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律电影通过消色与彩色兼融,刻画人物心理状态的对立性

2022年10月09日19:38:10 心理 1834

张律电影通过消色与彩色兼融,刻画人物心理状态的对立性 - 天天要闻

“虚”一字除去对外部环境的真假性质有解释外,也是对人某种心理状态的一种概括。在《庄子·人间世》中有一段颜回孔子之间的对话——“回曰:‘敢问心斋。’仲尼曰:‘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腹。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此处的“心斋”,正是指人物摒弃俗世杂念,领悟世间大道的心理状态。对张律在《春梦》中对消色和彩色进行整体切换的创作进行了探讨,认为该行为更多的是赋予了外部环境一种虚实混淆,真假难辨的形态,以此设置多元结局,拓展电影主旨,人物的内心状态、喜怒哀乐并未因色彩的整体变换而有明显的转变。

张律电影通过消色与彩色兼融,刻画人物心理状态的对立性 - 天天要闻

张律真正利用色彩对人物心理状态进行具像化展示时,则是通过消色与彩色间融交替的方式,即消色与彩色并不完全在某个区间中处于单一统治的地位。

在《群山·咏鹅》中,张律巧妙地使用监控器自身无颜色的特性实现了消色和彩色的顺畅交替,利用消色和彩色的虚实搭配,准确描摹了两对各自心理状态不同的“恋人”,展现情感背后深藏的身处异乡的族群个体被无情现实磨灭心灵的境况。

张律电影通过消色与彩色兼融,刻画人物心理状态的对立性 - 天天要闻

电影讲述了男主人公允英陪同离婚的女同事颂贤一同前往名为群山的城市旅游,并在入住民宿期间,与韩裔日籍民宿老板及其患有自闭症女儿之间发生的故事。片中,患有自闭症的民宿老板女儿不愿与外界接触,她观察人的方式便是躲在昏暗无光的监控室内,通过遍布民宿的各个监控探头偷窥客人的一举一动。

从允英一行与民宿老板的对话中可以得出,女孩基本不出现在客人面前,终日将自己紧锁在房屋内,女孩的心理状态即是一种被动的、变相的“虚”,外界事物与情感不曾占据她的内心。

张律电影通过消色与彩色兼融,刻画人物心理状态的对立性 - 天天要闻

在允英进入民宿后,其也成为女孩每天观察的对象之一,在对允英进行多次观察后,女孩对这位浑身散发书生气质、随性自由的男性吸引,逐渐离开监控室,进入到彩色为主体的民宿环境中尝试与允英接触,并在最后允英邀请自己外出旅游时,突破自闭症的限制,跟随允英外出。

但影片也自始自终在暗示二人的感情定是无疾而终:允英作为土生土长的韩国人,家境较好但缺乏父母关爱,性格孤僻的他终日无所事事,将爱国诗人尹东柱奉为偶像,希望有朝一日也能写出好的诗作。

张律电影通过消色与彩色兼融,刻画人物心理状态的对立性 - 天天要闻

不被温饱和疾病困扰的他不可能真正摆脱世俗男女的欲望,从其在作品开头与颂贤同处一室时,想要触碰颂贤身体的行为就可以看出。而老板女儿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自闭症患者,外界对于她来说就是充满危险的未知世界。

二者在心理状态上存在本质层面的不同。因此,张律在安排两人共同出游后,设置了一个意外,让二人的第一次旅途以老板女儿出现意外住进病房为结局。

张律电影通过消色与彩色兼融,刻画人物心理状态的对立性 - 天天要闻

与之相对应的,是女主人公颂贤与民宿老板之间的暧昧情感,这一对“恋人”的日常生活场景,都是以彩色画面为主,如在开阔的海边散步交谈,在冲印胶片的暗房中互诉衷肠。

这一对“恋人”之间的感情看似更为融洽,但也因内心状态的不同而匆匆结束。民宿老板作为一个韩裔日本人,为了更好地照顾自闭症的女儿,选择放弃事业,返回故乡韩国,在此建立民宿,与外界隔离,是整部作品中心理状态最接近“虚”的角色。

张律电影通过消色与彩色兼融,刻画人物心理状态的对立性 - 天天要闻

而颂贤作为在韩国生活的朝鲜族人,遭到丈夫背叛,无依无靠,在离婚后便选择与家境较好的年轻同事允英共同出游并共处一室,但在看到各方条件都比允英优秀的民宿老板后便迅速与其升温,抛弃允英,是整部作品中心理状态最远离“虚”接近“实”的人物。

二者虽在初时关系亲密,但是因为两人归根结底与脚下的这片土地还是存在隔离感,都认为自己只是一个寄生在此的异乡人。因此两人虽在住宿期间感情日益浓烈,举止暧昧也近似情侣,但最后双方还是没能踏出最终一步。

张律电影通过消色与彩色兼融,刻画人物心理状态的对立性 - 天天要闻

张律通过消色和彩色制造出的两对心理状态存在“虚实”之别的情感主体,是生活在韩国这片土地上的四种人物的代表,他们彼此之间虽在生活上互有交集,但即使将他们放置在无人干扰的环境之中,让他们产生情感联系,可终究不能在心理和精神层面上融为一体,横亘在他们面前的是物质、身份、心灵等无法逾越的鸿沟。

在《群山·咏鹅》中,张律也延续了其后期一直喜欢的现实与梦幻交替的时间、空间叙事方式,作品中的人物都喜欢问一句“我们是不是在哪里见过”,这也和其2019年作品《福冈》中主人公一直念叨的“我是不是在做梦”一样,张律试图通过人物和细节上的时空错乱,让观众分辨不清故事中的人物当前所处的是现实还是梦境。

张律电影通过消色与彩色兼融,刻画人物心理状态的对立性 - 天天要闻

在《群山·咏鹅》中,彩色是人物对当下场景产生疑惑时的画面主色彩,彩色和消色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观众区分该部电影现实场景和梦境的标尺。

心理分类资讯推荐

人的情绪为什么会突然出现 - 天天要闻

人的情绪为什么会突然出现

情绪的突然出现通常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未解决的内心创伤人们可能在过去的经历中遭受了某些创伤,这些创伤在潜意识中留下了痕迹。当遇到类似的情境或触发点时,这些潜在的创伤可能会导致情绪的突然爆发[1]。
N+1孤独症家庭康养项目启动,劝募大使发布倡导书 - 天天要闻

N+1孤独症家庭康养项目启动,劝募大使发布倡导书

第三十四次全国助残日:"N+1孤独症(农村)家庭康养项目"劝募大使董家乐发布关爱孤独症倡议书。尊敬的志愿者哥哥姐姐大家好,我叫董家乐,来自郑州四十七中。今年5月19日是第34次全国助残日,很荣幸以劝募大使身份参加本次助残日主题活动。您了解孤独症吗?
心理学专业,可没那么简单!解读心理学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 - 天天要闻

心理学专业,可没那么简单!解读心理学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

#头条创作挑战赛#孩子上大学,想学心理学专业,那你知道心理学在大学里面,到底需要学习哪些内容吗?从心理学专业毕业,未来是干什么的?以及这个专业的就业怎么样?好不好找工作?围绕这几个问题,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详细来解读下——心理学。
社会弱势群体生存现状: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发公众关注与反思 - 天天要闻

社会弱势群体生存现状: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发公众关注与反思

近日读罢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李慧子的相关采访报道,不禁对社会中的弱势群体生存状况有了深入的思考。其中涉及一名精神病患者阿华在敬老院受虐待的案例,此举引发公众强烈反响及传媒广泛关注。借由此案,我们既可洞见敬老院管理失范之现状,亦能对社会对弱势群体的态度与处理方式进行反思。
抑郁焦虑症强迫症导致人格改变,是驯化思维的结果,要学会... - 天天要闻

抑郁焦虑症强迫症导致人格改变,是驯化思维的结果,要学会...

从心理层面来说,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都会经历漫长的思维驯化过程。由此被驯化后的思维模式导致刻板的条件反射,形成行为方式跟认知方式,经年累月下沉到潜意识层面,逐步渗透并影响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对人生的态度以及对价值的取向,导致抑郁性人格跟焦虑性人格。
发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吗? - 天天要闻

发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吗?

今天,我想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告诉大家,人类的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是真实存在的,不接受任何反驳!我们知道,人的第六感是“超感官知觉”的俗称,又称“心觉”,此能力能透过正常感官之外的管道接收讯息,能预知将要发生的事情,与当事人之前的经验累积所得的推断无关。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现过“情绪劳动”吗? - 天天要闻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现过“情绪劳动”吗?

近日,#亲密关系中的情绪劳动是什么#这个网络话题,引起了很多网友关注,有网友评论说,“情绪劳动是耐心、爱心、操心的复合词,整天忙忙碌碌很辛苦,还不一定能得到对方认可”。记者注意到,这一说法得到了很多点赞认可。
艺术助我释放情绪,找回丢失的“松弛感” - 天天要闻

艺术助我释放情绪,找回丢失的“松弛感”

如今快节奏的生活、精神上的紧张和疲劳,导致我们常常忽视或压抑自己的内在情绪:压抑自我:习惯忽略自己的真正需求,而一味地取悦别人;持续焦虑:不想“内卷”,但竞争压力太大,也不敢真的放松下来;束缚心灵:身边有太多框架规则,囚禁住了那个曾经热爱探索、渴望自由的你。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 - 天天要闻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

在现代社会中,由于各种原因,夫妻分房睡的现象越来越普遍。那么,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一、孤独感增加当男人习惯了与伴侣同床共枕,突然分房睡会让他们感到孤独。在夜晚,没有伴侣的陪伴,他们可能会感到寂寞和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