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不焦虑

以下内容来自«黄仕明心理»的短视频号:

“常常焦虑的人,往往是远离自己的人。

他们往往把目光过度地交给他人。比如把注意力过度地放在孩子身上的父母;把过多的目光放在伴侣身上,放在同事身上。


尝试用意识的头脑去控制外在无常的变化,那么焦虑就产生了。


远离自己的身体中心,过度地往外衍生,把自己交出去了。于是焦虑就产生了。


所有焦虑就是一个信息,你需要回归自己多一点。你需要把过度投向他人的注意力收回来一些了。

那么要如何回归自己呢,在这里我会问一个问题,假如你不把自己全部地交给他人,你最担心的是什么呢?


在这里感受一下,那一个答案是什么呢?


也许是担心别人不喜欢我,担心别人认为我没有能力,没有价值。


觉察这些声音在身体里哪一个地方你最容易感受到它呢?


也许是在心的位置,也许是在丹田的位置,然后把连接带到那个脆弱的地方。跟它说:我看到你了。现在我在我的身体里给你一个家。给你一个安身之地。


一旦当我们回归自己,从我们的身体中心里,进入到这个世界上,进入到关系里,那么我们就不会把自己过度的延申,全部交出去了。


过度往外延申,就会带来焦虑。

往内过度收缩,就会变成抑郁。


所以我们需要在自我和世界之间,找到一个甜蜜的平衡。连接自己,进入世界。”

以上这段话,让我很有感触。我是那个常常把自己交出去,而不自知的人。当把自己交出去,又没能得到理想的回报后,那种后悔,那种心理不平衡,那种咬牙切齿,也是经常发生的。


“假如你不把自己全部地交给他人,你最担心的是什么呢?”


我对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如果我只拿不给的话,我不如死了算了。我只能付出,不能索取。我社恐是因为,我不想再多付出了。


在本质上,我和我父亲一样,赤条条来,赤条条去。我和这个世界互不相欠。我享受给,但是我没办法拿。


我享受做一个牺牲者。我无法做一个获取者。

即使面对如此强大的对象,我依然,卯足我所有的力气,我要去给。只要我有一口气在,我都要做那个付出的人。


所以表面上我很不满,我父母什么都不能为我做。但同时我又觉得很轻松,不需要对他们特别感激。


同时我在面对我老公也是一样,我为什么在我老公身边感受到放松,就是因为,他不掌握我的生死。


但是在我的上司面前,我就很拘谨,因为我的上司能决定我的命运,在某种程度上。


现在来说,我虽然不觉得,我面对比自己强大得多的人,还要努力去给,是一个健康的想法。


但是为了报答别人而努力工作,并不是一件坏事。也算是一个动力源泉吧。加油吧,少年!

喜欢的话,点个关注再走吧[赞]

本文由“与时聚进”原创,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否则将被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