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对这几件事,可以让你“睡得好”,降低患病几率

前不久,中科院院士陆林在科普栏目《科创中国·院士开讲》中关于新冠疫情对人类心理影响的推测受到广泛关注,他表示,这种心理层面的影响将持续至少20年。


他给出了一份数据,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全球新增超过7000万抑郁症患者,9000万焦虑症患者,数亿人出现失眠障碍问题。世界卫生组织近期发布的一份报告也显示,在新冠大流行的第一年,全球焦虑和抑郁的发病率大幅增加了25%。


陆林在《院士开讲》中提醒道,大众应该做好长期心理准备,及时调节情绪,保证睡眠。今天单独谈谈老人睡眠的问题,老人想要免于疾病困扰,更需要好的睡眠。首先找到老人失眠的原因都有什么?从根本上解决失眠问题。


老年人每天最少要熟睡8~9小时,睡眠是保障老年人身心健康、消除疲劳的重要手段。经常睡眠不足(每天少于4~5小时)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皮质活动异常;加重已患的各种疾病;进一步促进衰老。会给老年人带来无限的烦恼。


是当前引人注目的一个新问题,65岁以上老人尤其是男性,睡眠时易出现呼吸暂停,短则数秒长则数十秒,由于呼吸暂停,血中氧的饱和度下降,二氧化碳分压上升,刺激了呼吸中枢而恢复呼吸,与此相伴随可出现大脑兴奋、睡眠惊醒,反复发生而导致失眠。



下肢肌肉周期性收缩,每次0.5~5秒,间隔20~30秒,每夜可出现30次以上,自觉腓肠肌(小腿肚)瘙痒或不适,多发生于高龄老人。严重影响睡眠。



老年人皮肤皮脂层逐渐变薄,从而使皮肤干燥、感觉神经末梢表浅,受外界轻微刺激即可引起瘙痒,是老年人入睡的一大障碍。



老年人膀胱缩小,极易饱满,同时收缩无力使尿液不易完全排净,加之老年人多患前列腺肥大,从而导致夜间尿频,失去睡意。


老年人多病,经常服用各种药物,不少药物可引起失眠,如利尿药、抗忧郁症药、毛地黄以及抗心律失常药物等等;长期服用降压药引起的鼻塞也能引起失眠;安眠药经久服用可产生耐药性(药效下降)或赖药性(成瘾)而失去催眠作用,相反一旦停药可引起反跳现象,发生更为严重的失眠,并伴有恶心、发汗、肌肉紧张和心神不安等症状。





老年性无呼吸失眠综合征不能服用安眠类药,以免抑制呼吸中枢使症状加重。应及时去医院检查治疗。



瘙痒引起的失眠,应针对原因进行防治。原则上不要频繁洗澡,且不宜用碱性大的肥皂和搓澡。另外,在洗澡后涂一薄层2%~5%水杨酸凡士林软膏于皮肤上。不吃有刺激性(如姜、葱、辣椒等)或组织胺含量多的食物(如鲐鱼沙丁鱼、攫斗鱼等)。用中药细辛苦参蛇床子、艾叶、白鲜皮各30克,水煎擦洗,可获一定效果



如因一时性情绪波动或肌肉紧张引起失眠,为了调整睡眠规律,可短期服用吸收快、副作用小的安眠药(如安定、眠尔通利眠宁等)。中药可用安神补心丸等,均有一定镇静、安眠作用。老年人代谢机能减退,药物易于蓄积,因此服安眠药剂量要小,疗程要短,不同种类之间可交替使用。长期服用,必须经医生指导。



调整生活节律,进行身心锻炼。失眠不要焦虑,要相信机体有强大的自我调节能力。生活要有规律,睡前不饮用茶、咖啡等有兴奋作用的饮料;有计划进行体育锻炼,早起室外散步15分钟,随之打拳或做健身操、武术等15分钟;白天要劳逸结合,不可劳累过度,但也绝不可无事可做;晚间可在室内活动上、下肢数分钟;睡前用温水泡脚半小时,用手摩擦脚掌。这些对调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均有一定好处。



药物副作用引起的失眠及器质性疾病影响睡眠,则应及时去医院治疗。


本文合作作者:刘绍宗(副主任医师)

编辑:沙 果

原创文章,未经许可,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