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朋友亲戚阳性之后,我们多多少少都有些焦虑情绪,作为一个成年人应当明白收起情绪,解决问题才是当下应该做的,做好预防工作,未雨绸缪。万一“阳了”我们居家自愈期间需要什么物品,以及注意事项,我看了好多资料整理好了分享给我爱的及爱我的家人们。
对于选择在家隔离和康复的感染者,在保证自己能够吃好,休息好的同时,还需要学会自己监测以下指标:症状,体温,脉搏,氧饱和度。
1.工具类:体温计、抗原试剂、N95口罩、 退烧贴、冰袋、酒精、84消毒液
消毒喷枪:转阴后消毒用雾化器只是比喷壶喷出来的更均匀。
血氧仪:不是必须的,但是建议购买。(没有恶意宣传的意图,因为好多人会担心自己阳性是否加重,买一个血氧仪自己及时检测心里放心,也有助与康复)血氧浓度检测结果仅是其中一个指标,可供参考,低于90%的血氧浓度需要立马就医。若有呼吸系统疾病的 如哮喘,支气管炎患者,或有心脑血管疾病的,可以购买。
血压计:需准备的原因同上。
2.药品类:
居家时若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可用解热镇痛药,物理降温或者在医生的指导下吃一些中药、抗病毒药等。核心病机的变化是一种风热夹湿夹毒的特征,表现出来的症状可能一是发烧,热程大概是1至2天;二是咽喉疼痛、咽干;三是乏力,有些人会在发烧前或者发烧中出现骨节酸痛、全身酸痛等。随着3至5天的变化,这些症状会逐渐消失。
(1)退烧:一开始各个层面推荐的西药只有2类: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不考虑各种中药)。因为这两类是实践证明相对安全的药物。
布洛芬缓释胶囊:峰值时间是1.2-2.1小时,开始起效时间是45-90分钟,缩短起效时间的方法是空腹,代价就是胃难受,高烧40度人可以考虑这个方式。
乙酰氨基酚:对乙酰氨基酚非甾体类抗炎药,过去被称为解热镇痛药,主要通过抑制中枢前列腺素的合成或直接作用于周围受体而发挥解热和镇痛作用。
(2)咽喉痛:一类是华素片为首的杀菌药物通过杀菌来治疗咽喉痛,另一类是以薄荷冰片糖浆可以轻微改善的。还有一类是以梨桔子等的食物疗法。
(3)止咳:氨溴特罗 (易坦静,孩子用) 、右美马拉特·萨芬(白云山片剂)
(4)止泻:蒙脱石散 (必奇/思密达)、整肠生 2盒、口服补液盐3(婴幼儿用)
(5)维生素:维生素C (东北制药)
3.食物:
多喝水:感染新冠后,补充水分可以帮助排汗。但是,水喝多了也会增加脏器负担,如何按需喝水呢?专家建议要少量多次饮,以一瓶500毫升的矿泉水为例,至少要分成两次喝。除了矿泉水、白开水之外,淡茶水也是不错的选择。
如果发烧到39度以上首先选择果蔬和淀粉类食物,不建议吃很多蛋白粉。每天应不超过100克肉类。
(1)果蔬:雪梨、芹菜
黄桃罐头可以作为一种不错的食物来食用,对治疗毫无作用,但是可以缓解吃点凉的缓解咽痛。有条件的可以准备些椰子效果类似。
(2)牛奶、豆浆、鸡蛋搭配碳水
这三种食物都富含优质蛋白质,尤其是鸡蛋和牛奶,这两种食物的蛋白质生物价值在常见食物蛋白质中位居冠亚军,在人体内的生物利用率是最高的。换句话说,用它们补充蛋白质是最有效的。豆浆的蛋白质含量和消化吸收利用率比牛奶稍低一点,但对于不爱喝牛奶的人也是个有效替代。
专家推荐 :嗓子干痒→雪梨芹菜汁 有利于缓解嗓子干痒的症状。同时,雪梨芹菜汁可以润肠通便清热解毒,补充多种维生素、矿物质以及水分。
干咳→冰糖炖梨 金桔煮水代茶
发热无汗→红糖生姜葱白煮沸热饮
居家隔离最关心的应该还是病情是否转重症的问题,若阳性后在家隔离期间出现以下情况应当联系医院救治:
①服用退热药后仍然持续发烧超过 38.5℃并持续三天以上。
②出现明显呼吸困难或气促、喘息,咳嗽时胸痛明显。
③低氧血症(家中有便携式血氧 仪的可进行测量,如指脉氧低于93%则可能为低氧症);在家隔离的病患如何提早侦测到恶化的警讯是关键:如果要更早侦测,就要依赖自我血氧监测,正常人的血氧大于95 %以上,如果血氧持续性小于 95 %超过 30 秒以上,就是一个警讯,前提是手指不能有擦指甲油,而且不能冰冷。 对于血氧超过 95% 以上,但是还是不舒服的病患:可以考虑压力测试,测试方法是在家中正常来回走路 6 分钟,年纪大患者走路 3 分钟即可,如果血氧下降大于4%以上,也代表可能有潜在的呼吸衰竭在进行当中。另外,确诊者的饮食也要多补充营养,可以多喝水、绿茶、果汁、新鲜蔬菜水果;维生素则是 C、D、锌、Omega 3、高营养密度的食物。
④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头晕或意识不清、抽搐、失语或不能行动、不能喊醒或不能保持清醒;
⑤出现消化道症状:食欲明显减退、呕吐、腹痛或腹泻(以儿童较为常见);
⑥精神状态非常差、虚弱或行走不稳;
⑦儿童出现嗜睡、持续拒食、喂养困难、持续腹泻或呕吐等情况。
⑧孕妇出现头痛、头晕、心慌、憋气等症状,或出现腹痛、阴道出血或流液、胎动异常等情况。
⑨原有基础疾病加重或不能控制,例如原有高血压控制良好,现在使用原降压药物的情况下血压升高。
如何联系医院?
1. 做好就医准备
(1)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诊卡等相关证件。
(2)携带既往病历资料,如门诊及住院病例记录、各种检查及化验结果、影像资料等,特别标记出自己过敏药物或其他禁忌药物。
(3)准备档案袋,便于收纳病历、处方标签、检查结果等资料。
(4)备笔和记录本,记录医生的嘱托,写症状日记。
(5)准备好日常生活用品及充足的口罩。
(6)保持稳定平和的心情,相信医院、配合医师。
(7)就医过程全程规范佩戴好口罩。
2. 选择就医医院
(1)通过互联网医院线上咨询或基层医护人员(如社 区)上门诊察确定是否需要去医院,同时接受分级分类指导。
(2)坚持就近原则。单纯新冠病毒感染的重症患者,选择去定点医疗机构。有基础疾病者,直接到专科医院或综合医院就诊。
(3)紧急时拨打120 急救电话。
3. 选择就医路径
(1)提前向社区及接诊医院发热门诊咨询就医相关政策。
(2)合理安排交通工具,尽量不乘坐地铁、公共汽车等公共交通工具。
(3)前往所选择医院的发热门诊或急诊室,按照医院 流程接受相关检查。
(4)服从医院安排,按指定路径抵达住院部。
(5)按医院要求办理住院相关手续。
年纪大的不具备上网条件的老人可以电话咨询社区让社区帮忙联系,当然也可以拨打12345市民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