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发现:不容易得老年痴呆的人,一般都有这4个特征,你有吗?

2025年02月10日11:03:06 健康 1838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有些上了年纪的人,记忆力依旧出色,头脑清晰得如同年轻人一般,可另外一些人,却总是忘东忘西,生活也随之变得麻烦不断。这究竟是为何呢?我们都清楚,大部分老年人都面临着老年痴呆的风险,然而,总有一部分人能够巧妙地避开这场令人担忧的“噩梦”,这其中的缘由值得我们深入探究。

调查发现:不容易得老年痴呆的人,一般都有这4个特征,你有吗? - 天天要闻

在多年的医疗经历里,我接触过数不清的老年患者,也时常对这个问题进行思索。今天,就想把个人的一些观察与经验分享出来。那些不容易患上老年痴呆的人,往往有着独特的生活方式与习惯,很多时候,这些习惯看似稀松平常,却实实在在有着降低患病概率的强大作用。或许这些观点并非大众所熟知,但了解其背后的原因,没准就能帮助自己或者身边的老人,躲开这条一旦踏入便难以回头的路。

“活动的大脑,比空闲的大脑更加健康”

曾有这样一位患者,年逾古稀,可记忆力却清晰得让人惊叹。每天她都能背诵诗词,还能提笔写字,甚至能跟我探讨一些医学常识。这着实引起了我的好奇,为何她的记忆力能如此持久,而众多同龄人却早早地出现了认知障碍呢?

调查发现:不容易得老年痴呆的人,一般都有这4个特征,你有吗? - 天天要闻

经过一番了解,原来这位患者每天都有固定安排。清晨起床后,她会专门拿出半小时来做脑力活动,像解数独,那一个个数字在方格中排列组合,需要全神贯注地去思考、推理,每填好一个数字,都是对大脑的一次锻炼;玩拼图也是她常做的,将零碎的图案拼凑成完整的画面,这过程中大脑要不断地去分析、判断形状与位置的匹配;还有阅读感兴趣的书籍,在文字的世界里遨游,汲取新的知识,大脑始终处于活跃状态。

调查发现:不容易得老年痴呆的人,一般都有这4个特征,你有吗? - 天天要闻

午饭后,她也不会慵懒地窝在沙发上看电视打发时间,而是会出门去散步,沿着公园走上一圈,感受着周围的自然景色,呼吸着新鲜空气,让身心得到放松的同时,也让大脑从室内的相对静态切换到户外的动态感知中。或者她会和朋友们聚在一起聊聊天,分享生活中的所见所闻,交流彼此的想法。她从未给自己设定那种所谓“退休后就该无所事事”的生活模式,反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去接纳新的信息,勇敢地迎接各种挑战。

在我看来,正是这种“持续学习”以及“适度挑战”,使得她的大脑一直保持在活跃状态,从而成功避开了老年痴呆的发生。

调查发现:不容易得老年痴呆的人,一般都有这4个特征,你有吗? - 天天要闻

我们以往总觉得老年痴呆是年龄增长不可避免的结果,可实际上,长期让大脑处于“懒惰”状态才是最大的祸根。大脑就如同肌肉一样,唯有经过不断地锻炼,才能维持灵活且强健的状态。多去做一些具有挑战性的脑力活动,远比让大脑长时间空闲要有效得多。从医学角度来讲,这背后是有原理支撑的,当大脑反复受到新知识、新技能的刺激时,其神经网络的连通性会得以提升,进而能够减缓大脑退化的速度。

“和人交流是最好的防线”

我还遇到过一位老年患者,她是个十足的社交达人,每天都热衷于和朋友、邻居交流互动,哪里有聚会,哪里就能看到她的身影。她从年轻时候起,就一直喜欢与人谈心,分享生活里的点点滴滴,有时候是唠唠家常,说说家里的琐碎事儿,有时候是谈论时事新闻,交流对社会热点的看法,甚至还会跟着孙子去学习使用手机,去了解新的科技产品。

调查发现:不容易得老年痴呆的人,一般都有这4个特征,你有吗? - 天天要闻

在她的生活中,社交活动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她从来没觉得自己“年纪大了就得闭门不出”。恰恰相反,这种丰富的社交活动成了她大脑保持灵活的关键因素。在我所接触过的众多老年人当中,那些拥有活跃社交生活的,几乎都未曾出现明显的认知退化情况。通过与他人交流,老年人大脑中的神经元连接会不断地受到刺激,而这对于预防老年痴呆有着极大的帮助。

调查发现:不容易得老年痴呆的人,一般都有这4个特征,你有吗? - 天天要闻

有相关研究表明,长期与他人保持良好的沟通互动,不仅能够有效改善心情,起到预防抑郁症的作用,还能促进大脑的神经生长,进一步增强记忆力与认知能力。尤其是步入老年阶段后,适度的社交活动更是成为了防止大脑萎缩的有力武器。要知道,单纯通过电视、广播等单向接收信息的方式,所带来的认知刺激远远比不上人与人之间互动交流所产生的效果。

“生活节奏要‘慢下来’”

大多数人都明白,压力过大会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不过可能很多人都没意识到,长期处于精神压力之下,特别是到了中老年阶段,这种压力很可能会加速大脑衰退的进程。有一位常年忙碌的患者来找我做检查,当时她都快到退休年龄了,可记忆力却很差。她每天都被忙碌的工作占据着大量时间,几乎没有片刻休息,也很少有机会和家人好好沟通交流。直到退休之后,她才发觉自己早就面临着认知功能下降的问题了。

调查发现:不容易得老年痴呆的人,一般都有这4个特征,你有吗? - 天天要闻

她的经历让我不禁思考,工作压力和老年痴呆的发生之间是否存在关联。事实上,压力过大会致使身体分泌过多的应激激素,长期处于这种负荷状态下,大脑的认知区域就容易受到损伤。而这位患者在退休后,开始学着放慢生活节奏,尝试去放松自己,不再被工作压得喘不过气来。慢慢地,改变带来的效果开始显现出来,她能记起更多以前的事儿了,思维也变得越发清晰。

调查发现:不容易得老年痴呆的人,一般都有这4个特征,你有吗? - 天天要闻

从医学研究来看,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下,人的海马体(也就是大脑中负责记忆和学习的重要部分)容易出现萎缩的情况,进而导致记忆力减退。所以,不管是工作中产生的压力,还是生活里的烦恼,都应当通过恰当的方式去疏导排解,让内心保持平静,这对于老年时期的记忆健康来说尤为关键。

“饮食上的‘微调’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常言说“食物决定命运”,这话放在老年痴呆的预防上也是颇为适用的。记得有一位七十多岁的患者,他的记忆力和思维敏捷程度令人称奇。看着他,我心里就好奇,这么多年在不算优渥的生活条件下,究竟是什么让他的大脑能保持如此活力呢?

调查发现:不容易得老年痴呆的人,一般都有这4个特征,你有吗? - 天天要闻

后来了解到,这位患者从年轻时就特别注重饮食搭配。在他每天的饭菜里,常常会加入各种各样的坚果,像杏仁核桃等,这些坚果富含抗氧化物质,对大脑有着很好的保护作用;还有鱼类,鱼肉中含有的Omega-3脂肪酸,对于大脑健康益处颇多;同时,他也会搭配大量的蔬菜,这些蔬菜富含纤维素和各类维生素,同样是大脑健康的“好帮手”。并且,他会尽量避免摄入高脂肪、高糖的食物,深知这类食物对大脑健康不利。

调查发现:不容易得老年痴呆的人,一般都有这4个特征,你有吗? - 天天要闻

他告诉我,很早之前听说了“地中海饮食”这种健康的饮食方式后,就决定尝试采用。根据我多年的观察发现,很多高龄老年人要是能够维持均衡的饮食,特别是增加富含抗氧化物的食物摄入,通常脑部健康就能维持在较好的水平。相反,要是摄入过多高脂肪和高糖的食物,往往会加速大脑的退化过程。所以说,合理的饮食不仅有助于心血管健康,对于减缓大脑衰老也是有着显著作用的。

“最重要的是‘持之以恒’”

通过多年的临床观察,我察觉到,那些不容易患上老年痴呆的人,几乎都有着一个共性,那就是拥有持之以恒的生活习惯。不管是让大脑保持活跃,还是培养社交兴趣,亦或是维持压力的平衡以及保证合理的饮食,这些方法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见效的,需要我们日复一日地去践行。

调查发现:不容易得老年痴呆的人,一般都有这4个特征,你有吗? - 天天要闻

唯有长期坚持,才能看到成效。所以,预防老年痴呆可不是什么一劳永逸的“灵丹妙药”,而是一项需要长期投入、极具耐心的“工程”。要是你期望能够避免老年痴呆,那就从当下开始,着手改变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习惯,坚持不懈地去维持大脑和身体的活力,让健康成为你晚年生活中最宝贵的财富。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国内与国外的癌症治疗,到底差在哪?这6个差距,每个都很现实 - 天天要闻

国内与国外的癌症治疗,到底差在哪?这6个差距,每个都很现实

提到“癌症”,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治不好、花大钱、拖累家庭。而当有人不幸患癌,往往能听到身边人劝他“去国外看看吧,那里治疗水平高”——那么问题来了:国内与国外的癌症治疗,到底差在哪?真的差很多吗?本篇文章,我们就来认真、详细地聊一聊这个话题
皋兰县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赵贵勇 精研“心”术 守护生命 - 天天要闻

皋兰县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赵贵勇 精研“心”术 守护生命

从医20余年来,不管白天黑夜、刮风下雨,病情就是命令,他随叫随到,被同事、患者及家属亲切地称为“护心人”。他就是皋兰县人民医院心血管糖尿病内科主任赵贵勇。从医以来,赵贵勇专注于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研究与治疗,积累了丰富经验。
“吃瓜群众”赢了!“吃瓜”不仅营养好还抗衰老,医生推荐这几种 - 天天要闻

“吃瓜群众”赢了!“吃瓜”不仅营养好还抗衰老,医生推荐这几种

人们常常调侃“吃瓜”是一种轻松的消遣方式,但实际上,“吃瓜”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更是一种健康的生活选择。某些瓜类食物不仅美味可口,还富含丰富的营养成分,能够有助于抵抗衰老,它们无疑是餐桌上的“健康宝藏”!健康时报资料图 张弛摄研究发现:瓜类中这种成分有助于抗衰老2025年3月,中国科学院朱正江团队在《科学进...
患者术后脑梗死,家属调监控遭拒? - 天天要闻

患者术后脑梗死,家属调监控遭拒?

近年来,涉及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件证据举证责任时,患方多提及视频监控问题。“做完肿瘤切除手术,一直在ICU昏迷不醒,现在人没了,这是我们从未料及的。”日前,深圳市民马先生向奥一新闻反映称,其母亲因盆腔肿物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做剖腹探查术,术后大面积脑梗死,在ICU监护治疗二十余天后去世,其对医院术前评估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