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新增40岁以下乳腺癌患者近5万人!协和医院有了年轻乳腺癌门诊

极目新闻记者 刘迅

通讯员 张玮 赵炯

乳腺癌是威胁中国女性健康的第一大杀手,中位发病年龄比欧美国家提前了十几岁。相较于老年患者,她们有着保乳、遗传、生育、康复后回归正常工作等多方面的诉求,诊疗需求应当受到更多关注。5月14日,武汉协和医院率先在华中地区开设“中国年轻乳腺癌专病门诊”,针对40岁以下的年轻乳腺癌患者提供“一站式”精准诊疗。

“中国年轻乳腺癌专病门诊”开诊

我国乳腺癌患者发病更“年轻”

“很多人认为年轻人不会得乳腺癌,这是很大的误区。”5月14日,中国年轻乳腺癌诊疗专家共识发起人、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乳腺中心主任刘强教授接受极目新闻采访时表示,我国每年新增的46万名乳腺癌患者中,约60%出现在绝经前,其中约6%至10%的患者不到35岁,每年新增40岁以下的乳腺癌患者近5万人。

刘强教授

这和欧美国家乳腺癌的发病情况有很大差异。刘强教授表示,欧美乳腺癌患者的中位发病年龄为63岁,高峰在70岁以后;而我国乳腺癌患者的中位发病年龄约为45至48岁。在门诊,刘强教授遇到不少二三十岁的年轻患者。

对此,武汉协和医院专家也深有感触。该院肿瘤中心乳腺肿瘤内科姚静主任表示,科室每年接诊的乳腺癌患者中,40岁以下的年轻乳腺癌患者占到20%以上,很多都没有生育,最小的年仅15岁,令人揪心。一般来说,年轻乳腺癌患者的发病原因较为复杂,多为家族遗传因素或基因突变,目前相关研究还在不断深入中。

年轻患者对保存生育力等需求迫切

“年轻乳腺癌往往比年老乳腺癌更高危,具有更高的复发转移和遗传风险。”刘强教授解释,大多数肿瘤的发生、发展需要一定时间的积累,从一个肿瘤细胞生长到临床可见、可触及或者有症状的时间大约是10至15年,所以很多肿瘤主要在中老年人中更常见。然而,年轻人一旦罹患癌症,短短3至5年就可以显现出来,说明肿瘤能在短时间内突破年轻人的免疫防线,这意味着年轻乳腺癌逃脱免疫抑制的能力也更强。

姚静教授介绍,由于年轻乳腺癌患者的发病年龄尚轻,基本是“上有老、下有小”的阶段,背负的生活压力也很大,所以治疗需求更为迫切,同时她们对治愈后的正常生活、工作诉求,生育力保护、保留乳房外形的个性化需求也更明显。

姚静教授接诊

“由于国际上缺乏成熟的临床经验可以借鉴,一直以来年轻乳腺癌群体的诊疗常参照高龄患者标准,这无法满足临床需求。”姚静教授介绍,目前有了《中国年轻乳腺癌诊疗专家共识》,解决中国年轻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困惑,为年轻患者提供科学、个体化的治疗决策。

早发现早规范治疗是关键

“年轻人即使发现乳腺癌也不要恐慌。”姚静教授表示,据统计,早期乳腺癌的治愈率在90%以上。只要早发现,通过规范化、个体化的精准治疗,是可以重回正常状态。在协和医院,由乳腺肿瘤内科、乳腺外科、骨外科、妇科生殖科、内分泌科、心内科、神经内科、影像科及超声科等专家组成了一支多学科团队,对年轻乳腺癌进行筛查、诊治,卵巢保护、整形再造、心理疗愈、生育指导等全流程诊疗及随访。

赵艳霞教授坐诊

王琼教授坐诊

谢琳卡教授坐诊

武汉的赵女士(化姓)洗澡时摸到左乳有包块,2017年,29岁的她经检查确诊为乳腺癌,当时一度情绪崩溃。考虑到患者年轻又没有生育,武汉协和医院专家先对其进行卵巢保护治疗,再开展化疗。待肿瘤缩小并符合手术条件后,为她进行手术治疗,再配合后续内分泌治疗和辅助放疗。2021年,赵女士成功生下一名男宝,并自行哺乳了半年。目前母子俩的健康状况都非常好。

5月14日,协和医院在华中地区率先开设“中国年轻乳腺癌专病门诊”。姚静教授介绍,该专病门诊设在协和本部门诊楼五楼的肿瘤科门诊的5号诊室,每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由高年资专家坐诊。后续,该院将会依托门诊,开展公益帮扶、科普宣教等系列活动。

姚静建议,家族成员中有罹患乳腺癌或卵巢癌的年轻女性,或者近期出现乳腺肿块快速发展的年轻女性,应该提高警惕,尽早来医院检查就诊。确诊乳腺癌的年轻女性,需要指导诊治及后续管理的也可以来专科门诊咨询。

(图片由通讯员赵炯提供)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