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适者生存”到“友者生存”:帮助我们化解冲突的进化心理学

2022年11月28日21:49:04 心理 1361
从“适者生存”到“友者生存”:帮助我们化解冲突的进化心理学 - 天天要闻从“适者生存”到“友者生存”:帮助我们化解冲突的进化心理学 - 天天要闻

作者:布赖恩·黑尔、瓦妮莎·伍兹

来源:机械工业出版社图书《友者生存:与人为善的进化力量》

前言

我们的人生价值

不在于

我们征服了多少敌人,

而在于

我们交了多少朋友,

这就是我们生存的秘密。

/01

从适者生存到友者生存

合作是我们作为一个物种生存的关键,因为它增加了我们的进化适合度。但在有些时候,“适合度”成了身体适合度的同义词。个中逻辑是,在野外,你体格越大,越愿意战斗,别的动物就越不会招惹你,你就会变得越成功。你可以垄断最好的食物,找到最具吸引力的配偶,拥有最多的后代。按理说,没有哪个关于人性的民间理论造成的伤害或者说是错误比“适者生存”更大。在过去的一个半世纪里,它一直是社会运动、企业重组和自由市场极端观点的基础。它被用于论证废除政府,判定一群人是劣等人,然后对由此引发的残酷行径进行辩护。然而对达尔文和现代生物学家来说,“适者生存”的所指非常特定——生存并留下可生育的后代的能力。它的含义不会超出这个范围。

在 1869年达尔文的《物种起源》第五版出版前后,强者和狠人将生存下去而弱者会灭亡的观点已经在人们的集体意识中得到巩固,于是他在书中写道,作为“自然选择”一词的替代,“‘适者生存’更准确,而且有时两者同等好用”。

达尔文一直对他在自然界观察到的友善和合作现象印象深刻,他写道:“那些包含最多最具同情心的成员的群体,最是兴旺,会养育数量最多的后代。”他和许多追随他的生物学家都记录了,在进化游戏中获胜的理想方式是最大限度地提高友善度,从而使合作蓬勃开展。

存在于大众想象中的“适者生存”的观念可以变成一种可怕的生存策略。研究表明,成为最大、最强壮、最卑鄙的动物会使你终生承受应激。社会应激会消耗你身体的能量预算,削弱你的免疫系统,减少你的后代数量。攻击性也是有代价的,因为打斗会增加你受伤甚至死亡的概率。这种适合度能换来最高地位,但也可以让你的生活变得“肮脏、野蛮和短暂”。友善度可以大致定义为某种有意或无意的合作,或对他者的积极行为。友善度之所以在自然界非常普遍,是因为它极具威力。在人与人之间,它可以简单到接近某人并希望进行社交互动,也可以复杂到为了合作达成一个共同的目标而读懂别人的心思。

友善度是一种古老的策略。多少亿年前,线粒体是自由漂浮着的细菌,直到它们进入更大的细胞中。线粒体和更大的细胞联合起来,成为动物体内为细胞功能提供动力的电池。你的微生物组使你的身体能够消化食物、制造维生素和发育器官,它是微生物和你的身体之间以类似的互利伙伴关系发展而成的结果。有花植物比大多数植物出现得晚,但它们与授粉昆虫的互利关系让它们进化得非常成功,现在正主导着地表的景观。蚂蚁的总重量据估计相当于地球上所有其他陆地动物的1/5,它们可以形成由多达5000万个个体组成的超个体,并作为一个社会单位运行。

每年我都考验我的学生用进化论来解决这个世界的问题。在本书中,我们给自己提出了同样的挑战。这是一本关于友善度以及它如何成为一种有利的进化策略的书。这是一本了解动物的书——其中狗扮演着主角,因为这样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这本书也是对我们友善度的反面——对那些不是我们朋友的人表现出残忍的能力——的探索。如果我们能对这种双重性质的进化有所了解,我们就能找到强有力的新方法来解决各种社会问题。

从“适者生存”到“友者生存”:帮助我们化解冲突的进化心理学 - 天天要闻

/02

智人是最友善的人类

我们倾向于认为进化是一个创世故事。很久以前发生了一件什么事,然后以线性方式继续下去。然而进化并不是一条生命形式朝着“完美”智人发展的有序路线。许多物种都比我们人类更成功。它们比我们多活了上千万年,并带来了今天仍然活着的许多其他物种。

自从我们在600万~900万年前从与倭黑猩猩和黑猩猩的共同祖先中分离出来后,我们自己的世系进化在人属中产生了几十个不同的物种。有化石和 DNA 证据表明,在智人存在的约20万~30万年的大部分时间里,我们至少与其他4个人类物种共享地球。其中一些人类的大脑与我们的大脑一样大,或者更大。如果脑容量是成功的主要条件,这些其他人类应该能够像我们一样生存壮大。事实恰恰相反,他们的人口相对稀少,他们的技术尽管与非人类物种相比值得赞叹,但仍然很受限,而且在某个时间点上,他们全都灭绝了。

即使我们是唯一拥有大脑袋的人类,我们仍然必须解释,为什么我们在化石记录中的出现与我们人口和文化的爆炸之间至少存在15万年的时间差。尽管在我们进化的早期就已经显现出将我们与其他人类区分开来的身体特征,但从我们出现在非洲后的至少10万年里,我们的文化仍然未臻成熟。

如果在10万年前,你要为哪个人类物种会成为最后的胜者设定赔率,我们不会是一个明显的赢家。更有可能获胜的竞争者是直立人,他们早在180万年前就离开非洲,成为地球上分布最广泛的物种。直立人是探险家、生存者和战士。他们殖民了地球上的大部分地区,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学会了控制火,用于取暖、自卫和烹饪。

10万年前,我们仍在使用出现时间比我们还要早上150万年,由直立人发明的手斧。遗传学证据表明,我们的人口可能已经减少到接近灭绝的程度。直立人可能认为我们只是更新世的又一个朝生暮死的新事物。

时间快进到7.5万年前。直立人仍然存在,但他们的技术没有什么进步,你可能猜测尼安德特人会成功取代他们。尼安德特人的大脑和我们一样大,或者更大。他们和我们一样高,但是更重,而且他们的大部分额外体重来自肌肉。尼安德特人在冰期处于统治地位。虽然确切地说是杂食,但他们倾向于食肉,这意味着他们必须是熟练的猎人。他们的主要武器是一种又长又沉的矛,意在近距离刺入动物的身体。食肉动物通常猎杀比自己体型小的动物。尼安德特人则在冰期猎杀了每一种大型食草动物。

尼安德特人远远不是只会咕哝的穴居人。我们与他们共享一个FOXP2基因的变体,该基因被认为是负责说话所需的精细运动的。他们埋葬死者,照顾伤病员,用颜料涂抹自己,用贝壳、羽毛和骨头制成的饰品打扮自己。到他们的时代结束时,他们拥有的许多工具与我们所使用的相同。

当智人第一次遇到尼安德特人时,尼安德特人的人口是有史以来最多的。因为他们适应寒冷,在我们面对即将到来的冰期而逃离欧洲时,他们取代了我们。如果在7.5万年前,你要赌谁能在未来几千年不确定的气候中生存下来,尼安德特人会是一个很好的下注对象。

然而,到了5万年前,局势开始转向对我们有利。阿舍利手斧已经为所有人类物种服务了100多万年,而我们开发出了一个复杂得多的工具箱。通过改进尼安德特人的木制刺矛,我们开发了投射武器,比如投矛器。我们制造了武器的尖头、雕凿用的工具、切割用的刀刃和穿孔用的钻头。我们有骨制的鱼叉、捕鱼用的网和陷阱,以及捕鸟和小型哺乳动物的套子。尼安德特人即使狩猎能力再高超,也不过是中等水平的食肉动物。我们凭着自己的新技术成为终极捕食者,在很大程度上免于被其他物种捕食。

我们勇敢地走出非洲,迅速扩展到欧亚大陆。我们甚至可能在数千年里就到达了澳大利亚。这种艰辛的穿越需要为无限期的旅程计划和打包食物,并带上工具用于修复不可预见的损毁和获取不熟悉的食物,以及解决未来预计会遇到的问题,比如在海上补给饮用水。早期的水手必须能够进行深入的交流,这使得一些人类学家做出假设,认为在这个时期,人类已经有了非常成熟的语言。

从“适者生存”到“友者生存”:帮助我们化解冲突的进化心理学 - 天天要闻

到了2.5万年前,很明显我们已经是赢家。我们不再像游牧者那样游荡,而是与数百人生活在更加固定的营地中。我们吃得很好,有研磨和捣碎食物的工具,使我们能够加工和处理那些本来不能食用、甚至有毒的食物。

我们有了用细骨针缝制成的真正的衣服,而不再只披着或松散系着毛皮。贴身的冬装意味着我们能够更好地抵御寒冷,而不必像尼安德特人那样进化出耗费热量的身体。这样的装备让我们即使在寒冷的冰期也能一路向北推进,最终走到美洲,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个完成这趟旅程的人类物种。

但这一时期的显著特点不仅仅是武器和生活条件的升级。正是在这一时期,我们开始留下独特的认知形式的证据,特别是我们不断扩大的社会网络。用贝壳制成的珠宝在内陆几百公里处被发现,这意味着这些没有实用价值的物品要么值得从远处运来,要么是从我们最早的贸易路线上的其他人那里获得的。

这就是行为上的现代性:我们的外表和行为都像现代人。我们的文化和技术突然变得比任何其他人类的都要强大和先进。这是怎么做到的?我们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些变化又为什么只发生在我们身上?

/03

友善度的正反面

让我们能够在其他人类走向灭绝之际发展壮大的,是一种认知上的超能力:一种名为合作性交流的特定类型的友善度。我们是与其他人(即使是陌生人)合作的专家。我们可以与素不相识的人就一个共同的目标进行交流,并合作达成这个目标。正如你所预料的,黑猩猩的认知能力在很多方面都与人类一样复杂。然而,尽管黑猩猩和我们非常相似,它们却很难理解交流是为了帮助它们达成一个共同的目标。这意味着,尽管黑猩猩很聪明,但它们几乎没有能力使它们相互间的行为同步,对不同角色进行协调,传递它们的创新成果,甚至无法做出除了一些基本请求之外的交流。我们在会走路或说话之前就发展好了所有这些技能,它们是通往复杂的社会和文化世界的入口。它们使我们能够将我们的思想插入他人的思想中,继承历代积累下来的知识。它们是包括复杂语言在内的所有形式的文化和学习的基础,正是这些有文化的人类的密集群体发明了高级的技术。

从“适者生存”到“友者生存”:帮助我们化解冲突的进化心理学 - 天天要闻

我一开始研究动物时,非常专注于社会性竞争,以至于我从未想过动物乃至我们自己的交流或友善度可能对认知进化很重要。我认为操纵或欺骗技能的提高可以解释动物的进化适合度。但我发现,仅仅变得更聪明是不够的。情绪在我们发现有价值、有吸引力、令人痛苦或令人厌恶的事物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我们对解决某些问题的偏好与我们的计算能力一样,在塑造我们的认知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那些最为复杂的社会认识、记忆和策略,只有跟同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进行配对之后,才会促进创新。

这种友善度是通过自我驯化进化而来的。

驯化不仅仅是人类选择哪种动物用于繁殖这一人工选择的结果,它也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在后一种情况下,选择的压力在于友善度,对同类或者其他物种的友善度。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自我驯化。自我驯化给了我们在其他人类走向灭绝之际延续下去所需的友善优势。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在我们自己身上,在狗身上,以及在我们最亲近的表亲倭黑猩猩身上看到了这一点。本书主要讲述了将我们三个物种联系在一起的科学发现,并帮助我们了解我们是如何成为我们的。

随着人类变得更加友善,我们能够生活在100人或更多人的大群中。即使没有更大的大脑,我们更大的且协调性更好的群体也很容易胜过其他人类物种。我们对他人的体察使我们能够以越来越复杂的方式进行合作和交流,使我们的文化能力上了一个新台阶。我们可以比其他任何人更迅速地创新并分享这些创新。其他人类物种可没戏。

然而我们的友善度也有黑暗的一面。当我们感到我们所爱的群体受到别的社会群体威胁时,我们能够从我们的心理网络中除掉这个威胁群体,我们会将他们非人化。原本该有的共情和同情,现在都消失了。我们如果不能与有威胁的外人共情,就不会把他们看作人类同胞,就会变得能实施最残忍的行径。我们既是地球上最宽容的物种,也是地球上最无情的物种。

本书讲述的自我驯化的假说不仅仅是另一个创世故事。它是一个强大的工具,可以抑制我们非人化他人的倾向。它是一个警告和提醒:为了生存和发展,我们需要扩展谁属于我们的定义。

作者简介:

布赖恩·黑尔(Brian Hare)杜克大学演化人类学系和认知神经科学中心教授。

瓦妮莎·伍兹(Vanessa Woods)杜克大学犬类认知中心研究科学家。

撰稿人:布赖恩·黑尔、瓦妮莎·伍兹

责任编辑:王铮

审核人:李双雷

《友者生存:与人为善的进化力量》

作者:[美]布赖恩·黑尔(Brian Hare) [美]瓦妮莎·伍兹(Vanessa Woods)

一个有力的进化新假说,一部鲜为人知的人类简史,重新理解“适者生存”,割裂时代中的一剂良药。横跨心理学、人类学、生物学等多领域的科普力作。

声明: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

心理分类资讯推荐

人的情绪为什么会突然出现 - 天天要闻

人的情绪为什么会突然出现

情绪的突然出现通常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未解决的内心创伤人们可能在过去的经历中遭受了某些创伤,这些创伤在潜意识中留下了痕迹。当遇到类似的情境或触发点时,这些潜在的创伤可能会导致情绪的突然爆发[1]。
N+1孤独症家庭康养项目启动,劝募大使发布倡导书 - 天天要闻

N+1孤独症家庭康养项目启动,劝募大使发布倡导书

第三十四次全国助残日:"N+1孤独症(农村)家庭康养项目"劝募大使董家乐发布关爱孤独症倡议书。尊敬的志愿者哥哥姐姐大家好,我叫董家乐,来自郑州四十七中。今年5月19日是第34次全国助残日,很荣幸以劝募大使身份参加本次助残日主题活动。您了解孤独症吗?
心理学专业,可没那么简单!解读心理学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 - 天天要闻

心理学专业,可没那么简单!解读心理学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

#头条创作挑战赛#孩子上大学,想学心理学专业,那你知道心理学在大学里面,到底需要学习哪些内容吗?从心理学专业毕业,未来是干什么的?以及这个专业的就业怎么样?好不好找工作?围绕这几个问题,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详细来解读下——心理学。
社会弱势群体生存现状: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发公众关注与反思 - 天天要闻

社会弱势群体生存现状: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发公众关注与反思

近日读罢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李慧子的相关采访报道,不禁对社会中的弱势群体生存状况有了深入的思考。其中涉及一名精神病患者阿华在敬老院受虐待的案例,此举引发公众强烈反响及传媒广泛关注。借由此案,我们既可洞见敬老院管理失范之现状,亦能对社会对弱势群体的态度与处理方式进行反思。
抑郁焦虑症强迫症导致人格改变,是驯化思维的结果,要学会... - 天天要闻

抑郁焦虑症强迫症导致人格改变,是驯化思维的结果,要学会...

从心理层面来说,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都会经历漫长的思维驯化过程。由此被驯化后的思维模式导致刻板的条件反射,形成行为方式跟认知方式,经年累月下沉到潜意识层面,逐步渗透并影响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对人生的态度以及对价值的取向,导致抑郁性人格跟焦虑性人格。
发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吗? - 天天要闻

发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吗?

今天,我想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告诉大家,人类的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是真实存在的,不接受任何反驳!我们知道,人的第六感是“超感官知觉”的俗称,又称“心觉”,此能力能透过正常感官之外的管道接收讯息,能预知将要发生的事情,与当事人之前的经验累积所得的推断无关。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现过“情绪劳动”吗? - 天天要闻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现过“情绪劳动”吗?

近日,#亲密关系中的情绪劳动是什么#这个网络话题,引起了很多网友关注,有网友评论说,“情绪劳动是耐心、爱心、操心的复合词,整天忙忙碌碌很辛苦,还不一定能得到对方认可”。记者注意到,这一说法得到了很多点赞认可。
艺术助我释放情绪,找回丢失的“松弛感” - 天天要闻

艺术助我释放情绪,找回丢失的“松弛感”

如今快节奏的生活、精神上的紧张和疲劳,导致我们常常忽视或压抑自己的内在情绪:压抑自我:习惯忽略自己的真正需求,而一味地取悦别人;持续焦虑:不想“内卷”,但竞争压力太大,也不敢真的放松下来;束缚心灵:身边有太多框架规则,囚禁住了那个曾经热爱探索、渴望自由的你。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 - 天天要闻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

在现代社会中,由于各种原因,夫妻分房睡的现象越来越普遍。那么,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一、孤独感增加当男人习惯了与伴侣同床共枕,突然分房睡会让他们感到孤独。在夜晚,没有伴侣的陪伴,他们可能会感到寂寞和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