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拥有积极情绪?学会这3点,你已经成功了一大半

2022年11月02日20:12:20 心理 1508

工作中,被领导批评后,就觉得难受,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适合这份工作,是不是会一直做不好。

孩子总是在写作业的时候要去上厕所、要去喝水、要去找书本,就是不想写作业,每一次都好像在挑战你的忍耐力。面对这些,你是不是会控制不住,火蹭的一下子就上来了,对着孩子劈头盖脸就是一顿吼骂。

不管是难受、怀疑自己,还是愤怒、暴躁,都是不好的情绪,都会给我们带来无尽的烦恼。

怎么拥有积极情绪?学会这3点,你已经成功了一大半 - 天天要闻

那有没有什么简单的方法,能够让我们摆脱负面情绪、拥有快乐生活呢?

当然是有的,《拆除你的情绪地雷》就是这样一本操作性极强的手册,既有简单直接的方法,又有朴实实用的智慧,能够让你的负面情绪更少,工作生活都更快乐。

心理学巨匠阿尔伯特.埃利斯做为理性情绪行为疗法的创始人,投身心理治疗工作60余年,15000多名饱受情绪困扰的人被治愈,他将自己的成功经验做为献给世人的礼物,相信每个人都能做进行简单的心理自助治疗,减少各种情绪困扰。

01 调整心态,自我改变

其实,每个人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会有天然的、与生俱来的一些倾向使我们感到焦虑、抑郁、愤怒或厌恶,但是,我们人类天生就是积极主义者,总是积极主动地去努力解决生命中遇到的困难。所以,我们是可以调整心态,赶走负面情绪的。

可能,在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父母、老师、亲戚都会一直讲,做事情要集中注意力。等到我们成为父母,面对孩子的时候,依然会说,做事情要集中注意力。但是今天,我想跟大家聊一聊——分散注意力,如何通过分散注意力去调整心态,拒绝负面情绪。

怎么拥有积极情绪?学会这3点,你已经成功了一大半 - 天天要闻

古代的思想学家们已经意识到,专注做某件事情能够减少焦虑和抑郁。比如瑜伽、听音乐、阅读和其他能够分散精力的活动,这些活动既有自己的意义,又能够分散你的注意力,让你不再那么焦虑。

在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个放松练习技巧:选择一个对你来说很有意义的词语,或者想象一个最让你放松场景,以舒服的姿势坐着或者躺着,闭上眼睛,让全身肌肉放松,缓慢而自然的呼吸,把注意力放在那个词语或者那个场景上,不去想其他任何事情。只要觉得有了压力或者焦虑,就可以利用这个技巧练习5分钟、10分钟或者20分钟。

怎么拥有积极情绪?学会这3点,你已经成功了一大半 - 天天要闻

安安发现能够让自己放松下来的最好方法是,当她躺在舒服的椅子上,想象自己身处一片花海,闻着花香,吹着微风。所以,每当工作让她心烦意乱的时候,就会用这个方法让自己快速平静下来,赶走那些快要到来的烦恼。

就像安安那样,因为一些事情,那些不好的情绪马上就要跑出来,这时候就分散掉注意力,去想想能够更自己放松的事情,你会发现能够控制自己的想法和感觉,并得到一种成就感,是真的很有帮助。

是不是每次遇到烦心事的时候都去分散注意力,就不会有烦恼,就不会有负面情绪了呢?或者,你可能会说,分散注意力减少烦恼只是暂时的,那之后呢,不还是会有烦恼吗?

是的,分散注意力只是我们开始改变的第一步,只能暂时的将负面情绪拒之门外。要想彻底地将负面情绪拒之门外。

那么,就需要接下来的第二步。

02.从现实出发,理性看待。

这一点怎么理解呢?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

小军是很喜欢篮球运动的,但是从来不愿意去现场观看比赛,因为他总是觉得会有一颗篮球飞过来砸到他。事实上,篮球会不会从比赛场地飞到观众席呢?当然会呀,不过这是概率事件,并不是每场比赛一定会发生的。再退一步讲,就算有篮球飞向观众席,那选择一个相对安全的位置,就能躲过或者接住这颗球。

小军相通了这些,明白篮球飞出来砸到他,只是概率事件。就算被砸到,也就是身体的痛苦,他依然可以享受比赛的激情,依然可以快乐的生活。所以当他理性的去看待篮球比赛这件事情的时候,就可以享受比赛带来的愉悦,不再担心,不再焦虑。

怎么拥有积极情绪?学会这3点,你已经成功了一大半 - 天天要闻

如果接受了宇宙是不可控制的这一事实,你将大大减少自己对于危险的焦虑。如果能够接受生命中真正的危险,即便有时候身体上会出现不舒服,但精神上也可以是愉悦的。

以上跟大家聊的,都是自我心态的调整和改变,可能因为固有认知,可能因为潜意识作用,很多时候你还需要一些更加彻底的方法来拒绝负面情绪。

03.反驳消极想法

其实,生活对于每个人来说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会有期望落空,会有事与愿违,会有失落无助,不管哪种境遇何种情绪,都是我们的人生的一部分。那么,当遇到麻烦的时候,要怎么做才能够减少自己的痛苦呢?简单来说,就是尽量不要把麻烦往坏处想。想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做的,就是正确看待已发生的麻烦事情,或者称之为已发生的不好的事情。

怎么拥有积极情绪?学会这3点,你已经成功了一大半 - 天天要闻

在美国西南部的沙漠地带,有一个命运十分悲惨的小男孩,因为父母双亲的离世,在他10岁的时候就扛起了家庭生活的重担。父母留下来的土地,也被沙漠侵吞掉了。小男孩的处境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既没有收成,也没有可以充饥的食物。面对这种困境,小男孩想了很久,决定要做点什么去改变,而不是待在家里等到命运的审判。后来,小男孩告诉自己,要去做一名教师,并为此而努力。

第二天太阳升起的时候,小男孩离开了家,去镇上找了一份薪水极低的工作,一边打工一边读借来的书。不管身处的环境多么恶劣,小男孩都积极的工作,并在工作之余利用一切时间去学习。多年之后,他长成了掌握很多知识的年轻人,应聘到了镇上的小学做老师,并用自己的坚持不懈影响了很多人。

就这样,小男孩从一个几乎被命运抛弃的人,成长为一个对社会有益的有为青年。

小男孩在他10岁那年,面对人生的不幸,没有自怨自艾,没有放逐自我。而是坦然接受既定的事实,并努力找到解决的办法,才有了后来的命运反转。就像雷茵霍尔德.尼布尔说的那样:给你自己勇气去改变你能改变的不幸,给你自己平静去接受你不能改变的,给你自己智慧去了解两者之间的区别。这样就不会为生活中遇到的不幸或者磨难而不安了。

怎么拥有积极情绪?学会这3点,你已经成功了一大半 - 天天要闻

当我们从理性的角度出发,中立的去看待已发生的事情,往往会有新的发现。上帝在关上一扇门的时候,是会打开另一扇窗户的,理性看待就是减少烦恼的另一扇窗户。

看似非常理性的我们,不管是生活中,还是工作中,总是喜欢以偏概全。比如面试了几家单位,都没有回复,就觉得一定找不到自己想要的工作;连着失败了几次,就觉得自己一定不会成功;看着孩子连简单的加减法都要计算半天,就觉得他学习一定很差……这些都是因为一个点,否定了一个面的过度以偏概全。

怎么拥有积极情绪?学会这3点,你已经成功了一大半 - 天天要闻

加缪的小说《局外人》中讲述了这样一件事情:默尔索莫名的被牵扯进一桩命案中,当时负责审讯的司法机构,并没有把审讯的重点放在调查整个命案,而是通过“他在母亲的葬礼上没有哭泣”来判定他就是一个冷漠无情的恶魔。片面的因为某个事情,判决了默尔索的死刑。

小说中的故事听起来是很荒谬的,但是现实中也不乏有类似的事情。

比如,小时候如果一次犯傻偷偷拿了家里的钱,以后家里又有东西不见,可能第一个怀疑的就是你,不论到底是不是你拿的。因为性格内向,不爱笑不爱说话,跟别人相处的时候,可能会被说面相不好、难以相处。因为一份报告漏掉了部分信息而被批评,就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就是个失败的人。

可能是一次错误、一张面孔、一个失误......被动或者主动的给自己贴上了各种标签,都是以偏概全特别有害的表现形式。当然了,不是所有的标签都是有害的,限制性的和以偏概全的标签才是我们应该小心的。

怎么拥有积极情绪?学会这3点,你已经成功了一大半 - 天天要闻

换个角度来讲,以偏概全的标签是因为“具象化”造成,它指的是对某件不好的事情的想像具体化,把想象和这件事情等同起来。比如,觉得失败是可怕的,当想象具象化之后,就认为只要失败了,就一定是可怕的。事实上,”可怕的”只是你的一个想法而已,但是你的想法和感受都会让失败这件事情变得很可怕,甚至会导致行为都发生改变,开始惧怕失败,觉得一切失败都是“可怕的”。

因此,停止具象化就能够撕掉标签,减少烦恼。失败只是这一次的,是为了迎接下一次的成功做出的铺垫和努力。

俗话说: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当你遇到不顺心的事情,会怎么想呢?

我们来试想一个场景:周一早上因为搭配衣服出门晚了几分钟,又遇到早高峰,毫无悬念的迟到了。这时候,你内心的第一想法是什么?是不是一下子就冒出来一句“糟糕,迟到了,被老板看到就完蛋了”。

“糟糕”“完蛋了”,这些像口头禅一样的词语,都快成为我们身体的一部分了,好像任何一件不顺心的事情都可以用它们来表达一切情感,觉得不顺心、不快乐都是糟糕至极的。

其实,不是所有不顺心的事情,都是糟糕至极的。

之前在一档娱乐节目中,模拟过一个男女生交往的场景。女孩子说:你不陪我去看电影,我就跟你分手。男孩子说:分手就分手,下一个女朋友会更好、会更乖、会更贴心。

分手这件事情,对于当事人而言是不顺心的,不快乐的,那一定是糟糕至极的吗?不见得,就像场景设定里说的那样,可能下一个才是你对的人。

怎么拥有积极情绪?学会这3点,你已经成功了一大半 - 天天要闻

事情已经发生了,存在即是合理。有很多的事情都是不好的或者很不好的,这些事情是与我们的利益想左的,但是不管它们有多么不好,也只是某种坏运气而已,远没有达到糟糕的程度。就像上班迟到这件事情,不过就是被提醒一下或者被批评一句,下次早点到就好了。所谓的“完蛋”、“糟糕”都是我们强行贴上去的标签。

怎么拥有积极情绪?学会这3点,你已经成功了一大半 - 天天要闻

不顺心的事情,只是因为运气不好而已。相信事情远远没有到糟糕至极的地步,努力改变运气不好的状况,事情就会顺心起来,快乐也会随之而来。

心理分类资讯推荐

人的情绪为什么会突然出现 - 天天要闻

人的情绪为什么会突然出现

情绪的突然出现通常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未解决的内心创伤人们可能在过去的经历中遭受了某些创伤,这些创伤在潜意识中留下了痕迹。当遇到类似的情境或触发点时,这些潜在的创伤可能会导致情绪的突然爆发[1]。
N+1孤独症家庭康养项目启动,劝募大使发布倡导书 - 天天要闻

N+1孤独症家庭康养项目启动,劝募大使发布倡导书

第三十四次全国助残日:"N+1孤独症(农村)家庭康养项目"劝募大使董家乐发布关爱孤独症倡议书。尊敬的志愿者哥哥姐姐大家好,我叫董家乐,来自郑州四十七中。今年5月19日是第34次全国助残日,很荣幸以劝募大使身份参加本次助残日主题活动。您了解孤独症吗?
心理学专业,可没那么简单!解读心理学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 - 天天要闻

心理学专业,可没那么简单!解读心理学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

#头条创作挑战赛#孩子上大学,想学心理学专业,那你知道心理学在大学里面,到底需要学习哪些内容吗?从心理学专业毕业,未来是干什么的?以及这个专业的就业怎么样?好不好找工作?围绕这几个问题,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详细来解读下——心理学。
社会弱势群体生存现状: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发公众关注与反思 - 天天要闻

社会弱势群体生存现状: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发公众关注与反思

近日读罢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李慧子的相关采访报道,不禁对社会中的弱势群体生存状况有了深入的思考。其中涉及一名精神病患者阿华在敬老院受虐待的案例,此举引发公众强烈反响及传媒广泛关注。借由此案,我们既可洞见敬老院管理失范之现状,亦能对社会对弱势群体的态度与处理方式进行反思。
抑郁焦虑症强迫症导致人格改变,是驯化思维的结果,要学会... - 天天要闻

抑郁焦虑症强迫症导致人格改变,是驯化思维的结果,要学会...

从心理层面来说,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都会经历漫长的思维驯化过程。由此被驯化后的思维模式导致刻板的条件反射,形成行为方式跟认知方式,经年累月下沉到潜意识层面,逐步渗透并影响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对人生的态度以及对价值的取向,导致抑郁性人格跟焦虑性人格。
发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吗? - 天天要闻

发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吗?

今天,我想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告诉大家,人类的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是真实存在的,不接受任何反驳!我们知道,人的第六感是“超感官知觉”的俗称,又称“心觉”,此能力能透过正常感官之外的管道接收讯息,能预知将要发生的事情,与当事人之前的经验累积所得的推断无关。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现过“情绪劳动”吗? - 天天要闻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现过“情绪劳动”吗?

近日,#亲密关系中的情绪劳动是什么#这个网络话题,引起了很多网友关注,有网友评论说,“情绪劳动是耐心、爱心、操心的复合词,整天忙忙碌碌很辛苦,还不一定能得到对方认可”。记者注意到,这一说法得到了很多点赞认可。
艺术助我释放情绪,找回丢失的“松弛感” - 天天要闻

艺术助我释放情绪,找回丢失的“松弛感”

如今快节奏的生活、精神上的紧张和疲劳,导致我们常常忽视或压抑自己的内在情绪:压抑自我:习惯忽略自己的真正需求,而一味地取悦别人;持续焦虑:不想“内卷”,但竞争压力太大,也不敢真的放松下来;束缚心灵:身边有太多框架规则,囚禁住了那个曾经热爱探索、渴望自由的你。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 - 天天要闻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

在现代社会中,由于各种原因,夫妻分房睡的现象越来越普遍。那么,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一、孤独感增加当男人习惯了与伴侣同床共枕,突然分房睡会让他们感到孤独。在夜晚,没有伴侣的陪伴,他们可能会感到寂寞和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