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记者 曹露婷 通讯员蒋升
两年来,《钱江晚报》携手浙江大学眼科医院、浙大二院眼科中心已共同打响六季视觉保卫战,囊括全生命周期的眼部问题。而从微课、云诊室到见面聊,短视频科普也已然成为视觉时代眼健康科普宣教的主流方式。
微课10 分钟,4 讲说透白内障。“我都倒背如流了。”70 岁的辛老太自从接触到了钱江晚报云诊室栏目,就成为了老姐妹中的眼科科普达人,逢人就谈眼睛怎么样。而在三年前,正是微课让她了解到白内障的最佳手术时机,及时完成了手术。主刀医生告诉她,情况再拖,白内障就成硬核了,手术难度大,恢复也不佳。
术后,辛老太看到微课里姚克教授接地气地谈病因、误区、根治办法,手把手指导日常保养的要点,立马将专题链接保存在手机上,方便自己随时分享。“我是受益者,好科普也希望更多人看到。”2019年起至今,这份钱江晚报斑马鱼爱眼平台与浙二眼科中心共同制作的“白内障知识处方”,跟随汽车眼科医院公益走遍省内偏远地区和祖国边疆地带,惠及无数人。
《钱江晚报》跟随近视防控大使倪海龙主任走过科普公益行已有多年,他分享病例时总是强调,家长的重视和陪伴在孩子的近视防控上有所助益。紧跟社会话题,多次探索跨界公益,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系列视觉保卫战多地开花,视频单场受众过千万,社会反响巨大。近期,钱江晚报·小时新闻再推暑期近视防控电子处方,短视频科普陆续上线,又添防控新角度。
“理解眼压,可以将它看作不断充气的气球⋯⋯”“卫星都成功登陆火星了,青光眼还治不好?”视觉保卫战线下活动中,青光眼专家王凯军就因一堂生动的护眼课赢得众多粉丝。做公益,他百忙中抽时间,讲科普,他连夜修改课件下足功夫,真实病例加上风趣的语言,给原本枯燥的科普增添色彩。《钱江晚报》打造的青光眼系列科普涵盖青光眼周微课、致盲眼病访谈、广济讲堂,持续用短视频解读“眼睛的肿瘤”。
好科普就是贴近生活,钱江晚报小时健康学院架起大医院与基层小站的交流桥梁,医媒融合共建紧密的眼病防治科普网络,让早筛早诊早治意识更深入人心。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