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郑晶晶
见习记者 李静怡
近日,有网友询问:“近视后,是否以后就不会患老花眼了?”2月4日,武汉市第四医院眼科主治医师叶婷在接受极目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老花眼是人体年龄增长后的正常现象,近视人群出现老花后,也要配镜。
该网友认为,既然近视是看不清远处的事物,远视是看不清近处的事物,“老花”后看不清近处的事物,老花和远视是不是一样?叶婷医生表示,这误解了远视与老花的区别。常说的近视、远视都属于屈光不正,是屈光系统的一种病理状态,远视了看近看远都不清楚,看远时需要配戴眼镜;老花眼又称为老视,是因为晶状体弹性下降后、老化后导致的,是人体机能衰退的生理现象,普通人45岁左右会开始出现老视,主要表现为看近处模糊不清、工作学习或者看手机时眼部容易疲劳胀痛,或者感到平时使用的灯光不够亮等。
眼科医生指导患者验光(受访者供图)
“近视的人出现老视后,也要按照情况配镜矫正,并调整近视镜的度数。看近的镜片度数要根据老视度数和近视度数来调整,而且老视度数随着年龄增长,每3至5年会增长100度左右。”叶婷介绍,她曾接诊过一位从事建筑设计行业的中年男患者,他工作时需要长时间钻研图纸,久而久之就患上了近视。46岁时,他的近视达到了200度,并逐渐感到看远再看近时视线模糊,经过医生验光确诊老视100度。三年后,他看近物模糊度加重,检查后发现老花已达到了300度。在医生建议下该患者接受了老视矫正,配备了一副100度的老花镜看近物,方便他工作和日常生活,看远处依旧配戴原来的近视镜。
老花眼能预防吗?叶婷表示,老花属于生理现象,没有特别有效的预防措施,但是通过调整生活习惯、合理用眼、定期检查视力等措施,能够延缓老花眼的出现时间。当下,人们手机不离身,难免会出现用眼过度、眼睛肿胀、视力下降等情况。叶婷建议网友日常生活中避免熬夜,不要过于劳累;多吃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多补充维生素c,可以增强人体抗氧化能力;合理用眼: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阅读、看手机电脑屏幕约30分钟后可以休息10分钟左右,通过远眺窗外、看近再看远的方式锻炼晶状体;多参加户外活动,用优美的景色和开阔的视野给眼睛放个假。同时,提醒大家户外活动时,尤其是在剧烈阳光下要佩戴墨镜防晒,避免紫外线对眼部的刺激和损伤,做好眼部防晒不仅能有效延缓眼睛老化、预防老花,还能预防延缓白内障、翼状胬肉等眼部疾病发生。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