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心理:你想改掉赖床的坏习惯吗(3)

每天早晨你是如何起床的呢,如果你需要靠闹钟叫醒,回想一下每天闹钟响起时心情是什么,随着刺耳的铃声传入耳中,你在心慌中醒来,情绪强烈被悬空起来,还没睡醒呢,这烦人的铃声就响了,你是不是会起身关掉闹钟再回被窝睡一会呢。

1、自我知觉理论

自我知觉理论是由D.J.比姆(D.J.Bem)在1972年提出,主要阐释行为是否影响态度。当问一个人关于某事物的态度时,个体首先回忆他们与这种事物有关的行为,然后根据过去的行为推断出对该事物的态度。

通俗地讲,自我知觉理论认为,不是态度决定行为,而是行为决定了态度,在外界不存在压力时,行为是态度的真实表达。

2、从改变行为开始

人们定闹钟是为了提醒起床,可是在闹钟响起后,选择的不是起床而是关掉闹钟继续睡一会,这一行为推测出我们不想起床的态度,进而在心理上产生继续睡觉的想法,比如有健康宣传早上醒来后不能立刻起身,多睡一会上班工作时会精力更好,昨天晚上睡得有点晚了等等一堆理由,赖床不起的习惯也就一天一天地延续着。

如果你想改掉赖床的坏习惯,试试先从改变行为开始。早上闹钟响起后,你起身关掉闹钟后,不要躺回床上去,拉开窗帘,直接找衣服穿好,走出卧室,开始忙碌起来吧。当你从容地吃过营养早餐,打扮得体地走出家门,开启一天新的学习工作时,你会体验到早起三光,晚起三慌的不同状态,是不是要感谢早起的自己呢,可以给自己一个小小的奖励哦。

美国心理学之父威廉.詹姆斯说过:“以行动播种,收获的是习惯;以习惯播种,收获的是性格;以性格播种,收获的是命运。”

通过对自己的行为来反思自己对人对事的态度,如果你想减肥,观察一下你的行动与目标是否一致;如果你想读书,看看你家里的书打开过几本。跟我们早上闹钟响起不想起床一样,我们是不是要在行动上先有所改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