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3月28日,由北京康盟慈善基金会组织发起的‘无罕人生·生命防线’补体系统罕见病规范化诊疗探索项目—— “新瑞力量”非典型溶血尿毒症综合征(aHUS) 第二场研讨会于线上成功召开。

本次大会主席为海军军医大学上海长征医院梅长林教授,特邀讲者为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沈茜教授和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王晶晶教授,讨论嘉宾包括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学中心殷蕾教授,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黄珊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任红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沈莉菁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王晓栋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吴华香教授。
开场致辞

梅长林教授 开场致辞
海军军医大学上海长征医院梅长林教授进行了开场致辞。梅长林教授表示,补体是机体免疫调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免疫稳态调节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补体系统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补体缺乏常伴发免疫性疾病及反复细菌感染。本次大会,我们将围绕补体相关罕见病——aHUS展开讨论,互相学习、良好沟通,努力推进aHUS的规范化诊疗进程。
病例分享01
C5补体抑制剂治疗儿童aHUS病例分享

沈茜教授 病例分享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的沈茜教授,分享了两例儿童aHUS患者使用C5补体抑制剂治疗的病例。
病例1患者为15岁女性,2012年(4岁时)诊断为aHUS后经历多次复发。2022年4月,出现aHUS发病,于外院接受血浆置换、CRRT、血液透析治疗后,血液系统的症状有所好转,但血肌酐升高,同时伴有高血压、蛋白尿和头痛等症状;2022年6月,疾病仍有活动,血肌酐较高(237-316μmol/L),同时伴有消化道症状和头痛症状,经血浆置换和暂时性的血液透析治疗后,血液症状有所改善,但尿量明显减少;2022年7月开始自动腹膜透析治疗。综合其它情况考虑进行C5补体抑制剂治疗,后患者CH50达到目标(第一次注射),IgG和补体C3回升为正常水平(第二次注射),且恶心、呕吐、头痛症状得到明显改善。经过3个月的治疗后,患者体重明显增加,尿量明显增加(从100ml到600ml)。病例提示,即使是处于CKD4期、需要透析的aHUS患者,通过积极的C5补体抑制剂治疗,仍有希望阻止疾病进展、甚至逆转肾功能。
病例2患者为4月龄婴儿因感染新冠病毒发烧6天,无尿2天后就诊。患儿一般情况较差,血常规符合TMA(血栓性微血管病),存在破碎红细胞、LDH明显增高,AKI(急性肾损伤)3期表现等情况,鉴别后诊断为aHUS、AKI3期、COVID-19感染。两周左右的CRRT治疗后,尿量未明显增加,且血肌酐下降不明显,行腹膜透析治疗。与家属沟通后,予以C5补体抑制剂治疗4次,首次注射后CH50下降至目标水平;第3次注射后患儿尿量达到平稳状态、血肌酐明显下降达到满意效果,遂停止腹透治疗;未发现C5补体抑制剂相关副作用。
病例分享02
SLE继发aHUS病例分享

王晶晶教授 病例分享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王晶晶教授分享的是C5补体抑制剂应用于SLE(系统性红斑狼疮)继发aHUS的病例。
该患者为12岁女性,因浮肿2月余,发热2天,抽搐1次,来院就诊。拟抽搐待查、血三系减少、肺炎收入PICU。根据临床标准(多腔积液、肾脏病变、溶血性贫血、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及免疫学标准(抗核抗体阳性、补体C3、C4水平明显下降)明确SLE诊断。初步诊断为SLE、狼疮性肾炎、急性肺炎等。积极对症治疗后,血红蛋白、血小板仍偏低,考虑继发aHUS可能。修正诊断为SLE、狼疮性肾炎(Ⅲ型)、aHUS等。后检测血浆ADAMTS13活性100%、补体复合物C5b-9水平升高。沟通后使用C5补体抑制剂治疗2剂,后患者血红蛋白明显上升,血小板水平回升为正常,LDH及血肌酐明显下降,补体C3水平明显增高。
病例点评交流
各位与会专家均表示,通过沈茜教授和王晶晶教授对aHUS患者诊疗经验的分享,学习到了很好的aHUS诊断、治疗思路以及C5补体抑制剂的使用经验。

病例点评交流
殷蕾教授:此类患者较少,治疗经验普遍有限,通过病例分享学习,更加清楚地了解到C5补体抑制剂的疗效,对“因病制宜”、合理选择用药时机也有一定借鉴和启示。既往14例SLE并发TMA诊疗经验提示,对高度怀疑病例,会常规3次进行破碎红细胞检测,若存在明显的低补体血症、两系下降、网织红细胞高、肾小球功能变化,会高度怀疑存在TMA。
黄珊教授:沈茜教授由浅入深介绍了TMA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带来了CD46经典病例、新冠感染后继发aHUS特殊病例的分享,收获颇丰。同时提出,对于SLE继发aHUS的患者,需要更好的权衡血浆置换和C5补体抑制剂的治疗时机。
任红教授:TMA较常见,临床常遇到地方医院积极治疗后效果不佳来上海就诊的患者,往往整体情况已较严重。C5补体抑制剂给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应尽可能早干预、积极治疗,改善患者预后,带来更多临床获益。通过今天的学习,对C5补体抑制剂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希望今后有机会给大家分享C5补体抑制剂治疗成人患者的经验。
沈莉菁教授:回顾既往移植后排异严重出现相关TMA、急性肾衰等情况的病例,通过多次血浆置换等艰辛治疗2年后患者情况才稳定康复。另一例类似患者使用C5补体抑制剂后较快实现良好转归,整体费用较长期血浆置换等治疗并未高出很多。C5补体抑制剂有助于减轻患者痛苦、缩短疗程,提高了临床治疗的精准度和安全性。
王晓栋教授:成人TMA发病率并不低,科室内狼疮患者常伴有TMA表现,容易聚焦狼疮治疗而忽视对TMA的治疗。个人认为现有治疗手段对狼疮合并TMA患者的治疗存在一定局限性,对肾穿确定为TMA的患者,即使前期经过积极治疗,可能也很难维持肾功能完整和恢复,难免进入透析环节,是一大治疗难点。C5补体抑制剂作为一种补体抑制剂,提供了新的治疗“武器”。
吴华香教授:两位儿童专家所提供的病例资料完整、诊断明确、治疗理由充分。儿童和成人TMA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思路和病情变化等有一定区别。若诊断较迟,通过肾穿才确定TMA预后可能较差。从发病机制来看,补体抑制剂对狼疮合并TMA、aHUS等患者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期待未来有更多的使用经验。
大会总结
梅长林教授总结表示,今天的研讨会进行了aHUS诊疗相关的良好学术交流。系统全面地复习了TMA,并通过儿童CD46相关经典aHUS、新冠感染相关aHUS及SLE继发aHUS患者诊疗和C5补体抑制剂的使用,及六位权威专家相关经验的分享和讨论,在“理论+实践”中,对C5补体抑制剂在aHUS等补体相关疾病的治疗中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有助于推动C5补体抑制剂在儿童及成人aHUS等补体系统疾病中早期、规范化使用,改善患者生存及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