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转基因方面的专家在科普转基因的时候,一口咬定基因就是蛋白质,人体可以一律吸收,其实这是常识性错误,基因决定蛋白质,但它不是蛋白质,专家按理来说不应该犯这样的错误。
基因与蛋白质的关系,在大学教材《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中关于转基因农产品的论述一节中,这样描述:“转基因植物引入了外源性目的基因后,会产生新的蛋白质,使部分个体可能很难或无法适应而诱发过敏症。”这就让人清楚明了了,一看就明白什么意思了,即基因是蛋白质产生的条件,但它不是蛋白质本身,不同的基因会产生不同的蛋白质,转基因会产生对应的转基因的蛋白质,非转基因会产生非转基因的蛋白质,转基因怎么可能跟非转基因一样呢?
如果经常看专家们的转基因科普,会发现类似的纰漏时有出现,这是跟专家的科学素养不符的,例如有的科普者说草甘膦不增加致癌风险,转基因食品增加营养价值,这些都是与人们的认知不相符的,与科学研究结果不相符的。如《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科书中就写到:
“转基因食品中的外源性基因可能会改变食物的成分,包括营养成分构成和抗营养因子的变化。如抗除草剂转基因大豆中具有防癌功能的异黄酮成分较传统大豆减少了14%;转基因油菜中类胡萝卜素、维生素E、叶绿素均发生变化。这些变化会导致食品营养价值降低,人体营养结构失衡,影响机体的健康。”
教科书上写的是转基因食品营养价值降低,而转基因科普工作者说的是增加,完全相反。
转基因专家为什么会在一些基本常识方面留下破绽呢?这不可能是无意之为,很可能是故意为之,其实他们也不见得从内心就认为转基因食品是多么的安全,多么的势在必行,只是不得已而为之罢了,留下破绽,是对自己的一种保护吧,好有所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