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家庭教育中未成年人的主要心理需求(7)

9,爱——是只有地球生命进化到高级阶段才具有的高级心理机能。

因此,爱的出现必然有利于生命更好地完成自身的三大天命。

对于人来说,爱的心理机能较其它动物更为高级。

爱与不爱,都是人的心理本能;爱与被爱,都是人的基本心理需要。

“爱”的机能既然被进化出来,就有其必要性。

而既有其必要性,如若缺失或满足不当,则必然会对人的生命产生不良的影响。

在成长过程中于“被爱”方面出现问题的孩子,往往成年后都会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因为没有体会过被爱的感觉,而不会爱,也不会表达爱的现象。

这无疑会阻碍其形成较好的人际关系,进而阻碍其获得人生成功与幸福;这也无疑是一个非常令人惋惜的人生局面。

爱,不仅不能缺失,而且需要正确的表达,以及适时适度地满足。

当孩子被尊重、关注、理解、包容和支持时,就是抚养人对其爱的正确表达与体现。

然而,爱并不等于上述心理需要被满足之和——“爱”还会以其它的方式出现,比如“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和“恨铁不成钢”,以及无原则地溺爱、娇惯、欣赏、容忍、纵容等。

没有爱,人类就难以生存和繁衍,也更难以进化。

但错爱,也毁掉了很多人的人生——很多人生的悲剧都源于不懂爱、不会爱或不能正确表达爱。

所以,爱要知其性,爱要有原则

无理性、无原则的爱,是低级的爱,是糊涂的爱。

真正的爱,始终是以为了孩子能够独立生存下去,且具备能够活得越来越好的能力为目的,而不是只顾孩子眼前是否舒适快乐,或只考虑其将来能否谋得一个好的职业。

只着眼于孩子未来和前途,而不顾其当前感受去一味苛求他们,当然也同样是愚蠢的爱。

很多“好苗苗”最终都毁在“苛责”的父母手中,而这些父母却浑然不觉。

有些父母还为了开脱自己,而把责任推到了孩子身上,说是孩子自己不争气。

试问,你没把他培养成争气的孩子,让他怎么争气?

你把原本想争气的孩子整得没了脾气,让他怎么争气?

可见,爱也非常需要会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