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睡早起”不对?医生:60岁后,睡觉尽量做到这些点!

2025年03月22日17:12:11 健康 1680

在咱的认知里,“早睡早起身体好”这句话,就像一位忠实的老伙伴,陪伴了我们漫长的岁月,仿佛是亘古不变的健康铁律。可当年龄指针悄然指向60岁,情况似乎发生了变化。要是还像年轻时那样,一股脑儿地强迫自己遵循这一作息去睡觉,大概率会发现,越睡越累,甚至还可能惹出一身的毛病。

“早睡早起”不对?医生:60岁后,睡觉尽量做到这些点! - 天天要闻

不知道您留意过没,家里的长辈常常天还没亮就从睡梦中醒来。有时候凌晨四五点,厨房就传来锅碗瓢盆的响动,把全家都从睡梦中唤醒。有人觉得这是老年人睡眠需求减少的缘故,也有人归结为习惯早起。但实际上,背后的缘由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60岁往后,睡眠这件事如同一场换了剧本的演出,从睡眠的结构到具体的过程,都发生了显著变化。所以,别再拿年轻人的睡眠标准来要求自己,60岁之后,睡眠可得讲究新的原则了。

“早睡早起”不对?医生:60岁后,睡觉尽量做到这些点! - 天天要闻

## 别执着“早睡早起”,适合自己的才是好睡眠

很多人一迈入60岁门槛,就被铺天盖地的健康帖“洗脑”,上头清一色写着:“早睡至关重要,10点前务必躺平休息!”结果呢,晚上8点就开始莫名焦虑,9点半强撑着爬上床,10点乖乖闭眼,满心期待进入梦乡,可现实却是,开始在床上数羊,一只、两只、三只……数到11点,在床上翻来覆去,难以入眠,到了12点,满心的期待变成了自我怀疑,整个人陷入了深深的无奈。这般折腾下来,半夜睡不着,清晨天还没亮又早早醒来,精神状态比熬夜通宵的人还要糟糕。

“早睡早起”不对?医生:60岁后,睡觉尽量做到这些点! - 天天要闻

实际上,60岁之后,人体的睡眠结构会经历自然的改变。深睡眠时间明显缩短,入睡变得艰难,夜间还容易醒来,这些都是身体正常衰老进程的一部分,并不代表睡眠质量变差了。研究表明,老年人每日的睡眠需求大概在6到7小时,相比年轻人,少了1到2小时。要是您晚上11点入睡,早上5点多自然苏醒,这完全在正常范围之内,大可不必为了“凑够8小时”的睡眠时长,而把自己折腾得疲惫不堪。强行早睡,往往适得其反,反倒可能引发失眠问题。要是本身没有困意,却硬要在10点逼自己上床,大概率只能躺在床上,干巴巴地盯着天花板,满心的烦躁与无奈,最后只能在失眠的苦恼中度过漫漫长夜。记住,睡不着并不是病,强迫自己入睡才是真的折磨人。

“早睡早起”不对?医生:60岁后,睡觉尽量做到这些点! - 天天要闻

## 午觉并非人人皆宜,睡不好就别勉强

60岁以后,午觉这事儿就像一门捉摸不透的玄学。有的人中午小憩20分钟,醒来后神清气爽,活力满满,仿佛全身充满了电;可有的人一睡就是两小时,醒来后却头晕脑胀,整个人像丢了魂似的,一下午都昏昏沉沉,干啥都提不起精神。要是晚上本身睡眠就少,白天又长时间补觉,很容易陷入恶性循环。夜里愈发难以入睡,白天则愈发困倦,长此以往,昼夜颠倒,身体也越来越疲惫。

“早睡早起”不对?医生:60岁后,睡觉尽量做到这些点! - 天天要闻

其实,午觉可不是60岁老人的“标配”,它更像是一道选做题,适合的人做起来得心应手,不适合的人就别强求。一般来讲,如果晚上睡眠质量不错,一觉到天亮,那午觉睡不睡都随意,全凭个人意愿;但要是晚上常常失眠,或是早早醒来,难以再次入睡,那白天就得尽量控制,少睡为佳,尤其是午睡时间千万别超过30分钟。不然,生物钟一旦被打乱,晚上入睡就更困难了。记住,午觉并非时间越长越好,10到30分钟刚刚好,要是超过1小时,那就像是给自己挖了个“睡眠陷阱”,反而会影响后续的睡眠质量。

“早睡早起”不对?医生:60岁后,睡觉尽量做到这些点! - 天天要闻

## 睡前少喝水,频繁起夜可不是正常现象

不少人上了年纪后,半夜起夜成了每晚必做的“功课”,一晚上动不动就得往厕所跑三四趟,折腾得自己疲惫不堪,第二天早上更是一脸倦容。很多人觉得这是老年人的常态,“老了就会这样”,但实际上,频繁起夜很可能是身体发出的健康警报。正常情况下,60岁以上的人,夜里起夜1到2次还算合理。可要是起夜次数超过3次,甚至一两个小时就得往厕所跑一趟,那可就得提高警惕了。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不少。

“早睡早起”不对?医生:60岁后,睡觉尽量做到这些点! - 天天要闻

比如,喝水时间太晚。睡前两小时内,可千万别大量喝水,尤其是茶、咖啡、酒这类饮品,它们堪称“利尿高手”。喝下去后,夜间很容易频繁起夜。还有膀胱过度活动症,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的膀胱弹性逐渐下降,储尿能力大不如前,稍微有点尿意,就会被憋醒。对于男性来说,前列腺问题也不容忽视。前列腺增生会压迫尿道,导致尿频、尿急、尿不尽等症状,夜里自然也会频繁起夜。另外,糖尿病也可能是罪魁祸首。当血糖出现异常时,肾脏为了排出体内多余的糖分,会通过增加排尿量来实现,从而导致夜尿增多。要是您一晚上要跑四五趟厕所,可别不当回事,忍着不去管,最好赶紧去医院检查检查身体,弄清楚原因。

“早睡早起”不对?医生:60岁后,睡觉尽量做到这些点! - 天天要闻

## 睡前莫兴奋,让身体“缓慢关机”

很多人都有一套自己的“睡前仪式”,比如刷手机、看电视剧、玩游戏,甚至喝点小酒助眠。结果这一弄,就是一两个小时,等终于关了灯,准备躺下睡觉的时候,却发现脑子还像上了发条一样,嗡嗡转个不停,根本睡不着。这种情况,年轻人或许还能凭借年轻的资本,熬到身体极度疲惫,最终勉强入睡。但60岁以后,神经系统的调节能力大不如前,越是兴奋,就越难入睡。

“早睡早起”不对?医生:60岁后,睡觉尽量做到这些点! - 天天要闻

所以,睡前1小时,一定要尽量让自己平静下来,让身体进入“待机状态”。别再刷手机了,尤其是那些新闻资讯和短视频,它们就像一个个小炸弹,不断刺激着大脑,让您越看越精神,根本停不下来。也别想着靠喝酒来助眠,虽然酒精能让您快速入睡,但它会严重影响深睡眠,让您半夜醒来后,更加难以再次进入梦乡。不妨听点舒缓的音乐,让悠扬的旋律缓缓流淌,放松紧绷的神经;或者泡个热水脚,让温暖从脚底蔓延至全身,促进血液循环,帮助身体慢慢放松下来。60岁以后,睡眠就像电脑“缓慢关机”,需要一个过程,千万别在睡前把自己搞得太兴奋,不然很容易陷入失眠的困境。

“早睡早起”不对?医生:60岁后,睡觉尽量做到这些点! - 天天要闻

## 枕头、床垫、睡姿,处处有学问

有些人睡眠质量差,并非睡眠时间不足,而是睡眠过程中身体不舒服。60岁以后,颈椎、腰椎、关节等部位开始“闹脾气”,要是枕头高度不合适,太高了容易让颈椎过度弯曲,造成颈部酸痛;太软了又支撑不住,导致头部下陷,同样难受。一般来说,枕头高度保持在8到12厘米左右较为适宜,既能有效支撑颈椎,又不会过度抬高头部。

“早睡早起”不对?医生:60岁后,睡觉尽量做到这些点! - 天天要闻

床垫的选择也大有讲究。太硬的床垫,会让脊椎无法自然舒展,长时间睡在上面,容易压迫身体,导致疼痛;太软的床垫则会使腰部塌陷,失去对脊柱的支撑,睡醒后腰酸背痛。所以,最好选择稍微有点支撑力的中等硬度床垫,这样能让身体在睡眠中得到良好的承托。

睡姿方面,侧睡比仰睡更适合老年人,尤其是左侧睡。左侧睡有助于减少胃食管反流的情况,让胃酸不容易反流至食管,引发烧心等不适症状。同时,还能改善呼吸道的通畅程度,降低睡眠呼吸暂停的风险,让睡眠更加安稳。所以,睡个好觉,可不能只盯着睡眠时间,睡得“舒不舒服”才是关键所在。

“早睡早起”不对?医生:60岁后,睡觉尽量做到这些点! - 天天要闻

【本内容为故事类医疗健康科普文章,文中除了健康科普内容所出现的任何人名、地名、事件均为艺术加工,并非有意冒犯或贬低任何个人、团体或组织。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理性阅读。】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大一女生头孢过敏,拔针自救仍不幸身亡,多方回应 - 天天要闻

大一女生头孢过敏,拔针自救仍不幸身亡,多方回应

4月15日深夜,在湖北省宜昌某高校就读的陶兰,因腹痛前往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西陵院区就诊,被诊断为肠胃炎。输液室走廊上,陶兰静静坐在长椅上,盯着吊瓶里的头孢曲松钠缓缓滴落,突然,一阵强烈的不适感袭来,陶兰呼吸急促。4分钟前,护士为其换上这袋药后匆匆离开,陶兰起身呼救,却发现身边没有医护人员,尽管她立即自行...
维生素C是西梅的16倍,还高钙高蛋白质!这种菜现在吃正好 - 天天要闻

维生素C是西梅的16倍,还高钙高蛋白质!这种菜现在吃正好

有一种野菜,经常在乡间田野、路旁沟边出现,以前人们会拿它喂家畜;然而又因为其有着极高的营养价值,被人称为“长寿菜”。它就是生命力旺盛的野菜——马齿苋。马齿苋又叫蚂蚱菜、长命菜、五行草、马苋、五方草等,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协和VS浙大4+4模式:浙江695分学霸班,无后门内幕曝光! - 天天要闻

协和VS浙大4+4模式:浙江695分学霸班,无后门内幕曝光!

近日,董小姐凭一己之力,将协和4+4培养模式,推入“录取公平性”争议漩涡,人们这才发现,上交大才是国内4+4模式最早的实践者,3年后浙大也采用4+4模式培养医学博士。不过,浙大的巴德年医学班,以695分的变态高考门槛、20%以上的残酷淘汰率,以及“纯分数说话”的招生规则,硬生生撕开了医学教育争议的另一个切口——在公...
协和躺枪背后:浙大4+4医学班695分起底,无后门规则引热议 - 天天要闻

协和躺枪背后:浙大4+4医学班695分起底,无后门规则引热议

近日,董小姐凭一己之力,将协和4+4培养模式,推入“录取公平性”争议漩涡,人们这才发现,上交大才是国内4+4模式最早的实践者,3年后浙大也采用4+4模式培养医学博士。不过,浙大的巴德年医学班,以695分的变态高考门槛、20%以上的残酷淘汰率,以及“纯分数说话”的招生规则,硬生生撕开了医学教育争议的另一个切口——在公...
张国栋栋梁大健康:运动后滋补,快速恢复身体活力 - 天天要闻

张国栋栋梁大健康:运动后滋补,快速恢复身体活力

运动能强身健体,但运动后身体会消耗大量能量,流失水分和电解质,及时合理的滋补有助于快速恢复身体活力,减少疲劳感。运动后首先要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可饮用淡盐水或运动饮料,及时补充因出汗流失的钠、钾等元素。
瞳孔中央全白了!武汉25岁男子一夜之间眼睛看不清,医生紧急提醒 - 天天要闻

瞳孔中央全白了!武汉25岁男子一夜之间眼睛看不清,医生紧急提醒

在大众的普遍认知里白内障往往是 50 岁以上人群的 “专利”然而武汉 25 岁的市民小吴却在一夜之间患上了白内障经医院检查医生判断这一罕见病症与他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回想起自己患上白内障的经历,25 岁的武汉市民小吴至今仍感到难以置信:“就一夜之间,睡一觉起来开始,左眼看不清了。然后慢慢没过两天,右眼也看不清了。...
应急科普丨假期返程 安全须知 - 天天要闻

应急科普丨假期返程 安全须知

" 五一 "假期余额告急!返程高峰要来了!你是否已经踏上了返程之路?假期返程,安全第一!这份假期返程安全攻略一定要了解!来源:中国应急管理报社融媒体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