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代明教授是我国消化内科的权威,长期在我军消化内科的领头羊西京医院工作,由于研究成果卓著,成绩斐然,被评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后被任命为第四军医大学校长。他说胃癌是我国第三大死因,仅次于肺癌和肝癌,有症状的患者来诊大都成了中晚期,只有回家等死,应该说胃癌早期预防更重要。
一、樊代明院士1953年11月7日出生于重庆。这一年的7月27日朝鲜战争接近尾声,板门店停战协定签署,我们取得了决定性胜利,被打痛了的美国人不敢再小看我们中华族人。重庆是个有着辉煌历史的城市,在抗日战争时期是民国政府的陪都,红岩和渣滓洞留下了坚贞不屈的精神。樊代明在这座英雄的城市长大,在小学、中学时期他连年被评为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白求恩的形象深深地扎根在他幼小的心灵里,他立下志向长大以后要做一个白衣战士,治病救人。19岁应征入伍,成了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立志要成为一名军医,解除别人的痛苦。1975年被保送到第三军医大学学习临床医学专业,在校期间他几乎取消了休息日,长期泡在图书馆里,他在医学知识的海洋里任意遨游,毕业成绩每门功课都是优秀。后被保送到第四军医大学消化内科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优秀的人才都是这样,他充分利用两次保送的机会,不肯浪费一点时光。三年后分配到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消化科当住院医师,他虚心好学,向高年级的医师求教疑难问题,之后被公派到日本癌症研究中心进修。1986年考上本校的博士研究生,他就是这样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向医学的巅峰冲刺。1990年之后先后担任西京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主任、教授,西京医院全军消化内科研究所所长。2001年被评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完成了人生最大的跨越。之后涉及到行政管理担任过西京医院消化病医院院长,第四军医大学副校长、校长和中国工程院副院长。还担任美国和法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这是一颗消化道治疗的巨星,给患者带来了安慰和希望。
二、学术成就。1、樊代明院士是以胃癌的预防和治疗作为自己的主攻方向。他通过淋巴细胞杂交技术,分离出胃肿瘤细胞的抗原 MgAgs,其中胃黏膜不典型增生的抗原MG7作用最大,用于检测血液、组织、胃液和服水中的早期癌细胞。应用免疫细胞工程技术研究出10项针对MgAgS的单克隆抗体,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提高了早期胃癌血清学诊断的阳性率。建立的胃癌耐药的细胞系,观察到胃癌细胞与免疫细胞数量之间的关系,建立细胞免疫机制。利用基因重组技术研究胃癌的特异性疫苗,受到国际组织高度重视,一旦这方面研究成功,那么人们可以像预防传染病那样打一针疫苗即可预防胃癌。
他详细阐述了胃癌预防和治疗的临床经验。1、幽门螺旋菌与胃癌的关系。幽门螺旋菌是引起胃炎和胃溃疡的主要原因,但能不能引起胃癌,现在国际上还没有定论。樊代明院士做了一个试验,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了一段时间,其中清除幽门螺旋菌治疗的患胃癌的几率少,因此清除幽门螺旋菌对胃癌有所裨益。但也不能说有了幽门螺旋菌就一定要患胃癌,应该是有幽门螺旋菌感染,再加上有胃癌易感基因,才能共同形成胃癌。2、发现MG7抗原阳性的患者容易罹患胃癌。3、阿司匹林有预防胃癌和肠癌的作用,百年神药二甲双胍也有此作用。4、切除肿瘤后找到和朊蛋白结合的药物能提高化疗的治疗效果。樊院士中肯的建议:1、定期检测 M G7,这是一种血清学检查技术,可以查出MG7阳性的高危人群。2、定期接受胃镜检查,必要时做活检,已确定早期胃癌。3、应该幽门螺旋菌清除治疗。目前这方面的技术已经成熟,虽然发现四联疗法有耐药性。近来发现大剂量的阿莫西林配艾司奥美拉唑口服半个月,清除率98%以上。
胃癌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早期发现,早期的胃癌经过手术和化疗,一般都能达到治愈的目的,胃癌预防比治疗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