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聊聊精神分析疗法(十二)——对认识领悟疗法的分析与看法

上一篇我们聊了一起聊聊精神分析疗法(十一)——中国的认识领悟疗法

由于作者本人主修RET,所以对精神分析以及认识领悟疗法肯定存在许多认识不到位的地方,所以今天这篇分析和看法,完全是个人观点,不足之处也欢迎大家指出,一起沟通讨论,共同进步。

对认识领悟疗法的分析与看法

关于认识领悟疗法与精神分析的异同,我个人是这么理解的。

认识领悟疗法:

1、承认人有无意识的心理活动,承认人的一些活动可以在意识以外进行,自己不能理解这些活动的原因,尤其是病态的行为。

2、承认人格结构论,承认人们不自觉地使用心理防御机制来解除或减轻自己的心理冲突和烦恼,包括病态的恐惧。

3、承认神经症病人患病后有两级获益,尤其是外部获益,给治疗这类疾病造成困难。

4、承认幼年期的生活经历,尤其是创伤性体验,对人个性形成的影响,并可成为成年后心理疾病的根源。但不同意俄狄浦斯情结是人的普遍特性,也不同意把各种心理疾病的根源都归之于幼年性心理的症结。

5、同意精神分析的观点,认为各种神经症病人的焦虑都有其幼年期的焦虑的前例,这是成年焦虑的根源。认为强迫症和恐怖症的症状即是过去或幼年期的恐惧在成年人心理上的再现。

6、弗洛伊德认为性变态是幼儿性欲的直接表现,是成人的一种非常态的性满足。认为这有一定道理,性变态是成年人用幼年的性取乐方式来解决成年人的性欲或解除成年人的苦闷的表现,是本人意识不到的。

7、用病人易理解的符合其生活经验的解释使之理解、认识并相信其症状和病态行为的幼稚性、荒谬性、不合成人逻辑的特点,使之达到真正的领悟,从而使症状消失。

从上述归纳来看,认识领悟的观点与精神分析的观点有许多接近和一致之处。如认为病态的行为是无意识的心理活动所造成的,认为病态的恐惧是心理防御机制的表现,承认幼年的创伤体验有可能成为成年后心理疾病的根源等。

与此同时,二者观点又有相异之处。认识领悟疗法认为“象征性”与病人症状的不相吻合,是牵强附会之说,“情结”亦不能说明问题以及认为“领悟”是咨询师强加给病人的等等。而病人所能领悟的内容与咨询师的观点有密切关系,咨询师的解释更为重要,解释是进行心理咨询和治疗的武器。

而从这一点展开来看,其工作重心都集中在病人的意识领域,无意识领域中的工作他已全然置之一旁。他不在无意识领域中寻找“情结”,不让病人挖掘其早期生活经历。而是在引导病人改变信念,更为正确地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行为。使病人认知发生转变,认识到以前的恐惧、焦虑之无意义,行为的可笑及不可取,认识到成人的逻辑与行为方式与儿童式的思维与表现形式之不同,并改变之,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感谢您的阅读,欢迎大家关注和点赞,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