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理学角度看: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我认为第三点很关键

2022年10月31日05:16:03 心理 1301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我认为第三点很关键

从心理学角度看: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我认为第三点很关键 - 天天要闻

有网友问,如何才能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自信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缺乏自信是失败的主要原因,这是英国剧作家、诗人莎士比亚的一句名言。


美国思想家文学家诗人爱默生也说过,自信心是自信是成功的第一要诀


所以说,自信心对我们人的一生特别重要

从心理学角度看: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我认为第三点很关键 - 天天要闻

(一)自我效能感


在心理学中,我们一般将自信称之为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


这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于20世纪70年代在其著作《思想和行为的社会基础》中提出的。意思是说,我们能否做好一件事,往往不取决于真正的能力,而是取决于对自己能力的评价



我们如果缺乏自信心,内心里就会产生严重的无能感,总担心自己会失误,总害怕别人会嘲笑自己笨蛋,总认为自己做不好任何事。所以,他们做任何事都会过度紧张,最后总是一事无成,从而再次验证了自己过度担心的正确



我们知道,许多父母其实早已经意识到了,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但是,对于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却有着各种各样的观点。而且,更重要的是,许多不科学的观点,已经混淆了我们的认知,让我们的内心里更加困惑。


那么,现在让我们从心理学的角度与大家一起谈谈自信。

从心理学角度看: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我认为第三点很关键 - 天天要闻


(二)自信与安全感的关系


自信最初源自幼儿的安全感。一个孩子,如果他与父母有一个良好的亲子关系,他们之间能做到相互信任和依赖,那么,孩子的自信心将持续增强。


人的内心总存在着互相对立、彼此矛盾的两种力量,一是退缩和回避,一是冒险


婴儿期的孩子,当他有足够的安全感时,他会自主地挣脱父母的怀抱,向前爬,甚至试图走路。当他摔倒或受挫时,他会立即跑回来,扑进父母亲的怀抱。


所以,我们父母需要做的是,尽量满足孩子的两个需求:当孩子想回到你的怀抱时,我们要张开双臂给予保护;当孩子想挣脱怀抱,试图探索世界时,我们要在一旁仔细地观察他们。


赵小明老师的话来说,就是父母亲要做好护法功能,给孩子提供一个抱持的环境


如果孩子能顺利地度过这个阶段,那么他们的内心里就会建立良好的安全感和信任感

从心理学角度看: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我认为第三点很关键 - 天天要闻

(三)自信和人际交往的关系


3岁以后,孩子们会脱离家庭,来到幼儿园,走进学校,步入人际社会。这时候,他们的自信心的来源,开始从最初的安全感转变为人际关系。


如果孩子在与同伴、同学和老师或其他人的互动中,能得到其他人的关注和支持,那么,孩子们就会乐于交往,从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在内心底建立起强大的自信心


相反,当孩子在人际交往中受挫,他们就会觉得和别人打交道,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从而感到特别沮丧和自卑,那么,这些孩子就失去自信心,从而产生严重的自卑感

从心理学角度看: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我认为第三点很关键 - 天天要闻

(四)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知道,婴幼儿期早年时的安全感和3岁后的人际交往经验是决定一个人自信心的两大因素。所以,要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有必要以这两个因素作为切入点:


第一,给孩子提供一个足够安全的环境。


这里的足够安全,并不是绝对安全,而是足够。就如心理学家曾奇峰所说,一个足够好的妈妈,是60分的妈妈。


所以,足够安全的环境,一方面要让孩子感受到足够安全,妈妈在这里要发挥护法的作用;另一方面,要给孩子足够的自由,要给孩子提供一个探索外界的环境,不断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效能感。

从心理学角度看: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我认为第三点很关键 - 天天要闻

第二,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


网红作家武志红最喜欢提的一个词就是“原生家庭”,他认为“家会伤人”,这一观点被大众视为真理。其实,武志红只说对了一半


原生家庭”这一概念,并非出生正规的心理学教材,而是出自一些社会上的心理书籍。正规的心理学教材中只有“早年成长环境”这一概念,其不仅仅包括父母和家庭,还包括学校和社会环境。


所以,父母在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的同时,也要为孩子的成长尽量营造一个良好人际关系的环境


当孩子在学校和其他场所受挫的时候,作为父母的我们要第一个站出来,维护孩子的正常权益和需求。


当然,这时候,也需要我们的学校和社会有这个意识和担当。

从心理学角度看: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我认为第三点很关键 - 天天要闻

第三,注意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能力。


心理学理论中有一句这样的话,责任有多大,能力就有多强。一个人的责任和能力是呈正相关的


一个人的责任越重,他的能力也就越强,当一个人的能力越强时,他的责任心也越大。同时,一个人的责任与担当,是一个人自信心的两个方面


易经》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里的健和强,指的就是人的自信心讲的就是一个人的责任和担当。


赵小明老师在讲阉割理论时强调,一个人的成长,最害怕的就是对“缺失的缺失”。第一个“缺失”是动词,第二个“缺失”是一个名词,“缺失的缺失”指的是剥夺了孩子成长的机会


看到这里,很多人一定会想,“缺失”怎么会是成长的机会呢

从心理学角度看: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我认为第三点很关键 - 天天要闻

(五)对缺失的缺失


记得雾满拦江老师讲过,成功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


他在解释这句话的时候,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人总是抱怨自己怀才不遇,总说自己的老板特别笨,公司里很乱,而老板对自己的建议和意见总是充耳不闻。


雾老师对这个人提出的问题,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如果你的老板不笨,那他一定是马云”。


这是什么意思呢?

从心理学角度看: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我认为第三点很关键 - 天天要闻

其意思是说,老板都是一步一脚印做起来的,公司也是一步一步建立起来的,在这个过程中必须会遇到很多的困难,会做错很多事情,会错失很多机会,会碰到很多的挫折


但是,正因为有了这些困难、错误、机会和挫折,才让老板和公司积累了很多的成长的经历,才有了最后的老板和公司。


如果不经历这些,那么,要么原地踏步和失败,要么,他就是马云。


所以,适时给孩子承担责任的机会,适当给孩子提供犯错、试错的环境,才能慢慢地、真正地让孩子成长,不断增强孩子的责任心和能力,才能真正建立属于他的自信心。

从心理学角度看: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我认为第三点很关键 - 天天要闻

这里是@桌子说心理,关于怎样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你有没有不同的意见或更好的看法,非常高兴您的关注和交流

心理分类资讯推荐

人的情绪为什么会突然出现 - 天天要闻

人的情绪为什么会突然出现

情绪的突然出现通常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未解决的内心创伤人们可能在过去的经历中遭受了某些创伤,这些创伤在潜意识中留下了痕迹。当遇到类似的情境或触发点时,这些潜在的创伤可能会导致情绪的突然爆发[1]。
N+1孤独症家庭康养项目启动,劝募大使发布倡导书 - 天天要闻

N+1孤独症家庭康养项目启动,劝募大使发布倡导书

第三十四次全国助残日:"N+1孤独症(农村)家庭康养项目"劝募大使董家乐发布关爱孤独症倡议书。尊敬的志愿者哥哥姐姐大家好,我叫董家乐,来自郑州四十七中。今年5月19日是第34次全国助残日,很荣幸以劝募大使身份参加本次助残日主题活动。您了解孤独症吗?
心理学专业,可没那么简单!解读心理学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 - 天天要闻

心理学专业,可没那么简单!解读心理学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

#头条创作挑战赛#孩子上大学,想学心理学专业,那你知道心理学在大学里面,到底需要学习哪些内容吗?从心理学专业毕业,未来是干什么的?以及这个专业的就业怎么样?好不好找工作?围绕这几个问题,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详细来解读下——心理学。
社会弱势群体生存现状: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发公众关注与反思 - 天天要闻

社会弱势群体生存现状: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发公众关注与反思

近日读罢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李慧子的相关采访报道,不禁对社会中的弱势群体生存状况有了深入的思考。其中涉及一名精神病患者阿华在敬老院受虐待的案例,此举引发公众强烈反响及传媒广泛关注。借由此案,我们既可洞见敬老院管理失范之现状,亦能对社会对弱势群体的态度与处理方式进行反思。
抑郁焦虑症强迫症导致人格改变,是驯化思维的结果,要学会... - 天天要闻

抑郁焦虑症强迫症导致人格改变,是驯化思维的结果,要学会...

从心理层面来说,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都会经历漫长的思维驯化过程。由此被驯化后的思维模式导致刻板的条件反射,形成行为方式跟认知方式,经年累月下沉到潜意识层面,逐步渗透并影响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对人生的态度以及对价值的取向,导致抑郁性人格跟焦虑性人格。
发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吗? - 天天要闻

发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吗?

今天,我想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告诉大家,人类的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是真实存在的,不接受任何反驳!我们知道,人的第六感是“超感官知觉”的俗称,又称“心觉”,此能力能透过正常感官之外的管道接收讯息,能预知将要发生的事情,与当事人之前的经验累积所得的推断无关。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现过“情绪劳动”吗? - 天天要闻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现过“情绪劳动”吗?

近日,#亲密关系中的情绪劳动是什么#这个网络话题,引起了很多网友关注,有网友评论说,“情绪劳动是耐心、爱心、操心的复合词,整天忙忙碌碌很辛苦,还不一定能得到对方认可”。记者注意到,这一说法得到了很多点赞认可。
艺术助我释放情绪,找回丢失的“松弛感” - 天天要闻

艺术助我释放情绪,找回丢失的“松弛感”

如今快节奏的生活、精神上的紧张和疲劳,导致我们常常忽视或压抑自己的内在情绪:压抑自我:习惯忽略自己的真正需求,而一味地取悦别人;持续焦虑:不想“内卷”,但竞争压力太大,也不敢真的放松下来;束缚心灵:身边有太多框架规则,囚禁住了那个曾经热爱探索、渴望自由的你。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 - 天天要闻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

在现代社会中,由于各种原因,夫妻分房睡的现象越来越普遍。那么,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一、孤独感增加当男人习惯了与伴侣同床共枕,突然分房睡会让他们感到孤独。在夜晚,没有伴侣的陪伴,他们可能会感到寂寞和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