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脐里又黑又臭的泥是什么?能用手抠掉吗?多年的疑问终于有答案

2022年07月08日10:19:22 健康 1206

肚脐被称为“生命之门”,直径仅1~2cm。肚脐皮肤非常薄弱,屏障功能差,风寒邪易入侵,所以应格外保护好肚脐。人们洗澡时会发现肚脐眼中有泥,多次用水冲洗也无济于事,同时也会散发出臭味,总是不由自主地用手抠出肚脐眼中的泥,又担心会影响身体健康,那肚脐中又黑又臭的泥是什么,能不能用手抠掉呢。

肚脐里又黑又臭的泥是什么?能用手抠掉吗?多年的疑问终于有答案 - 天天要闻

肚脐中又黑又臭的泥是什么?

肚脐中又臭又黑的泥是皮肤代谢产物和脱落的角质层。由于肚脐呈现凹陷状,又有太多褶皱,易积聚细菌、灰尘和螨虫。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季,皮肤表面的污垢可跟随着汗液流入肚脐眼,久而久之产生又黑又臭的泥。

肚脐中又黑又臭的泥能不能抠掉?

肯定地说,不能用手抠肚脐。因为肚脐处肌肉组织薄弱,又分布着大量毛细血管、神经虫以及神经末梢,非常敏感。用指甲抠肚脐时极有可能把皮肤抠破,促使肚脐中的细菌跟随着血液循环,轻则造成局部炎症和流出大量脓性分泌物,局部发红且散发出臭味;重则可造成感染扩散,造成腹壁感染和脓肿,严重时可导致腹膜炎和败血症等。

肚脐里又黑又臭的泥是什么?能用手抠掉吗?多年的疑问终于有答案 - 天天要闻

如何正确清理肚脐中的黑臭泥?

1、温水清洗

每次洗澡时先把双手清洗干净,手慢慢地在肚脐处打圈,再用温水清洗污垢。不过,不能用沐浴露或肥皂,以免其中的成分在肚脐中残留,进而导致污垢增加。

2、用棉签

用一次性棉签蘸取少量花生油或是橄榄油等,直接涂抹在肚脐处,等黑泥软化之后,再用干净的棉签轻轻的擦拭。值得注意的是,一个月最多能清洗肚脐2~3次,不能太频繁。

肚脐里又黑又臭的泥是什么?能用手抠掉吗?多年的疑问终于有答案 - 天天要闻

如何保护肚脐?

1、防止受寒

由于肚脐皮肤非常薄弱,屏障功能差,所以应做好局部保暖,晚上睡觉时盖好小腹部,拒绝穿露肚脐装或低腰裤,即使夏天也是如此,避免肚脐处受凉而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

2、不能装扮肚脐

肚脐处比较特殊,因此不能在肚脐处镶钻或打环;也不能在肚脐处贴图饰,不然会造成局部皮肤过敏,也有可能让有害物质经肚脐处皮肤渗入。

3、按摩腹部

左右手相叠在一起,手掌放在肚子上,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方向按揉,此方法能刺激直肠神经,利于粪便排出,从而缓解便秘症状;也可以揉腹侧,具体的方法是:利用手掌大鱼际侧面,沿着乳根不停的摩擦,适当的增加速度,一直让局部发热为止,然后再按揉腹部两侧,坚持下去能起到健脾理气功效,同时也能疏肝解郁,帮助调和肝胆以及脾胃

肚脐里又黑又臭的泥是什么?能用手抠掉吗?多年的疑问终于有答案 - 天天要闻

家医君寄语

总而言之,无论是儿童还是大人都要好好呵护肚脐处和周围,不可随意用手抠,以免导致炎症或感染扩散。值得一提的是,肚脐周围有按压疼痛,有可能是胃肠道功能问题或其他脏腑病变,还需及早就医,以免延误最佳的治疗。


家庭医生在线专稿,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社保卡使用遇到问题怎么办?指南来了 - 天天要闻

社保卡使用遇到问题怎么办?指南来了

社会保障卡是国家民生服务的基础性载体用卡遇到问题怎么办?指南来啦!快收好1实体社保卡补换卡后电子社保卡要重新申领吗?实体社保卡进行补换时原卡将进行注销电子社保卡中与个人业务相关的服务将不可使用领用新补换的社保卡后电子社保卡即可恢复正常使用,无需重新申领。2社保卡状态显示封存,怎么办?如果社保卡状态为封...
哈佛研究:若是确诊了荨麻疹,这7物马上停止食用,别害了自己 - 天天要闻

哈佛研究:若是确诊了荨麻疹,这7物马上停止食用,别害了自己

荨麻疹这东西,一旦确诊,它带来的不止是皮肤上的红肿瘙痒,更像是一场身体内部的“误会大爆发”。很多人一开始只是觉得皮肤过敏了,吃颗抗过敏药就万事大吉,结果反复发作,越拖越严重。荨麻疹看似只是皮肤问题,背后牵扯的是免疫系统、消化系统、甚至可能是
惠州六院荣获“破伤风防治规范急诊”称号 - 天天要闻

惠州六院荣获“破伤风防治规范急诊”称号

南都讯 记者黎秀敏 6 月 28 日,在急诊专科医联体、北京急诊医学学会等多单位联合主办的 2025 年急诊外科分会年会上,惠州市第六人民医院凭借在破伤风防治工作中的突出表现,荣获 “破伤风防治规范急诊” 称号,成为淡澳地区唯一一家获此荣誉的医院。此前,为进一步提升非新生儿破伤风诊疗规范,为患者提供更科学高效的预防...
越来越多的人查出糖尿病!医生劝告:罪魁祸首已揪出,5物少吃 - 天天要闻

越来越多的人查出糖尿病!医生劝告:罪魁祸首已揪出,5物少吃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识,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我也没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