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方式治疗创伤相关障碍 | 观影《特别响,非常近》

2023年02月15日19:26:04 心理 1650
5个方式治疗创伤相关障碍 | 观影《特别响,非常近》 - 天天要闻

学长学姐说

这里是“学长学姐说”栏目。

在这里可以看到简单心理Uni的学长学姐们在学习心理咨询道路上的思考与感悟。

天悦是“简单心理Uni·Seed”课程第29期的学员,

Seed是一套让你系统专业地学习心理咨询的课程,我们邀请了8位心理咨询专业课程和实战经验双一流的老师,以视频课程的形式,用6个月的时间,为你种下一颗无限可能的种子。

今天分享的文章是天悦同学通过所学知识,对电影《特别响,非常近》主人公的创伤相关障碍进行的解析。

电影《特别响,非常近》讲述了911事件给纽约一个普通家庭带来的影响,父亲的意外丧生给男孩Oskar留下了深刻的阴影。

偶然间,他发现了家中一封写着“Black”的信封和一把钥匙,他以为这是父亲留给他的线索,为了“留住”父亲,他开始在整座城市寻找姓Black的人......

5个方式治疗创伤相关障碍 | 观影《特别响,非常近》 - 天天要闻

图/《特别响,非常近》

5个方式治疗创伤相关障碍 | 观影《特别响,非常近》 - 天天要闻

创伤相关障碍的临床表现

电影的时间线可大致分为911事件发生后的短期内,与911事件发生后一年,在这两个时间段内,Oskar和他的母亲的部分表现符合创伤相关障碍的诊断标准。

创伤相关障碍包括急性应激障碍(ASD)、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两者的症状表现相差不大,DSM(《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对两者的区分主要在于:ASD症状在创伤事件后3天至一个月内出现,而PTSD症状已持续至少一个月,病程更长。

5个方式治疗创伤相关障碍 | 观影《特别响,非常近》 - 天天要闻

图/《特别响,非常近》

以下是电影中Oskar在父亲去世后的具体表现及对应的诊断标准。

场景/情节

对应的诊断标准

Oskar的父亲在911事件中丧生,且Oskar看到、听到、接触到了大量和911相关的新闻

A. 个体曾面临创伤事件

Oskar耳边时常响起911当日父亲语音留言的内容、语音留言背景里的哭声、玻璃声和飞机声

B. 侵入性症状:反复出现的、不由自主的、侵入性的关于创伤的痛苦回忆

当Oskar躲在浴室,听到母亲在门外喊他时,他感受到声音被放大、世界被扭曲

B. 侵入性症状:解离反应,有现实解体症状, 持续或反复体验到环境的不真实感,就像创伤再次发生了一样


父亲去世后一年内,Oskar都不敢打开父亲的衣橱

C. 回避症状:回避外在的创伤唤醒源


Oskar害怕公共交通、电梯、飞机、高楼、大桥、噪音等一系列可能让他想到911事件的东西

B. 侵入性症状:对创伤唤醒源表现出强烈、持久的痛苦或生理反应;

C. 回避症状:回避外在的创伤唤醒源

5个方式治疗创伤相关障碍 | 观影《特别响,非常近》 - 天天要闻

图/《特别响,非常近》

电影站在小男孩Oskar的视角,对他母亲的表现着墨不多,但显然,他母亲也遭受了失去丈夫的重大创伤,在处理自身情绪的同时,她还要关心照顾儿子的心理状态,可以想象她承担了许许多多的压力和创伤。

5个方式治疗创伤相关障碍 | 观影《特别响,非常近》 - 天天要闻

图/《特别响,非常近》

场景/情节

对应的诊断标准

911事件当日,父亲给家里打来第六个、 也是最后一个电话时,Oskar已经到家,但不敢接听,Oskar在之后一年始终为此自责

D. 认知和心境的消极变化:由于对创伤性事件的原因或结果持续性的认知扭曲,导致个体过 度责备自己

911事件发生后的短期内,Oskar和他的母亲常常躺在床上一动不动、不断流泪

D. 认知和心境的消极变化:弥散的消极情绪状态;持续地无法体验到积极情绪

Oskar和母亲大声吵架、咒骂门卫

E. 唤起或反应性的变化:易激惹、急躁或攻击性行为

Oskar不断掐自己的身体,身上留有大大小小的自伤痕迹

E. 唤起或反应性的变化:鲁莽或自我毁灭的行为


5个方式治疗创伤相关障碍 | 观影《特别响,非常近》 - 天天要闻

图/《特别响,非常近》


5个方式治疗创伤相关障碍 | 观影《特别响,非常近》 - 天天要闻

创伤相关障碍的预防和治疗


在我看来,除非一个人能100%保证一生中不经历任何创伤事件,否则创伤相关障碍无法预防或彻底避免。

根据素质-应激模型(diathesis-stress model), 人们无法控制应激事件的发生,但基因、神经和心理社会等方面的保护性因素可以降低心理障碍的易感性。

对于创伤相关障碍,典型的保护性因素包括海马体的低活动、创伤事件发生的当下较少的解离反应、高智商、高社会支持等。

“受过创伤的人都是在人际关系中修复的”,在电影《特别响,非常近》里也可以看到,男孩Oskar的母亲、爷爷、奶奶对他的陪伴和支持、Oskar找到的几百个姓Black的人对Oskar行为的理解和保护都是他后来逐渐走出阴影的原因。

5个方式治疗创伤相关障碍 | 观影《特别响,非常近》 - 天天要闻

图/《特别响,非常近》

针对创伤相关障碍的治疗,ASD症状可以被视为短期内对重大创伤的普遍、正常反应,而它也能够预测——人们在事件发生后的2年内具有更高的PTSD患病率。

而对于更为慢性和长期的PTSD,目前的治疗方法主要为生物治疗和心理治疗配合使用。

1. 生物治疗

许多PTSD患者有重度抑郁障碍,因此抗抑郁药可被用来治疗PTSD,但需关注两个问题:

一是药物一旦停止使用,症状很可能复发;

二是药物的作用原理是通过阻断患者体内的化学平衡系统,缓解不舒服的生理感受,调整患者体会和感受痛苦的能力,即让患者变得更加“钝感”,然而患者在失去对痛苦的感受力的同时,感受快乐的能力也减弱了,这真的是治疗PTSD患者的最终目的吗?

5个方式治疗创伤相关障碍 | 观影《特别响,非常近》 - 天天要闻

图/Pinterest

2. 心理治疗

(1)暴露治疗

暴露治疗是让患者重新回到创伤现场,包括想象暴露、实景暴露、虚拟现实暴露,强度依次增加。暴露的分级要非常细致,同时需结合放松训练,可用于处理恐惧和焦虑情绪。

需要注意的是,严重的PTSD患者可能因暴露治疗而二次受伤,或者在暴露治疗初期,患者的PTSD症状可能会更加强烈,治疗师必须不断确认患者的情况,不要勉强患者,必要时停止暴露。

5个方式治疗创伤相关障碍 | 观影《特别响,非常近》 - 天天要闻

图/Pinterest

(2)认知治疗

主要为治疗师针对PTSD患者负性认知的引导和纠正,实证研究支持用认知疗法来帮助遭遇过强奸和童年性虐待的受害者停止自责,实证也支持认知疗法对减轻患者内疚感的作用。

例如电影里的Oskar一直因为没有在911发生当日接起父亲的最后一个电话而责怪自己,对此,治疗师可以询问他这一负性认知的证据,也可以告诉他“这不是你的错”、“你不能为911事件的发生负责”,改变他的负性认知。

5个方式治疗创伤相关障碍 | 观影《特别响,非常近》 - 天天要闻

图/《特别响,非常近》

(3)瑜伽和正念练习

与暴露治疗相关,在面对真实或想象的危险环境或是痛苦记忆时,如果患者可以平静呼吸,并且有意识地保持身体放松,就可以达到减轻恐惧的效果。

正念和瑜伽的练习可以让交感神经系统“冷静”下来,帮助患者有意识地观察、 不带批判地容忍自己的身体反应。

尤其是在瑜伽中,肌肉状态和情绪之间的关系非常明显,越是焦虑于如何完成一个姿势,越可能会失去平衡,此时尝试改变自己的感受方式,体会“紧张——放松”的交替节奏,从而在自己的身体里感到越来越安全,减少解离、过度警觉、惊跳反应等症状。

5个方式治疗创伤相关障碍 | 观影《特别响,非常近》 - 天天要闻

图/Pinterest

(4)艺术治疗

虽然把创伤经历语言化、心智化有缓解痛苦的效果,但经历重大创伤事件后,人们可能出现强烈的回避症状,或是缺失和创伤相关的特定记忆,或是不愿提及创伤事件。

此时,艺术治疗就可以发挥作用。

音乐、舞蹈、绘画等方式可以绕过创伤和恐惧导致的“无言”、“失语”,通过非言语性的艺术表达,让患者觉察自己的感受。戏剧治疗则通过动作和行动,直面创伤,找回身体的感受。

5个方式治疗创伤相关障碍 | 观影《特别响,非常近》 - 天天要闻

图/Pinterest

而且由于戏剧通常需要在团体内发生,为了和同伴成为真正的搭档,参与者必须学会相互信任,这对于减少PTSD常见的与环境和周边人的疏离感是很有帮助的。

简而言之,虽然创伤事件难以提前预知,但对每个个体来说,增强自己的心理韧性和复原力(resilience),可以更好地应对创伤,而对整个社会来说,妥善处理集体性创伤,为创伤相关障碍的受害者提供充分的理解和支持,也是可以努力的方向。

5个方式治疗创伤相关障碍 | 观影《特别响,非常近》 - 天天要闻

简单心理Uni Seed课程

《特别响,非常近(Extremely loud and incredibly close)》,2011年

《变态心理学(第12版)》[美]Ann M. Kring, Sheri L. Johnson, Gerald C. Davison, John M. Neale著,王建平、韩卓、符仲芳、唐淼 等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6年

《身体从未忘记——心理创伤疗愈中的大脑、心智和身体》[美]Besselvan der Kolk M.D. 著,李智 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年

好课推荐

👇

5个方式治疗创伤相关障碍 | 观影《特别响,非常近》 - 天天要闻

👇戳

心理分类资讯推荐

人的情绪为什么会突然出现 - 天天要闻

人的情绪为什么会突然出现

情绪的突然出现通常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未解决的内心创伤人们可能在过去的经历中遭受了某些创伤,这些创伤在潜意识中留下了痕迹。当遇到类似的情境或触发点时,这些潜在的创伤可能会导致情绪的突然爆发[1]。
N+1孤独症家庭康养项目启动,劝募大使发布倡导书 - 天天要闻

N+1孤独症家庭康养项目启动,劝募大使发布倡导书

第三十四次全国助残日:"N+1孤独症(农村)家庭康养项目"劝募大使董家乐发布关爱孤独症倡议书。尊敬的志愿者哥哥姐姐大家好,我叫董家乐,来自郑州四十七中。今年5月19日是第34次全国助残日,很荣幸以劝募大使身份参加本次助残日主题活动。您了解孤独症吗?
心理学专业,可没那么简单!解读心理学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 - 天天要闻

心理学专业,可没那么简单!解读心理学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

#头条创作挑战赛#孩子上大学,想学心理学专业,那你知道心理学在大学里面,到底需要学习哪些内容吗?从心理学专业毕业,未来是干什么的?以及这个专业的就业怎么样?好不好找工作?围绕这几个问题,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详细来解读下——心理学。
社会弱势群体生存现状: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发公众关注与反思 - 天天要闻

社会弱势群体生存现状: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发公众关注与反思

近日读罢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李慧子的相关采访报道,不禁对社会中的弱势群体生存状况有了深入的思考。其中涉及一名精神病患者阿华在敬老院受虐待的案例,此举引发公众强烈反响及传媒广泛关注。借由此案,我们既可洞见敬老院管理失范之现状,亦能对社会对弱势群体的态度与处理方式进行反思。
抑郁焦虑症强迫症导致人格改变,是驯化思维的结果,要学会... - 天天要闻

抑郁焦虑症强迫症导致人格改变,是驯化思维的结果,要学会...

从心理层面来说,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都会经历漫长的思维驯化过程。由此被驯化后的思维模式导致刻板的条件反射,形成行为方式跟认知方式,经年累月下沉到潜意识层面,逐步渗透并影响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对人生的态度以及对价值的取向,导致抑郁性人格跟焦虑性人格。
发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吗? - 天天要闻

发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吗?

今天,我想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告诉大家,人类的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是真实存在的,不接受任何反驳!我们知道,人的第六感是“超感官知觉”的俗称,又称“心觉”,此能力能透过正常感官之外的管道接收讯息,能预知将要发生的事情,与当事人之前的经验累积所得的推断无关。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现过“情绪劳动”吗? - 天天要闻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现过“情绪劳动”吗?

近日,#亲密关系中的情绪劳动是什么#这个网络话题,引起了很多网友关注,有网友评论说,“情绪劳动是耐心、爱心、操心的复合词,整天忙忙碌碌很辛苦,还不一定能得到对方认可”。记者注意到,这一说法得到了很多点赞认可。
艺术助我释放情绪,找回丢失的“松弛感” - 天天要闻

艺术助我释放情绪,找回丢失的“松弛感”

如今快节奏的生活、精神上的紧张和疲劳,导致我们常常忽视或压抑自己的内在情绪:压抑自我:习惯忽略自己的真正需求,而一味地取悦别人;持续焦虑:不想“内卷”,但竞争压力太大,也不敢真的放松下来;束缚心灵:身边有太多框架规则,囚禁住了那个曾经热爱探索、渴望自由的你。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 - 天天要闻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

在现代社会中,由于各种原因,夫妻分房睡的现象越来越普遍。那么,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一、孤独感增加当男人习惯了与伴侣同床共枕,突然分房睡会让他们感到孤独。在夜晚,没有伴侣的陪伴,他们可能会感到寂寞和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