不奏效,疼痛始终不能缓解?顽固性带状疱疹疼痛有了镇痛新方法,一名带状疱疹疼痛长达8个月的患者在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疼痛科实施国内首例微创经皮桡神经电刺激技术,患者恢复正常生活。

家住武汉的王先生今年60岁。去年9月,他感到右胳膊上方一直有持续性疼痛,像针刺一样,随后不久右手拇指、食指也出现了带状疱疹。据了解,王先生曾两次于外院就诊,被确诊为“带状疱疹性神经痛”,在规范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还做了“颈脊神经脉冲射频术”和“脊髓电刺激植入术”治疗。治疗后,患者上臂和前臂疼痛有所改善,但拇指和食指疼痛仍非常明显,右手拇指、食指活动明显受限,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睡眠和日常生活。

“杨医生,我手指好痛,真想把它剁了!”被疼痛反复折磨的王先生来到协和医院疼痛科门诊就诊。经疼痛科杨东主任详细诊断后,王先生NRS(疼痛数字评定量表)评分为6—8分,疼痛程度相当于孕妇分娩痛,随即将他收入院治疗。

入院后,王先生明确拒绝行神经射频治疗,短时程脊髓电刺激放置期间能缓解疼痛,但放置时间短,只能维持7至10天左右,拔除电极后依旧疼痛,而全置入脊髓电刺激治疗费用太高,他又无力负担。详细考虑到他的病情和诉求,基于残余疱疹疼痛范围比较局限,主要集中于右手桡神经支配区域,完全可采用外周神经电刺激治疗。杨东主任与王先生及家属反复沟通各种方案的利弊,最后决定行右侧前臂桡神经外周电极植入术控制疼痛。

杨东主任及团队为患者手术。

杨东主任和孙树俊医生为王先生实施了手术,在超声精确引导下,在右前臂桡神经处顺利植入外周电极,时长不到半小时。

“终于可以睡个安稳觉了!”经过28天右前臂桡神经电刺激治疗,王先生的右手疱疹疼痛明显缓解,夜间疼醒次数由术前每晚至少8次到现在几乎可以睡个整觉,睡眠质量极大改善;术前右手拇指、食指青紫且活动受限,如今手指的颜色已接近正常肤色且活动功能基本如常,术后NRS评分降为2分,偶感轻微疼痛。‍慢性疼痛治疗效果的评估往往以月为单位,昨日是王先生外周电极治疗术后第六个月,电话随访中王先生回复说,现在疱疹已不疼了,完全恢复正常生活。

患者手术前后肤色对比。

科室开展疑难病例讨论。

杨东主任介绍,“带状疱疹”俗称“缠腰龙”,实际上疱疹不仅可以在腰上,还可以出现在身体的每一寸皮肤,虽然一段时间后疱疹愈合了,但疱疹感染导致的神经损伤可能导致顽固的神经痛,表现为针刺样、烧灼样、放电样、紧箍样疼痛,常常伴有触痛和感觉异常。外周神经电刺激治疗通过电脉冲阻断神经疼痛信号传递而抑制疼痛,是治疗单一周围神经病变引起顽固性疼痛的有效方法。与短时程脊髓电刺激相比,外周电极可根据病变部位灵活放置于肢体远端,操作更加简单方便,安全可控,放置时间更久,可极大改善外周顽固性疼痛。(通讯员陈有为 樊雪菲 长江日报记者罗兰)

【编辑:余丽娜】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59222222。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kin0207@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