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血小板无力症女性患者


血小板无力症(Glanzmann’S thrombasthenia,GT)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血小板疾病,世界范围内发病率约为百万分之一。患者表现为自幼出现不同程度的皮肤黏膜等部位出血,严重者可危及生命。患者的血小板数量和形态多正常,但表现出对胶原、花生四烯酸和ADP等生理性激动剂的聚集反应低下或缺如,对瑞斯托霉素的反应正常。该病的遗传方式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杂合子患者一般无出血表现,纯合子患者出血明显,纯合突变患者多见于近亲结婚的家庭。

简要病史

患者,女性,23岁,因异常子宫出血,月经来潮16天出血不止,量多伴血块,血小板无力症病史。经询问,该患者自幼有牙龈出血鼻出血、耳出血、咽出血及皮肤瘀斑,无消化道、泌尿系统出血,家族无类似出血病史,父母为近亲婚配,并于2010年在瑞金医院确证为血小板无力症,2019年1月曾因黄体破裂住过院。

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表型检查结果(2010)


基因检测结果(2010)

家系图如下:


A



B

C

图A为先证者外显子Exon15,14103 14104insT、14105A>C、14106G>C、14107A>T纯合突变。(箭头所示)。图B为先证者父亲外显子Exon15,14103 14104insT、14105A>C、14106G>C、14107A>T杂合突变。(箭头所示)。图C为健康对照外显子Exon15该位点测序图。

6月2日子宫异常出血时检测结果:

结果分析及治疗

从患者的表型与基因型可以诊断为血小板无力症,患者自幼出血,12岁时患者月经已来潮,当时医生给的治疗方案是:应用炔诺酮治疗,1片/qdx21d,停7d,月经来潮后服用;若出血严重时可输注血小板悬液。2022年6月2日因月经来潮16天就诊,血常规显示继发性贫血,凝血常规正常,TEG结果提示血小板功能异常,排除HCG阴性后,医生建议输注血小板混悬液,并口服铁剂

讨 论

血小板无力症(GT)是由于血小板糖蛋白IIb(GPIIb)或者IIIa(GPIIIa)的基因缺陷导致血小板对多种诱导剂(如腺苷二磷酸、胶原、花生四烯酸、肾上腺素)先天性、遗传性反应减低甚至无反应。本病为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血小板功能障碍性疾病。血小板无力症根据GPIIb/IIIa复合物量的减少或者质的异常分为3型:Ⅰ型GT(IIb/IIIa<5%)占大多数(78%)。Ⅱ型GT(IIb/IIIa占5%-25%)约占4%。Ⅲ型GT(IIb/IIIa)又称变异型GT约占40%-100%。目前关于GT基因缺陷报道包括基因点突变、缺失、插入、重排,绝大多数为点突变

整合素αⅡbβ3是血小板膜上表达最丰富的一种糖蛋白,当血小板处于活化状态时,可以结合纤维蛋白原、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及纤维连接蛋白等多种黏附分子,在血小板黏附聚集过程中起关键作用。整合素αⅡbβ3是一种钙离子依赖性异二聚体,在钙离子参与下以1:1比例构成复合物,αⅡb或者β3任一亚基发生突变都会影响复合物的形成及细胞表面的表达,从而导致血小板无力症。

该先证者在αⅡb基因的15号外显子靠近3’端14103与14104位之间纯合性插入T,导致移码突变,同时其后的3个核苷酸又发生纯合性点突变,分别为14105A>C、14105G>C、14107A>T。先证者的父母为近亲婚配,父母均具有与先证者相同的杂合突变。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αⅡb及β3均降低至1%左右,推测此插入突变及多个位点的点突变可能改变αⅡb糖蛋白空间结构,影响αⅡbβ3复合物的形成,导致I型GT发生。

血小板无力症治疗

治疗原则

血小板无力症暂无特效治疗办法,多对症支持治疗、止血为主,通常以药物治疗或输血小板来减缓病程的发展。

一般治疗

出血期间,减少活动,避免外伤,卧床休息。避免服用影响血小板功能的药物。

药物治疗

(1)常见药物:维生素K1酚磺乙胺血凝酶等;

皮肤黏膜出血,可给予止血药物应用,卧床休息,减少活动,常用药物可选择维生素K1、酚磺乙胺、血凝酶等。

(2)输注血小板

局部治疗不能有效止血,可选择输注单采血小板悬液。

(3)重组活化因子Ⅶ:适用于血小板输注无效者,或者是产生血小板抗体的患者,有较好止血效果。

对症处理

(1)鼻出血者:可用纱布条、海绵和麻黄碱棉片鼻腔填塞处理。

(2)牙龈出血者:需局部压迫止血,或者使用明胶海绵压迫,或者应用凝血酶控制。

(3)月经过多者:可选择妇康片和炔诺酮口服。

(4)长期慢性失血者:可口服琥珀酸亚铁片、叶酸片和腺苷钴胺片等。

手术治疗

异基因骨髓移植:适用于严重出血,血小板输注无效者。但风险较大。

结语

血小板无力症(GT)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血小板疾病,该病的表型筛查可以通过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测,以及出血时间(BT)和检测血栓弹力图等,然而在基层医院很少开展血小板聚集检测,而BT也很难去操作,我们可以通过血栓弹力图MA值明显降低来判断血小板功能(排除抗血小板药治疗和血小板减少),当然最后的确证方法是基因检测。

本病尚无根治办法,需要积极止血,对症治疗,但经过积极正规治疗后,大多预后良好。通过查阅一些相关的文献,近亲婚配的家族中发病者较多见,笔者认为,为了下一代的健康,最好的预防措施是必须严禁近亲婚配。

参考文献:

(1)高敏,苏庸春.遗传性血小板无力症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临床儿科杂志,2015(05)第33卷第5期.

(2)Shen WZ,QL.Ding,PP Jin,et al.A novel Pro126His beta propeller mutation in integrin alphaIIb causes Glanzmann thrombasthenia by impairing progression of pro-alpha IIb beta3 from endoplasmicreticulumtoGolgi[J].Blood cell ,molecules ,and disease[J],2009,42(1):44.

(3)N.ROSENBERG,H.HAUSCHNER,H.PERETZ,et.al.A 13bp deletion in aIIb gene is a founder mutation that predominates in Palestinian Arab patients with Glanzmann thrombasthenia [J].Thromb Haemost,2005,5(3):2746.

(4)王兆钺,阮长耿.血小板治疗现状与展望.中华血液学杂志.2016(5)第37卷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