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子双双确诊,1人去世!医生:身上这个黑点不是痣,严重可致命

2025年05月15日12:52:06 健康 1902

老人在干农活后突发疾病去世,而当初照顾母亲饮食起居的儿子也出现相同症状,医生抽丝剥茧终于查明病因,母子俩得的都是因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而幕后的罪魁祸首却让人万万没想到。

母子俩双双确诊,1人去世!

2023年夏天,江苏一名老人在干完农活后,突然疾病去世。当初老人被送到医院时,不仅血小板减少,同时还伴随着鼻腔、牙龈出血,意识也已经模糊。

伴随着老人的去世,诡异的一幕出现了,当初在老人病危期间,负责照顾老人起居的儿子也出现了相同的症状,不仅严重高烧还血小板减少。

医院里,老人儿子被确诊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好在老人儿子送医及时,再加上其比较年轻,身体抵抗力好,所以这才避免了悲剧再次发生。

母子俩先后出现同样的问题,这不得不让人起疑,经过检查,幕后的凶手终于被揪了出来,居然是一个毫不起眼的蜱虫

母子双双确诊,1人去世!医生:身上这个黑点不是痣,严重可致命 - 天天要闻

原来当初老人在干农活时被蜱虫叮咬,而老人儿子在照顾她时,也不幸被蜱虫感染,这才导致了今天的局面。

蜱虫伤人,远比想象得还要常见且严重

在多数人的认知中,蜱虫不过是一个小小的虫子,被叮咬后真的有那么严重吗,是不是太夸张了?

当你走进那些被蜱虫叮咬的案例后,你会赫然发现,这真的没有在夸张,更没有在危言耸听。

2023年6月,安徽一男子在野外忙完农活后,因蜱虫叮咬高烧不退,最终引发多脏器衰竭,不治身亡。

母子双双确诊,1人去世!医生:身上这个黑点不是痣,严重可致命 - 天天要闻

更早一点的案例,则是河南3位老人因感染蜱虫病而去世。这3人在去世前,都曾为一名感染蜱虫病的死者净身。

母子双双确诊,1人去世!医生:身上这个黑点不是痣,严重可致命 - 天天要闻

之前有位网友发帖,记录其母亲被蜱虫叮咬后从发病到去世的全过程。一开始发烧以为只是普通的感冒,结果没想到是蜱虫病,最终因感染新型布尼亚病毒而不治身亡。

蜱虫,为何会如此凶险?

蜱虫,又叫壁虱,俗称草爬子。作为一种体型极小的节肢动物寄生物,其大小一般只和火柴棒头差不多。常出现在花草丛、植物中,同时也会寄生在猫、狗等动物皮毛里。

大部分蜱虫都高度依赖血液,蜱虫的身体主要由颚体和躯体两个部分组成,颚体又称为假头,是蜱虫的口器。

母子双双确诊,1人去世!医生:身上这个黑点不是痣,严重可致命 - 天天要闻

蜱虫在吸血时,一部分口器会钻进宿主的皮肤中,部分身体则留在体外。

所以在被蜱虫叮咬后,我们会发现皮肤上突然多出个“黑痣”。由于蜱虫的虫体很小,一般只有2-10mm,所以哪怕在被叮咬后,我们一开始也很难发现,以至于很多人误以为这是“痣”。

母子双双确诊,1人去世!医生:身上这个黑点不是痣,严重可致命 - 天天要闻

这边你没有及时发现蜱虫,那边蜱虫已经在疯狂吸食你的血液。在钻进宿主皮肤后,蜱虫可以依靠口器吸附在宿主身上几天乃至2个星期。

一般来说,4-10月是蜱虫活跃期,而5-7月则是高峰期

为什么干农活和去公园等偏僻处的人更容易被蜱虫盯上?因为蜱虫喜欢潮湿的环境,所以会选择在这些地方蹲守。

一旦有人经过或者在这些地方逗留,蜱虫马上就会通过体温、呼吸、气味乃至振动,来寻找宿主,最终进入人体。

体内藏有上百种病原体,一旦感染杀伤力极大!

别看蜱虫不大,但其体内却含有83种病毒、32种原虫、14种细菌、18中螺旋体和20种立克次体

可以想象的是,被蜱虫叮咬的后果有多严重。

被叮咬后,潜伏期一般为1-2周,随后突然发病,患者主要表现就是发热,并且为持续高热,同时还可能伴随着恶心、呕吐、乏力和厌食等症状。以至于很多人错误地以为这是感冒发烧所导致的,最终错过最佳诊疗时机。

有少数病情严重者,会出现意识障碍、皮肤瘀斑、消化道出血和肺出血等症状,最终往往因为休克、呼吸衰竭和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

如果是被携带新型布尼亚病毒的蜱虫叮咬,患者可能出现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部分患者同样可能因为多器官衰竭死亡。

被叮咬后,千万不要这样做!

看到虫子在身上,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赶紧拔掉或者拍掉,这里提醒你千万别这样做!因为硬拔或者拍打,可能导致蜱虫口器或者头部残留在体内,你拔掉的也只是蜱虫的躯体,最终还是会引起病原体感染,同时还会加大诊疗难度。

母子双双确诊,1人去世!医生:身上这个黑点不是痣,严重可致命 - 天天要闻

可以先用松节油酒精涂抹虫体,尽量让它自然脱落。如果无法自然脱落,就用小镊子贴近皮肤位置,轻轻夹住蜱虫头部,随后垂直拉出蜱虫。

注意,这个过程一定要慢,力度要均匀,以防止其头部留在皮肤内。夹出蜱虫后,用酒精碘伏及时消毒被叮咬的部位,必要时记得就医。

由于蜱虫叮咬后存在一定潜伏期,所以就算清除了蜱虫,但在随后的几周内出现发热等不适,还是要及时就医。

除了蜱虫,这3种虫子也要注意

隐翅虫

隐翅虫体内含有强酸性的毒液,所以又被称为“飞行的硫酸”。在沾上其毒液后,患者可出现条索状和点状水肿性红斑、丘疹水疱和脓疱等。如果沾到眼睛,可灼伤结膜角膜,严重者甚至会导致失明

母子双双确诊,1人去世!医生:身上这个黑点不是痣,严重可致命 - 天天要闻

不过隐翅虫一般不会喷射毒液,只有当其生命受到威胁时,才会奋起反击,所以我们在看到隐翅虫时,尽量不要随手拍死或捏死。应该尽快抖动身体,让其飞走。如果沾上隐翅虫毒液,可以用生理盐水苏打水冲洗患处,随后就医。

恙虫

恙虫叮咬后皮肤会出现焦痂,潜伏期内先后出现发热、眼睛红肿、四肢麻木、恶心和嗜睡等症状。

恙虫叮咬的潜伏期一般为4-21天,需要注意的是,恙虫同样很危险,如果不及时治疗,严重时可引发多器官衰竭死亡。

③蠓

蠓看起来很蚊子很相似,别看它小,但其造成的伤害却是巨大的。被其叮咬后除了奇痒无比,还会出现大片红肿,局部皮肤可表现出过敏性皮炎的症状,严重时可出现丘疹型荨麻疹

最后要提醒的是,被蠓叮咬后千万不要用手去挠,一旦抓破了很可能会导致继发性细菌性感染。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中日友好医院肖某确在患者麻醉时中断手术离场!处罚结果公布 - 天天要闻

中日友好医院肖某确在患者麻醉时中断手术离场!处罚结果公布

近日,中日友好医院胸外科肖某被其妻子举报违反生活纪律、医德医风等问题,引发社会关注。5月15日,南都记者从国家卫健委获悉,事发后,国家卫生健康委迅速成立调查组,派出工作组进驻涉事单位,会同有关方面,对肖某执业行为、医德医风等进行彻查,现将调查处置进展情况进行通报。肖某(左)。据通报,肖某,男,1986年10...
凌博士亮相29届CBE上海美博会 全分子量玻尿酸技术引领国货抗衰新浪潮 - 天天要闻

凌博士亮相29届CBE上海美博会 全分子量玻尿酸技术引领国货抗衰新浪潮

2025年5月12日,第29届中国美容博览会(CBE)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启幕。作为全球美妆行业的年度盛会,本届展会汇聚了来自40多个国家及地区的3200余家展商,展出超过7万款美妆新品与科技成果。在这场国际化的美妆盛宴中,中国科学家品牌凌博士携其核心科技“全分子量玻尿酸”技术惊艳亮相,以创新实力诠释国货护肤从“跟跑...
夏季一来,血糖就升高?注意这8点,血糖更平稳! - 天天要闻

夏季一来,血糖就升高?注意这8点,血糖更平稳!

一到夏天,很多糖尿病病友的血糖就开始控制不稳。今天给大家分享8个方法,能让血糖更平稳,帮你安全度过这个夏天。1.按时监测血糖糖尿病病友一定要按时监测血糖,因为血糖的高低受到气温、心情、饮食、运动、睡眠等多种因素影响,千万不要认为连续几次监测血糖控制理想就代表血糖控制好了。测血糖一定要规律,无论使用什么...
超鸟小蓝环经络仪是智商税吗? - 天天要闻

超鸟小蓝环经络仪是智商税吗?

在当今健康养生市场蓬勃发展的浪潮中,各类声称能解决各种健康问题的产品层出不穷,让人眼花缭乱。其中,超鸟小蓝环经络仪作为一款专门针对男性前列腺问题的产品,引发了众多消费者的关注和讨论。有人说它是现代科技与传统经络理论相结合的创新成果,也有人质疑它是否只是打着健康旗号的“智商税”。那么,超鸟小蓝环经络仪...
七旬婆婆腹部疼痛,多学科协作成功取出篮球大小肿瘤 - 天天要闻

七旬婆婆腹部疼痛,多学科协作成功取出篮球大小肿瘤

极目新闻通讯员 邵壮 周朕“我现在感觉很好,就像重新活了一次。”近日,72岁的李婆婆在泰康同济(武汉)医院成功接受手术,从腹膜后切除下一个篮球大小的肿瘤。出院时她激动地表示,是医生和护士给了她第二次生命。几个月前,72岁的李婆婆(化名)因腹部疼痛、呼吸困难等症状前往医院就医,确诊为腹膜后巨大肿瘤,因与周围...
老人梦中出现低血糖而不自知,医生提醒:别忽视,会致命 - 天天要闻

老人梦中出现低血糖而不自知,医生提醒:别忽视,会致命

极目新闻通讯员 喻茜近日,71岁的糖尿病患者栾爹爹(化姓)因牙疼食欲下降,未调整药量,夜间血糖骤降却毫无症状,晨起检测血糖反而升高。栾爹爹就医后,医生诊断,他患上的是无症状低血糖。栾爹爹患糖尿病十余年,规律用药,定时监测血糖,血糖控制相对平稳。最近几天,他测血糖的时候,发现自己的血糖突然升高,平时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