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后散步可“增寿”?提醒:50岁后,保持4个好习惯比散步有益

随着生活水平提升,人们对健康也更加重视,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锻炼身体当中。

尤其是很多中老年人,为了年老之后有个健康的身体,享受生活的美好,提高幸福指数,更是每天吃完饭嘴一抹就出去遛弯儿。

然而,大多数人上了年纪,体质就会变弱,在生活方面显得有些力不从心,比如有些强度大的运动已经不适合做了,就更崇尚于比较柔和不伤身的锻炼方式。

而大多数行动不便的中老年人都更热衷于——散步。

常言道:“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这句话有没有道理呢?‍

散步的好处:

1、有助于消化

50岁后的人肠胃功能都不如以前了,肠胃蠕动的太慢,经常会产生消化不良,腹胀便秘等现象;而通过散步能够提升胃动力,加快消化,促进吸收,减轻肠胃压力。

2、促进血液循环

散步可以让身体内的每一块肌肉都活动起来,可以加快血液代谢循环,增强机体免疫能力,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

3、有益大脑,保护心脏

年龄大的人平时多走动对大脑有好处,预防大脑萎缩和老年痴呆,提高记忆力,还有益于心脏健康。

4、预防骨质疏松

岁数越大,身体器官衰老的越快,体内的各种营养物资开始流失,尤其是钙,流失加快,容易诱发骨质疏松症,经常散步可以加强体质,预防骨质疏松。

5、控制血糖

如果是患有糖尿病的中老年人,多走路还能起到控制血糖的作用,即使是没有糖尿病的老人坚持每天散步半小时,会有助于你远离糖尿病。

6、降低体脂

老年人代谢率低,如果饭量不变,运动量减少,时间长了体脂就会上升,容易“增加三高风险”,吃完饭后走动走动,有助于脂肪燃烧,降低体脂,预防脂脏肝和高血脂的发生。

以上就是多走路的好处,但是,想要达到养生长寿的目的,光走路是不太能够实现的,毕竟,随着年龄增大,身体的器官功能开始衰弱,增加患病的发生率,所以想要通过走路就能长寿也不太现实。

不光要走路锻炼身体,50岁后更应该注意这4件事:‍

1、睡前泡泡脚

中老年人睡前泡脚是种很好的养生方式,因为我们的脚底有很多穴位,通过热水刺激可以疏通这些穴位,让血液加快循环。

每晚泡上20到30分钟脚,泡完后及时擦干脚上的水分,顺便按摩下,这样有利于缓解疲劳,排出体内垃圾和毒素,放松身心。

2、坚持补充钙营养

饮食中,食用奶制品是补充钙的一种方式,但是,还要考虑老人的肠胃问题,喝了能不能吸收,吸收了才能给骨骼补钙。

首先,牛奶作为大众悉知的奶类饮品,虽然价格低廉,但是“副作用”也很多,因为国人的乳糖不耐受体质,导致喝了驼奶就拉肚子,还容易过敏;羊奶温和,价格比牛奶高一点,但是羊肉不光味儿膻,连奶味儿也膻,很多人都喝不惯。

其实,比较受欢迎的奶制品还有骆驼奶驼奶只有香醇的奶味儿,和极具新疆特色的口感,喝起来咸咸的;驼奶还含有十多种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天然好吸收,对得起它的价格。

有一种“岁月优驼”是新疆本土的驼奶品牌,作为十分纯正的骆驼奶,它的价格要比一般的驼奶品牌实惠的多;还加入了益生菌,牛磺酸叶酸等成分,提升免疫,养护肠胃,还能改善睡眠。

所以,很多新疆老百姓都喜欢喝这款驼奶来补充身体营养,补充钙,增强骨骼。

3、调理好饮食

中老年人饮食要做到少吃油腻的,高糖高盐的食物,少吃加工食品,清淡饮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和粗粮,平时适量补充蛋白质和不饱和脂肪酸,吃饭只需吃到七八饱就可以了。

4、多喝水

身体细胞都离不开水的滋润,水是生命之源,成年人每天喝水量应该保证在1500毫升到2000毫升之间,老年人平时也要多喝白开水,养成爱喝水的好习惯能够有利于血液循环,加强代谢,延缓身体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