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楼大厦,立足于基,根基若空,危在旦夕。养育子女,切不可在其人生初期“偷工减料”。
抄书打卡第83天,今天继续读到李玫瑾老师的《心理抚养》第三章“心理发展有迹可循”的相关知识,以下是今天摘抄的内容。
心理发展具有不可逆性,这种特性决定了心理发展在延伸和递进的过程中,若缺少某个环节或某个台阶,就会出现缺陷且终身难以弥补。
李玫瑾老师把人的心理发展划分为四个重要台阶。这就是人从出生时的“自然人”,通过抚养,教养和培养,逐渐变成一个“社会人”的过程。
情感需要抚养。这是心理发展的第一个台阶,主要由家中的哺乳者来完成。情感抚养是在孩子还不能自主行动的情况下发出,每一次呼喊时,抚养人能及时回应并照顾到位。
当情感抚养到位时,孩子就会记住抚养人的气味,声音和相貌,持续四个月到半年,孩子就会出现人生的第一份情感—依恋。
性格需要教养。这是心理发展的第二个台阶,主要由孩子所依恋的人在家庭生活中完成。0至3岁主要是情感抚养,抚养人要用全部的爱去耐心呵护和帮助孩子。
孩子一旦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成为有教养的人,孩子日后就比较容易融入群体和社会。
能力需要培养。这是心理发展的第三个台阶,主要由不同层级学校的老师通过教育活动来完成。
个人的刻苦努力是一个非常艰辛的过程,有良好的性格教养作为基础,会顺利得多,否则容易半途而废。
自我需要修养。这是心理发展的第四个台阶,由独立进入社会生活的个体自己来完成,在前三个台阶的基础上,一个人自我的修为会决定人生的高度。
如何让自己不断进步呢?正如古代圣贤所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成熟的人可将社会生活中好的人物作为自己的榜样,或者通过阅读把好书作为心灵导师,活到老,学到老,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
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留言讨论。
——————————————————————
关注人生冷暖,拥抱幸福生活。我是秋实99,每天学习多一点,提升自己,快乐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