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的心理问卷,可以“诊断”精神心理疾病吗?


焦虑有害无利?

洁癖就是强迫症

经常表扬孩子聪明能培养其自信心?

网上的心理问卷可诊断精神心理疾病?

......



10月10日

是2022年世界精神卫生日

精神卫生专家为大家解答

最常见的心理健康知识

(文末附广东省心理援助热线)



▍指导专家

贾福军 广东省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广东省人民医院精神卫生研究所所长


☞ 洁癖就是强迫症?

强迫症的特征是强迫观念,强迫行为或者两者兼有。

• 强迫观念是反复出现,持续的,激发焦虑的侵入性的念头、画面或冲动。

• 强迫行为是患者感到被驱使而反复执行的特定行为或仪式行为,以减轻或预防由强迫观念产生的焦虑。


尽管有些人经常做某些重复行为,但是判断是否强迫行为通常取决于社会功能和感受性的影响。如果洁癖只是本人比较爱干净,有时不清洁也不会产生焦虑痛苦情绪,并且清洁的观念和行为在自己能够控制的范围内,持续时间短,不会影响其正常的社会功能,那就不是强迫症。



☞ 焦虑是有害无利吗?

焦虑是一种内心紧张不安,预感到似乎将要发生某种不利情况而又难以应付的不愉快情绪体验。那焦虑是一种不好的情绪吗?其实,情绪本身不分对错。


适度的焦虑具有积极意义,能充分地调动身体的各项机能,提高反应速度和警觉性。生活中的压力无法避免,每个人都具备学习与成长的能力,并在一次次的经历中逐渐成为最好的自己。



☞ 要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能经常表扬孩子聪明吗?

经常使用“笨”和“聪明”,有可能成为孩子身上的标签,让他们误以为考试是为了展示自己聪明,这一目的可能会影响考试的心态,如果我考不好,就代表我不是聪明的。


这种情况下,学习是为了做给别人看或向别人证明自己的能力,他们常常会使用一些投机取巧的方法来证明自己


如果在考试中很难获胜,那他们可能会采取避免失败的策略,如考试来临前疯狂玩游戏而非去学习,以此想告诉他人,失败是因为他们不屑做罢了。与“努力复习却失败了”相比,因“不复习而失败”更能自我安慰,忽悠别人。




☞ 网上的心理问卷,可以诊断精神心理疾病?

“测一测你的抑郁程度”,“性格测试”,“测试你的人际关系”,“测试你是哪种气质类型”......网上的心理问卷,可以诊断精神心理疾病?


但事实上,是否有精神心理疾病,不是靠网上的问卷测出来的,而是由专业人员诊断的。心理疾病的诊断需要精神科医生等专业人员收集各种信息做出诊断。


心理测验的结果对诊断个体心理健康水平具有辅助作用,可以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人的心理活动是复杂的,无法单凭一个心理测验结果就下定论,心理测验是一种工具,服务于诊断,临床诊断需要综合其他评估信息才能做出。




☞ 精神心理疾病服药好转后,可以自行减药吗?

精神心理疾病患者因反复自行减药或停药导致病情复发的情况,许多临床医生在临床工作中也经常观察到,并被形象地概括为“吃三堑不长一智”


具体而言,就是许多病人在首次或多次治疗后,在病情有明显改善或接近痊愈时,往往自作主张,减药或者停药,病情迅速发生恶化或复发,以致不得不重新治疗。


此前的治疗未达到痊愈疗效,这就使重新治疗的难度大了许多。我们一定要坚持一个治疗原则——遵从医嘱,全程治疗。




☞ 微笑抑郁症,也应重视!

陈女士的丈夫生前是一个温柔善良、热心、工作能力强的人,身边的人对其评价都不错。一个看起来家庭幸福、工作顺利的人却在一个夜深人静的夜晚从顶楼一跃而下。


在他去世后,他收起的精神科病历单及他手机中写满他内心煎熬的备忘录才被发现:原来这个平时笑脸迎人的男人背负了那么多的痛苦和压力。他的笑容只是由于工作需要,这种“微笑”并不是发自内心,而是一种负担,久而久之成为情绪的抑郁。


有时候一个人是否患有精神障碍,是很难看出来的。很多患有精神疾病的人会用一层微笑和乐观掩盖自己,他们可以正常地社交、工作,但并不代表他们是真正的快乐。


如有心理困惑

或感到焦虑、抑郁

可拨打以下热线

↓↓

参考文献:

1.陈祉妍,王雅芯,明志君,等.《日常生活心理健康50问》,商务印书馆,2021.





编辑 | 周艳梅 责编 | 张秀丽

通讯员 | 粤卫信

广东卫生在线全媒体团队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