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点开!“假期综合征”自愈指南在这里→

国庆假期后的第一个工作日

干(wú)劲(jīng) 满(dá)满(cǎi)

快乐的时光

总是溜得特别快

据说

未来几天

很多小伙伴都有以下症状

↓↓↓

疲倦、失眠、昏昏欲睡

胃口欠佳、难以集中精神

肌肉酸痛、心跳过快

甚至还焦虑、空虚、易发怒

伴随着国庆假期的离去

各种各样的“节后综合征”

也随之而来

什么是“假期综合征”?

“假期综合征”

又名“节后综合征”

是人们在节假日之后

出现的各种生理或心理表现

例如在节后的几天里

感觉厌倦,提不起精神

上班和学习效率低

甚至有不明原因的恶心

神经衰弱等

那么

导致“假期综合征”的

“元凶”是什么?

长假期间很多人容易

忘记平时对自己的约束

节假日期间无节律的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都会导致“假期综合征”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韩宁

其实我们平时也会有这样的经验,因为白天工作很累,晚上控制不住地要熬夜,结果第二天感觉损耗严重,感觉很累。平时这样,国庆长假也忍不住这样。一个假期过后,没有得到真正的休息,这种损耗性休息,会让你越休息越累。

少部分人的“假期综合征”

不光发生在假期快结束时

也会出现在假期开始后的两三天

称为“假期前综合征”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韩宁

尤其是平时处在高强度工作、学习中的人,假期的来临,一下子让自己放松下来,对已经形成的生活、工作、学习习惯是一种打破。会出现心理失衡,这个过程也会诱发身心疾病,这也是为什么有人一放假就会生病的原因。

假期对大多数人来讲

是用来调节

生活、工作、学习节奏的时期

也是相对放松的

在这个状态下

大多数人会将节奏调慢

享受假期

但也有少部分人

会有报复性放纵

而这两类行为产生的

“假期综合征”是不一样的

调慢节奏的人

调慢节奏的人会对假期过后马上面临的工作日产生担忧,担心自己的状态调整不过来。

因为在假期中已经适应了慢节奏生活,或者已经适应了时间由自我支配,而工作日的到来,就意味着所有的节奏都得按照规定的时间来,还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工作。这些规定就像一个枷锁,会让他们产生焦虑,对失去自由产生担忧。

报复性放纵的人

这类型的人其实没有得到身心放松,甚者还会出现身心俱疲的现象,对假期过后的工作日是恐惧的。担心自己的状态不能适应,害怕在工作学习中出错,会想象错误,还会放大错误,觉得会有很多问题在等着自己,形成了对未来的恐惧。

所以在节假日期间

过度疲劳

过度放松、暴饮暴食等

会引起身体各方面的疾病

比如不明原因的恶心、眩晕

肠道反应、神经性厌食

焦虑、神经衰弱等

因此

”假期综合征“

它既是心理疾病

也是身体疾病

厦门市中医院急诊部主任

主任医师孙斐予

节假日期间,许多人会因为饮食作息不按节律、暴饮暴食、不注意饮食卫生等问题导致急性胃肠炎、急性胆囊炎胆石症、消化道出血等疾病,每年十一假期这类型的病人较多,而且处于长夏之末、秋味已浓的季节,呼吸道疾病患者增多,尤其是老人家和儿童。

据了解

节后厦门很多医院迎来就诊高峰

医生建议

如果是小病的话

可以选择社区医院就诊

对于“节后综合征”

有些是可以“自愈”的

接下来小编就给你支支招

让你

和“节后综合征”说拜拜!

和愉快的工作生活说嗨嗨!

1、心理调整

与家人朋友聊聊天,花点时间整理房间,转移焦虑情绪。提前制定好工作计划,区分轻重缓急,心中有数方能忙而不乱。

2、饮食清淡

三餐定时定量,清淡饮食,拒绝暴饮暴食,减轻肠胃负担。注意食品安全,不生食、半生食海鲜、肉类及禽蛋类。多喝白开水、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3、积极运动

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可以缓解压力、使人精神放松,获得生理和心理满足感。因此,远离“葛优躺”,去户外跑跑、走走、跳跳,拥抱阳光的同时出出汗吧。

4、做好防护

牢记防疫“三件套”。开工前准备好口罩、免洗手消毒剂等物品,做好健康监测,咳嗽发热不要忍,戴上口罩及时就医。

5、充足睡眠

入睡前不要让大脑过度兴奋,将手机放到不容易拿到的地方,关闭信息提醒功能,保证7-8小时睡眠。

小窍门:睡前洗个热水澡或者用热水泡脚有助于入眠。

相信看完这些破解法宝的你

一定能够战胜“节后综合征”

让我们一起努力地工作

愉快地迎接

下一个小长假吧

部分内容整理自:看厦门app

通讯员:江昌铭

厦门广电集团广播中心i听厦门广播

厦门综合广播记者:俞林榕

微信编辑:陈虹

责编:林军 陈国胜

编审:张瑶

昵称

微信号

昵称

微信号

厦门广电

xmgd2015

i听厦门广播

itingxm

移动电视

xmdstydds

厦门卫视

xmstar2005

i听厦门广播版权所有,转载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