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至,寒冬始!小雪养生做好这5件事很关键!

2024年11月22日07:53:04 健康 1992

11月22日,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小雪”节气。小雪也是入冬后的第二个节气,预示着冬天真的到来了。

进入小雪节气后,气温会越来越低,多地将迎来大风降温和雨雪天气。因此,此时养生防病重在“藏”,即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抗寒能力。

小雪至,身体这8个部位要保暖

清华大学玉泉医院综合内科住院医师袁清洁2023年医院微信公号刊文指出,小雪之后,养生关键在于“防寒保暖、避寒就温”。做好身体8个部位的保暖,可有效地保卫人体的阳气,预防疾病的发生。

1. 脚部

脚是全身最怕冷的部位,也有人体“第二心脏”之称。因此,寒冷天气千万不能让双脚受凉。

建议:每天用热水泡脚,促进周身血液循环,使全身都暖和起来。天气好时,也可踢毽子、走路,锻炼下肢、抬高下肢,提高御寒抗病能力。

2. 腰部

肾喜温恶寒,肾气有温煦全身阳气的作用。一旦腰部受寒肾气受损,就会立刻“闹情绪”,人就会感到怕冷、无力。

建议:日常生活中可用双手搓腰:两手对搓发热后,紧按腰眼处(位于第三腰椎棘突下旁开3.5寸凹陷处)。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做50~100遍,能温煦肾阳、畅达气血。

3. 头部

头为一身之主宰,诸阳所会,百脉相通,一旦受到寒邪侵袭,易引发感冒、鼻炎、头痛、牙痛、三叉神经痛等。

建议:冬季外出要戴帽子,最好是能盖住前额的。头部出汗后不要立刻摘下帽子,应先到室内慢慢消汗,避免冷风直吹。

小雪至,寒冬始!小雪养生做好这5件事很关键! - 天天要闻

健康时报图

4. 脖颈

颈部是人体的“要塞”,一旦受寒,容易导致有肺部症状的感冒、颈椎病、咽炎、脑血管等疾病的接踵而来。

建议:冬天最好穿立领装,尤其是老人,外出一定要戴围巾,对预防颈椎病、高血压、心血管病有好处。

5. 腹部

腹部为人体脏腑之气结聚之处,腹部受寒易引起腹部经脉气血瘀滞不通。

建议:老人、儿童及经常胃部不适人群,不妨在出门时多穿一件外衣,夜间睡觉时腹部盖上被褥,避免腹部受寒。

6. 膝部

膝部是人体重要部位,若不注意膝部的保暖把膝盖露在外面,可导致关节局部肌肉和血管收缩,引起关节疼痛。

建议:保护膝关节的关键是保暖防寒,戴上护膝,或选择膝部加厚的毛裤,注意运动不要过量,尤其骑车出行更需要注意护膝保暖。

7. 鼻子

鼻子经常裸露在外,如果鼻黏膜接触冷空气,黏液分泌会减少,毛细血管会变脆,鼻子的“屏风”作用就变差,从而导致病菌进入肺内,增加呼吸道感染的概率。

建议:冬季外出时戴个口罩。天冷时,可每天按摩鼻翼,两手拇指外侧相互搓热后,沿鼻梁、鼻翼上下按摩30下。早起前、晚睡前各做1次,可增强鼻部血液循环,提高耐寒能力。

8. 背部

背为阳中之阳,如忽视背部保暖,易受风寒之邪入侵,耗伤人体阳气,导致免疫功能下降。

建议:冬天最好加穿一件棉背心或毛背心,天气好的时候,别忘了给后背晒个“日光浴”,热流会让全身舒服。

小雪至,寒冬始!小雪养生做好这5件事很关键! - 天天要闻

健康时报图

小雪养生,注意三点不要做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肝脾胃病科主任医师冷炎2023年在CCTV生活圈刊文提醒,小雪养生要注意三点不要做。

1. 不要久坐,动静结合

小雪时节,气温降低,户外活动变少,室内停留时间较长,加之久坐不动,容易使人体新陈代谢减缓,血液循环较慢,从而引发身体不适。此时,需加强运动来提高新陈代谢水平,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身体抗寒能力,预防季节性感冒。

2. 不要乱补,适当食补

虽说冬季进补,来年打虎。但也要讲究饮食合理,营养均衡,防止给身体造成负担,从而引发病症。饮食要以“营养丰富而适量”为原则,肉类果蔬都需根据自身情况来摄取,不可暴饮暴食,种类单一,容易影响身体吸收代谢。

3. 不要熬夜,充足睡眠

早睡可助阳气,保持身体温热;晚起可养阴气,等到日出劳作时,能够躲避严寒,使其温暖,从而平和阴阳。充足的睡眠有益于藏精补气,健脾益胃,强筋健骨,熬夜则会损伤肾精,使身体免疫力下降。尤其是老年人,可适当赖床,增加睡眠,等到太阳升起后再起床洗漱,锻炼身体。

小雪至,寒冬始!小雪养生做好这5件事很关键! - 天天要闻

健康时报图

小雪养生,做好这5件事

1. 吃:温补食物能御寒

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肾病科主治中医师黄艳华2024年在医院微信公号刊文指出,小雪时节,人体需要更多的热量来抵御寒冷,因此饮食应以温补为主。可适当进食羊肉、桂圆、大枣等温性食物,也可吃一些补肾的食物,如板栗、山药、芡实、核桃、猪腰等。

2. 喝:补充水分防干燥

北京中医医院风湿病科微信公号2021年刊文指出,小雪时节天气干燥,应及时补充水分。小雪节气多喝温水可防内热产生,缓解口干咽燥、便秘、皮肤干燥等不适。蜂蜜水可润燥解毒,白萝卜水能清热利尿,梨水可以润肺止咳。

小雪至,寒冬始!小雪养生做好这5件事很关键! - 天天要闻

健康时报图

3. 苦:吃苦味食物去火

小雪节气要少吃辛辣食物,多补充水分,防止“内火”产生。此外,“苦”味食物是“火”的天敌,小雪时节可选择芹菜、莴笋、生菜、苦菊等苦味食物食用,有解热去火、清热润燥的作用。

4. 晒:多晒太阳解烦忧

袁清洁医生指出,经常参加一些户外活动以增强体质,多晒太阳不仅能“晒走”抑郁情绪,还能帮助身体合成维生素D,有益于补钙强健骨骼。

5. 动:温和运动强身体

小雪时节,气温偏低,阳气闭藏,运动养生当以温和的有氧运动为主。如八段锦太极拳易筋经、散步等,并可以适当伸展、扩胸等。冬季主闭藏而勿妄泄,运动切不可大汗淋漓,恐其风寒之邪乘虚而入,应以微汗而不流汗为度。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4个无意间的行为,正在加重你的脱发!第3个很多人都中招了 - 天天要闻

4个无意间的行为,正在加重你的脱发!第3个很多人都中招了

相信不少人都有脱发的困扰,尤其是成年群体。脱发的表现,可能是在梳头时发现掉发增多,或是浴室的地漏边堆积成团,又或者肩膀老是有清理不完的掉发……在遭遇脱发问题的时候,很多人可能没意识到,生活中的一些不经意的小习惯,可能正是悄悄加剧脱发的“隐形
夏季,要少吃绿豆西瓜,要多吃这3类菜,去湿寒,伏天少受苦 - 天天要闻

夏季,要少吃绿豆西瓜,要多吃这3类菜,去湿寒,伏天少受苦

夏日的阳光如同热情的火焰,炙烤着大地,可很多人却在这热情似火的季节里,被莫名的疲惫与困倦“缠住”,食欲也跟着大打折扣。你或许还不知道,这很可能是“湿寒”这个“隐形刺客”在悄悄作祟。中医认为,湿气是身体的“隐形负担”,它常常与寒气“勾结”,形
防大于治!阿尔茨海默病如何预防? - 天天要闻

防大于治!阿尔茨海默病如何预防?

阿尔茨海默病作为一种致病机制错综复杂的重大致残性智力退化疾病,至今仍未研发出特效治疗手段。值得注意的是,我国正面临全球最严峻的老龄化态势——老年人口规模居首且增速领先,同时该病在我国的发病率也处于较高水平。在此背景下,如何构建有效的阿尔茨海默病早期预防体系,已然成为当前公共卫生领域亟待攻克的核心命题...
孙淑华医生:用毕生所学减轻病痛,用仁心仁术诠释大爱 - 天天要闻

孙淑华医生:用毕生所学减轻病痛,用仁心仁术诠释大爱

在北京呼吸医学领域,孙淑华主任的名字如同一面旗帜。50年临床生涯中,她将全部热忱倾注于呼吸系统疾病研究,这位北京北沙滩中医医院呼吸科的专家,尤其在肺结节、慢阻肺等疑难病症上建树颇丰。然而比医术更令人动容的,是她始终如一的信念:"医者,当与患
益生菌的功效不一定与益生菌的活力存在必然联系 - 天天要闻

益生菌的功效不一定与益生菌的活力存在必然联系

在《西游记》里,各路神仙妖怪为了长生不老,可谓是费尽心机。咱们现代人为了身体健康,也没少花心思,其中益生菌就成了很多人关注的健康“法宝”。过去,大家都觉得益生菌得是活的,而且数量越多,对身体的好处就越大,就像孙悟空神通广大,降妖除魔不在话下,活的益生菌就如同那威风凛凛的齐天大圣,在我们肠道里大显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