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译“代谢密码”,4个95后清华博士生“组团”来河南丨爱上河南的N个理由

2024年03月22日12:41:48 健康 4507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牛洁 程飞虎

破译“代谢密码”,4个95后清华博士生“组团”来河南丨爱上河南的N个理由 - 天天要闻

编者按:

城市与人才是相互成就的。

今日之河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科技创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渴求创新人才。

2021年以来,河南全职引进国内外院士等顶尖人才、领军人才200多名,海内外博士万余名,全省人才总量超1410万人……创新潮涌,中原更加熠熠生辉。

人才圆梦河南,需要更广阔的舞台和更优良的环境。坚持以一流平台引才、以一流课题聚才、以一流生态留才,让人才有更多施展才华的用武之地,河南正成为八方英才竞相驰骋的热土。

2024全国两会启幕,大河报·豫视频推出《择城记——爱上河南的n个理由》系列报道,为您展现河南大地与人才的“双向奔赴”、共同发展!

提起代谢,大家都不陌生。由郑州大学牵头组建的天健先进生物医学实验室,就有4个95后清华博士生为它“组团”而来。

他们中,年龄最小的24岁,最大的也只有26岁。在郑州生活的这段时间,他们都深深爱上了这里。

“不是我们选择了河南,而是我们有幸被河南选中。”他们说,会尽己所能,围绕肥胖、糖尿病等重大代谢性慢病,做出更多的科研成果,为河南乃至全国人民的生命健康造福!

性格迥异四人“清华天团”,为破译“代谢密码”而来

破译“代谢密码”,4个95后清华博士生“组团”来河南丨爱上河南的N个理由 - 天天要闻

“我现在是在对单个细胞的基因表达模式进行解读。”近日,天健先进生物医学实验室内,周皓宇正在电脑前工作,满屏的“天文式”符号密密麻麻,他却操作得炉火纯青。

四人年龄相仿、就读学院相同,性格却迥然不同——周皓宇冷峻天才,李宜静活泼开朗,余立扬幽默风趣,张隽毓内敛沉静。

破译“代谢密码”,4个95后清华博士生“组团”来河南丨爱上河南的N个理由 - 天天要闻

作为四位清华学霸的共同选择,天健先进生物医学实验室可不简单。它是由河南省科技创新委员会规划布局、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设的省实验室,由郑州大学牵头组建,是集研究、临床、产业一体化的高端平台,对标国际一流,是构建现代医学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23年7月,该实验室正式揭牌。

破译“代谢密码”,4个95后清华博士生“组团”来河南丨爱上河南的N个理由 - 天天要闻

“目前,我们的研究领域主要是代谢及相关疾病。”李宜静说。代谢的速率和效率直接影响每个人的健康甚至寿命,通俗地说,它相当于身体的“发动机”,良好的代谢才让身体这台“机器”高效运转。如果“发动机”出现问题,就容易引起肥胖,甚至糖尿病、脂肪肝等代谢相关疾病。

她表示,之所以选择代谢作为研究方向,是因为代谢与每个人息息相关,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与全民健康紧密相连,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既符合国家重大需求,又能回应个体的健康诉求。

“我们的目标,就是不断破译‘代谢密码’,为这些代谢性疾病的诊疗提供新的药物靶点和科学依据,从而促进全民健康,增强全民幸福感。”李宜静说。

有人完成“童年梦想”,有人经历内心“小波动”

“不是我们选择了河南,而是我们有幸被河南选中。”李宜静笑着说。

据了解,四人均是追随李蓬院士而来。李蓬既是郑州大学校长、天健先进生物医学实验室主任,同时也是清华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宜静等四人均是李蓬的学生。

破译“代谢密码”,4个95后清华博士生“组团”来河南丨爱上河南的N个理由 - 天天要闻

破译“代谢密码”,4个95后清华博士生“组团”来河南丨爱上河南的N个理由 - 天天要闻

2022年8月,李宜静和余立扬作为首批核心筹备人员来到郑州大学。在省里和学校的支持以及李蓬校长的带领下,他们高效完成了实验室的组织机构搭建、基础条件完善、人才引进等工作。

破译“代谢密码”,4个95后清华博士生“组团”来河南丨爱上河南的N个理由 - 天天要闻

破译“代谢密码”,4个95后清华博士生“组团”来河南丨爱上河南的N个理由 - 天天要闻

2023年3月,张隽毓和周皓宇也从清华大学来到郑州大学,加入到天健先进生物医学实验室的建设。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了解到,这四个人中,只有李宜静是河南洛阳人,其他三人分别来自于江西、吉林、安徽,对于来河南的“心路历程”,也各有不同。

“第一次听说能回河南工作,我是非常雀跃的。”李宜静笑着说,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回报家乡的“童年梦”,能为家乡的生物医学事业做一些贡献,她感觉兴奋又自豪。

“我从小就有一点名校情结,但考虑到河南有着丰富的医疗资源,这对科研来说是很大的优势,没有太多犹豫,我很快就决定过来了。”和李宜静不同,周皓宇经历了内心的“小波动”。

爱上河南,要为河南乃至全国人民的生命健康造福

破译“代谢密码”,4个95后清华博士生“组团”来河南丨爱上河南的N个理由 - 天天要闻

“不仅没有后悔,还收获了许多惊喜,我们越来越喜欢河南了。”心路历程不尽相同,但谈起当下的感受,四人的回答“异口同声”。

周皓宇和李宜静说,作为人口大省,河南有着丰富的医疗资源和样本,充足的数据库为研究工作提供了许多便利。

而且,实验室各项硬件条件非常先进,郑州大学也为科研人员提供了许多公共科研平台,完全可以满足各项科研需求。

此外,在日常工作中,他们也充分感受到从省里到学校对天健先进生物医学实验室的支持以及对科研人员的重视,这让他们更加珍惜当下的资源与平台。

除工作以外,四人也体会到了河南的“别样魅力”。比如,他们感受到了河南人的朴实,河南学子的努力,爱上了胡辣汤、烩面,学会了说“中”,余立扬、周皓宇俩“南方娃”,还爱上了这里的暖气。

4个95后清华博士生只是“冰山一角”。以郑州大学校长李蓬院士牵头组建的天健先进生物医学实验室已形成以3名院士为引领、5名杰青为骨干、20余名各类省级高层次人才为中坚的研究团队,成为河南生物医学高端人才的重要汇聚地,也是河南以才引才、以平台聚才的生动缩影。

谈到未来,天健先进生物医学实验室团队信心满满。“我们会尽己所能,和团队一起,围绕肥胖、糖尿病等代谢性重大慢病,做出更多的科研成果,并助力这些成果转化为临床实际应用,为河南乃至全国人民的生命健康造福!”

线索提供:聂娜

来源:大河报·豫视频 编辑:刘斌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偶然读到倪海厦这一段, 几乎是颤抖着看完! - 天天要闻

偶然读到倪海厦这一段, 几乎是颤抖着看完!

倪海厦先生的中医智慧金句摘录(附白话解读):1. "西医是治人生的病,中医是治生病的人" (直指中医整体观,把人当宇宙调平衡)2. "当你开始觉得口渴,身体已经缺水三天了" (揭示中医"治未病"精髓,症状是最后的报警器)3.
体内有癌,吃饭先知?吃饭若是出现3个异常,可能是癌症在靠近 - 天天要闻

体内有癌,吃饭先知?吃饭若是出现3个异常,可能是癌症在靠近

各位亲爱的小伙伴们,今天咱们要聊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关乎大家的健康呢!在日常生活中,进食时的一些异常情况,可千万不能掉以轻心,这可能是身体在向我们发出的“求救信号”,搞不好就是癌症在悄悄靠近。可不是吓唬大家,这可是真真切切
医生疑似饮酒上班?院方通报 - 天天要闻

医生疑似饮酒上班?院方通报

重庆市长寿区人民医院微信公众号“长寿区人民医院订阅号”5月4日发布情况通报称,当天,有群众反映我院医生李某某疑似饮酒上班的情况。我院高度重视,立即开展调查核实。目前,李某某正在接受相关调查。我们将根据调查结果依规依纪依法严肃处理。我院将进一步加强医务人员的日常教育和管理,感谢群众对我们工作的监督和支持...
巴蜀映巷:首届中医中药康养大集热闹启幕 - 天天要闻

巴蜀映巷:首届中医中药康养大集热闹启幕

5月3日,位于净月高新区的巴蜀映巷内人声鼎沸,热闹非凡。由巴蜀映巷携手吉林省康复养老联合会合力打造的“首届中医中药康养大集”在这一天正式启幕。此次活动以“传承国粹,健康同行”为主题,致力于传播中医药文化的精髓,活动为期3天。一大早,巴蜀映巷就迎来了众多满怀期待的市民,他们有序排队,渴望得到资深中医专家...
高血压最怕缺钾?5种症状暗示你缺钾了,日常多补充4种高钾食物 - 天天要闻

高血压最怕缺钾?5种症状暗示你缺钾了,日常多补充4种高钾食物

王阿姨今年65岁,平时除了照顾孙子,喜欢出去跳跳广场舞,生活过得丰富多彩。但最近她感觉自己身体明显不对劲,跳舞没几分钟就累得气喘吁吁,有时候还头晕腿软。“难道年龄大了真的不行了?”她心里犯嘀咕。家人带她去医院检查后才知道,原来这些症状都是因
大一女生头孢过敏,拔针自救仍不幸身亡,多方回应 - 天天要闻

大一女生头孢过敏,拔针自救仍不幸身亡,多方回应

4月15日深夜,在湖北省宜昌某高校就读的陶兰,因腹痛前往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西陵院区就诊,被诊断为肠胃炎。输液室走廊上,陶兰静静坐在长椅上,盯着吊瓶里的头孢曲松钠缓缓滴落,突然,一阵强烈的不适感袭来,陶兰呼吸急促。4分钟前,护士为其换上这袋药后匆匆离开,陶兰起身呼救,却发现身边没有医护人员,尽管她立即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