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去皮相当于在“服毒”!医生提醒:这4种食物再懒都要去皮

2024年12月28日17:03:14 健康 1483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

日常饮食中,很多人为了方便省事,食材不管三七二十一,连皮带肉一起下锅,觉得这样既节省时间又保留营养。

特别是一些所谓的“健康达人”还鼓吹“果皮更有营养”“全食物摄入才健康”,听上去很有道理。

不去皮相当于在“服毒”!医生提醒:这4种食物再懒都要去皮 - 天天要闻

其实,吃东西连皮吃这种习惯,有时候可能并不健康,甚至对身体有害。有些食物的皮藏着肉眼看不到的毒素,吃多了对身体的伤害可不只是拉肚子那么简单。

土豆来说,它可是餐桌上的“万金油”,怎么做都好吃。平时看到有人把土豆连皮炖煮,可能还会夸一句“营养不浪费”。

可谁能想到,土豆皮里竟然藏着一种叫“龙葵碱”的毒素。尤其是那些看起来发青或者已经发芽的土豆,龙葵碱的含量更是高得吓人。

这种天然毒素摄入少量可能没啥感觉,但吃多了可能引发恶心、呕吐,甚至严重时会对神经系统造成损害,比如头晕、呼吸困难。

不去皮相当于在“服毒”!医生提醒:这4种食物再懒都要去皮 - 天天要闻

更让人不寒而栗的是,龙葵碱加热也无法完全分解,煮也煮不掉,炒也炒不掉。如果图省事连皮吃,身体可能得为这一口的懒惰买单。

有人会问,那土豆没发芽是不是就没事?

答案是,即便没发芽的土豆皮,龙葵碱含量也远高于土豆肉的部分,削皮可以最大程度减少风险。

土豆买回来后,尽量选择储存完好的,不要等它变软发芽才吃。吃的时候,削皮、挖芽、去掉发青的部分,是最基本的操作,哪怕觉得浪费,也要对自己健康负责。

再说到柑橘类水果,像橙子、柚子、橘子这些,多汁又好吃,有些人吃完果肉,觉得果皮味道也不错,干脆泡茶煮水喝,或者晒干做成陈皮储存。

不去皮相当于在“服毒”!医生提醒:这4种食物再懒都要去皮 - 天天要闻

可你知道吗?柑橘类水果的皮里很可能藏着农药和防腐剂的残留。这类水果为了避免在长途运输过程中腐烂,商家通常会在表皮涂上一层防腐剂。

别以为表皮厚就能挡住污染,洗不干净的果皮泡水,防腐剂很可能溶解出来,最后还是进了肚子。

有些人觉得用水冲一冲就能去掉表皮的脏东西,其实这远远不够。柑橘类果皮富含油脂,非常容易吸附农药和其他化学物质。

用盐水搓洗或者高温浸泡才能稍微干净些。如果一定要用柑橘果皮泡水喝,尽量选择有机种植的水果,避免过多的化学残留。当然,最好的办法还是去皮吃果肉,安全又省心。

提到红薯,不少人脑海里立马浮现出甜糯香软的红薯泥或者香气扑鼻的烤红薯。

不去皮相当于在“服毒”!医生提醒:这4种食物再懒都要去皮 - 天天要闻

很多人吃红薯会直接连皮啃,觉得那一层薄皮没啥危害,甚至还有点“烤焦的香味”。

但其实,红薯皮里含有一定量的单宁酸,这种成分会刺激胃肠道,引起不适,特别是肠胃功能比较弱的人,更容易感到胀气、消化不良

更让人担心的是,有些红薯皮可能还带有霉菌毒素,尤其是那些表皮有黑斑的红薯,这些黑斑可能是黄曲霉毒素的“藏身地”。

黄曲霉毒素是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一级致癌物的毒素,毒性极强,微量摄入都可能对身体造成长期损害。

不去皮相当于在“服毒”!医生提醒:这4种食物再懒都要去皮 - 天天要闻

别以为红薯蒸熟、烤透就万事大吉了,毒素一旦形成,热处理基本无效。所以,红薯吃之前,最好削皮,特别是看到红薯皮上有点黑的斑点,一定要果断扔掉。

再来说茄子。茄子皮紫亮发光,常被认为是抗氧化的“宝藏来源”。

但茄子皮里同样含有草酸,虽然量不高,但对于一些特殊人群,比如肾结石患者或者骨质疏松风险较高的人来说,草酸的摄入还是需要控制的。

草酸会和体内的钙结合形成草酸钙,不仅会影响钙的吸收,还可能加重肾结石的风险。

此外,茄子皮很容易吸附农药和其他化学残留,普通清洗方法很难彻底清除。这些残留物可能对身体产生潜在的危害,比如引起慢性中毒或者免疫系统紊乱。

不去皮相当于在“服毒”!医生提醒:这4种食物再懒都要去皮 - 天天要闻

虽然茄子皮中的抗氧化物质确实对健康有益,但对大多数人来说,去皮吃茄子更安全。毕竟,健康第一,颜值和口感可以退居其次。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食物皮都需要去掉。苹果、黄瓜、西红柿这些常见果蔬的皮,经过彻底清洗后是可以放心吃的。

它们的皮里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维生素,能够为身体提供额外的营养。不过,前提是食物来源可靠,没有过多的农药残留。

如果对食材的来源不放心,削皮也不是坏事,至少能减少一些安全隐患。

为了避免“吃皮中毒”,日常生活中要特别注意食材的挑选和处理。买土豆、红薯这些根茎类蔬菜,尽量挑选表皮光滑、没有明显损伤的,不要贪图便宜买那些发芽或者长斑的食材。

不去皮相当于在“服毒”!医生提醒:这4种食物再懒都要去皮 - 天天要闻

水果则建议选择有机种植或者经过严格检验的产品,减少农药残留的风险。

对有潜在风险的食物,烹饪前彻底清洗和削皮是最简单的处理方法。别觉得这是浪费时间或者浪费食材,健康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尝试一些去除农药残留的清洗设备,比如超声波果蔬清洗机,用来处理那些表皮附着力较强的食物。

未来是否能让食物的皮变得真正安全可食,这无疑是一个值得期待的方向。

比如,通过改良种植技术,利用基因编辑或生物育种手段,降低食物表皮中草酸、单宁酸等有害成分的含量,同时增强其抗病虫害的能力,从源头上减少农药的使用。

不去皮相当于在“服毒”!医生提醒:这4种食物再懒都要去皮 - 天天要闻

或者,通过研发新型环保防腐剂,用天然提取物或生物降解材料代替传统的化学涂层,不仅能够更好地保护食物,还能避免化学残留对健康的潜在威胁。

此外,未来是否可以开发专门的家庭处理设备,比如小型的果蔬去毒仪,让消费者在家中就能彻底清除食物表皮的有害物质,直接享受果蔬连皮吃的营养。

这些科技的进步,不仅能让人们吃得更安全,也能更好地节约资源、减少浪费,为食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力。

对此,您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看法!

资料参考

[1]田青.土豆要去皮后再烹食[J].食品与健康,2002,(04):41.

不去皮相当于在“服毒”!医生提醒:这4种食物再懒都要去皮 - 天天要闻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打破抑郁的枷锁,祈愿世间清平,愿每颗心都被温柔照亮 - 天天要闻

打破抑郁的枷锁,祈愿世间清平,愿每颗心都被温柔照亮

当"网抑云"成为深夜朋友圈的接头暗号,当"我emo了"取代具体情绪表达,这届年轻人用戏谑解构着精神困境。可当调侃成为情绪的遮羞布,我们是否正在错失与真实自我对话的契机?那些未被言说的沉重,或许正悄然改写着大脑的沟回。某个慵懒的周末,你精心布
无意中发现比节食还掉秤的方法:5天轻断食,瘦12斤 - 天天要闻

无意中发现比节食还掉秤的方法:5天轻断食,瘦12斤

上个月遇到一位客户,40岁的林姐,平时工作忙得顾不上做饭,经常靠外卖应付。她试过节食,但每次饿到晚上睡不着,第二天反而更馋高油高盐的食物。后来我建议她尝试调整饮食节奏——5天轻断食,不用挨饿,也不用顿顿水煮菜。
21天掉了10斤,从146到136斤,严重被低估的4件小事 - 天天要闻

21天掉了10斤,从146到136斤,严重被低估的4件小事

上周张姐来咨询时,手上还捏着半块没吃完的饼干。她说试过节食、跳操、甚至买过代餐粉,但体重像卡在某个数字不动。我让她先回答一个问题:“你吃早饭时嚼了多少下?”她愣住了。于是我给她分享了四个简单到容易被忽略的生活习惯调整,让她先坚持21天。
替米沙坦与厄贝沙坦,两者有区别,不建议混用 - 天天要闻

替米沙坦与厄贝沙坦,两者有区别,不建议混用

有位老年朋友问华子,他一直在服用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但最近常去的药店断货了,店员推荐他用厄贝沙坦替代,说是两者差不多,是否可以混用呢? 华子告诉他,不建议两者混用。虽然替米沙坦与厄贝沙坦都....
今年小满是凶日,5月21日小满,提醒中老年人:牢记这4大禁忌 - 天天要闻

今年小满是凶日,5月21日小满,提醒中老年人:牢记这4大禁忌

您发现了吗?今年立夏后的天气像坐过山车——清晨薄雾未散,午间骄阳似火,傍晚又飘起细雨。这种忽冷忽热、湿气弥漫的初夏,正是身体最"遭罪"的时候。而即将到来的5月21日小满节气,更像一扇隐形的健康门:推得对,安然度夏;推得错,可能给中老年朋友埋
花生是心脏的“减速器”?医生忠告:这4种花生,建议多吃 - 天天要闻

花生是心脏的“减速器”?医生忠告:这4种花生,建议多吃

花生一直是争议很大的食物,有些人说它油脂高、热量大,吃多了发胖、不消化,还对心血管不好;也有人说它是长寿豆、植物蛋白之王、血管清道夫。这种说法各有一套逻辑,没法一刀切。但最近不少心内科医生开始重新关注花生的作用,特别是在心率控制、血脂调节、
这5种食物,正慢慢“损伤”血管,不想惹上血栓,尽量少吃些 - 天天要闻

这5种食物,正慢慢“损伤”血管,不想惹上血栓,尽量少吃些

很多人担心血栓,但不知道血栓的根子其实不是“突然形成”的。它从不是一块血块一下子堵住血管,而是血管内皮细胞长期受损、局部炎症慢慢积累、血液黏稠度逐步上升。几种机制交织在一起,最终才出问题。而伤害这一整套系统的,不是剧烈运动,不是情绪波动,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