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过半学生可解开游戏防沉迷系统,反映了什么问题?为何系统不断完善,学生总能找到“破解办法”?
据央视记者调查,部分店铺在销售租赁游戏账号过程中并不会核实买家年龄,明知买家是未成年人也不会劝阻,甚至将“无防沉迷”作为卖点之一。不少学生告诉记者,同学间往往会相互讨论寻找防沉迷系统的漏洞,从2007年防沉迷系统上线到现在,面对不断完善的系统他们总能找到解决方法。
01
管心营答复:
对于这个事情,我们认为,孩子不能玩手机的时候,家长反而要小心了。
我们管心营接到到来访者中,出现厌学症的家庭中,孩子休学在家十个有九个有所谓的网瘾问题,但是神奇的是和我们聊天的时候,孩子很少拿出手机,并没有表现出“瘾”。
我们管心营认为,孩子不是有网瘾,他只是不知道干什么,他总得找个事情干吧。
毕竟在生活中喜欢学习、热爱学习的人真的太少了。
开玩笑地说,天生就喜欢学习、自律性又高的孩子,这个概率和中彩票是差不多的。
甚至彩票的概率还更高一些,毕竟彩票可以买很多次,孩子的出生只有一次。
根据我们做咨询这么久的经验,我还真没见过那个家长靠“堵”可以解决孩子的问题。
最严重的情况,有一个家长送儿子去戒网瘾的学校,结果非但没有效果,还导致了孩子特别仇视父母,回家之后变本加厉的玩游戏。
父亲再管教他的时候,儿子直接和父亲动起手来,两个人都受伤了,还好母亲在旁边劝住了。
“我也没想到事情会变成这样,去那个地方网瘾没解决,反而学会了打架。”父亲对我们这样说,他也感觉十分后悔。
本来孩子不愿意上学,就是受不了学校里面严苛地管理,和老师发生冲突,又得不到家长的支持,一时委屈就不愿意去上学了。
结果回到家父母的态度又很恶劣,当亲子双方处于对立关系中的时候,自然孩子就不愿意听父母的。
而在戒网瘾的学校里,管理更加严格,老师和孩子的关系更加强制,发生矛盾时更加得不到父母的支持,加剧了亲子关系的对立,问题自然得不到解决。
02
我们管心营一直都认为玩游戏不是问题,问题是孩子的学习出现问题,不去写作业、不去上课等等。
主要的问题并不是玩游戏有什么问题,而是亲子关系不好。
游戏不是真正的问题,亲子关系才是问题,只是亲子在对游戏态度的分歧,把矛盾外化出来而已。
我们之前接到的来访者,没有网瘾问题也有其他的问题,比如孩子整体出去玩禁止孩子社交、孩子沉迷写小说父母把本子给撕掉、孩子喜欢二次元把手办给扔掉等等。
家长这样干了之后,孩子会变得如家长期待的一样听话吗?
没有一个孩子会屈服于家长强制管教,问题统统都变得更加严重了。
但凡是有厌学症不去上学的孩子,在玩手机,当父母断掉玩手机这条渠道之后,孩子出现强迫行为、自残行为、睡眠障碍等问题的概率直线上升,那个问题不比玩手机严重?
当然我们管心营不愿意称为孩子的问题,而是认为是孩子没办法通过手机疏导情绪之后,那么孩子就会把所有的力量来对抗父母。
也就是说,原本孩子可以通过玩手机来分散自己的精力,但是手机不能玩之后,本来就处于对抗状态的亲子关系,关系变得更加糟糕。
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又没有手机可以玩,孩子的精力就全部都放在和父母的对抗上。
而对抗的方式是多种多样,让一个人顺心很难,但是让一个人不顺心,办法有一万种。
所以,当孩子不能玩手机的时候,家长反而要小心了,因为孩子所有精力都会用在对付家长上。
您的所有转载,都会帮助到厌学症孩子,所以无需特别申请版权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