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1/4的孩子抑郁,导致厌学,家长预防牢记“5不要”

文|莹妈

《人民日报》公布我国青少年抑郁检出率高达24.6%,也就是1/4的孩子是有抑郁的。

抑郁的孩子最常见的是觉得生活没有意义,这些孩子是不愿意上学的,甚至休学在家摆烂,每天昼夜不分地玩手机的,现在连饭都不吃的,这会让家长非常的焦虑。有些孩子即使上学也是被父母逼着去的,也不能好好的学习!

也就是我们在小时候把孩子带好了,注重好孩子的心理健康了,那么就可以大大地避免和预防孩子成年后的各种心理问题。

莹妈以前在学心理学的时候,老师也经常提到:成年后的心理问题,都能在三岁之前找到根源!

所以身为父母不仅仅要给孩子吃好喝好,更重要的是要注重孩子的心理健康,孩子心理健康,成年之后才有更少的问题。

要想避免孩子抑郁症,家长养育牢记“五不要”

第一个:不要仓促地要孩子

比如说有一些夫妻两个人感情已经出了问题,但是却想着要不然我们生个孩子,要个孩子我们的关系就缓解了。

事实上,孩子并不是救世主,万一两个人感情本来就有问题了,再怀上孩子对孩子来说是非常不公平的,甚至可能怀孕的时候还要想着打掉孩子,虽然胎儿他还没有出生,但是他已经慢慢的有了自己的想法和意识,如果在胎儿期就被父母想过要打掉的孩子,其实更加容易出现心理的问题!

第二个:没有特殊情况,不要随意的剖腹产

因为顺产对于孩子皮肤的挤压是有非常大的帮助的,能让孩子获得安全感,这样的安全感对于孩子来说也是非常弥足珍贵的。

如果是剖腹产的话,在后期我们更要多给孩子抚触,多抱抱孩子,补充孩子的安全感,所以可以的话,妈妈最好是顺产,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都有帮助。

第三个:三岁前不要经常更换抚养人

记得以前认识一个美国国籍的小女孩,在中国上幼儿园上学,她的妈妈在美国生了三个孩子,把三个孩子都送回中国上幼儿园。

主要是因为妈妈在美国生了三个孩子,每个月每个孩子都有一定的补助,而三个孩子的补助要比她自己上班的钱还要多,把孩子送回中国来抚养,这就大大地减轻了经济的压力。

其实美国有这样的措施,主要是因为他们希望妈妈在孩子出生期间能够专注地照顾孩子,给予孩子更好的照顾,让孩子更有安全感!

如果妈妈实在没有时间照顾孩子的话,在三岁前最好是固定有一个人抚养,因为每个人抚养的方式是不太一样的,所以固定抚养人能让孩子更容易有安全感,而且这个抚养人对孩子是真的喜欢真的爱,这就能让孩子在童年时期拥有足够的安全感,有助于孩子心理更健康。

第四个:再哭我就不要你了

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就会用威胁的手段,比如说孩子出去外面玩的时候哭闹着不愿意离开,妈妈就下狠心地说:“你再哭,我就不要你了”,这样的一个威胁方式就是在破坏孩子的安全感。

第五个:哭的时候不抱

国外有个心理学家叫华生,他当年就提倡孩子哭的时候不抱不哭才抱,这就是著名的“哭声免疫法”,但其实对孩子的心理来说是极大的创伤,所以孩子在小的时候一定要多抱抱孩子,当孩子哭的时候就代表着需要妈妈,这时候妈妈及时的回应,及时的出现,给予孩子一个拥抱,对于孩子心理来说就是最大的安慰。

其实孩子在小的时候给孩子建立好安全感,让孩子知道我的父母是爱我的,这个世界最安全的,即使我在外面受伤了,我的爸爸妈妈依然站在后面,我有一个幸福的港湾。

所以孩子只是在外面经受风吹雨打,他也能有信心也有能力去应对,这样的孩子心理才能更健康,作为父母一定要在孩子小的时候给予孩子足够的爱,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满足孩子的需求,这样才能让孩子更有安全感。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权立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