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面情绪一来,系统崩溃,大脑停止思考......
这是我们经常遇到的状况,甭管你有多么高的智商,在情绪面前都无能为力,立刻变得暴躁冲动,看谁都欠揍!或者心情低落,什么都不想做!
你为什么会有这些情绪?
情绪,是由于外在的人、事、物对你产生了负面的影响,或是他人侵犯了你的权益,或是掉入了一个无法突破的困境,又或是遭遇了一场意外的不幸......
比如,你工作得好好的,莫名其妙被人打小报告,被老板叫去谈话,
你感到非常愤怒!
比如,你喜欢的球队输了球,你连续三天都郁郁寡欢!
那怎么办呢?
既然是“外围世界”导致了你的情绪,那么你要么改变世界,要么控制自己!
所以,大多数人在被负面情绪影响的时候,通常会选择以下三种方式来处理。
1.发泄
内心愤愤不平,手心血流涌动,挥起拳头,就往对方打去!打人犯法......
那我就摔东西!看什么摔什么,
别给我看价格,哪个贵砸哪个!还是很残暴......
那我文明一点,我去胡吃海喝,吃到扶墙而出!我去疯狂购物,购到一穷二白!
2.隐忍
发泄出来好像左右都是伤害,而且显得我很没教养,我得注意形象!
那我就控制自己的情绪,忍在心里,什么都不说,还你一副微笑的脸庞。
实在笑不出来?
那就让我冷静一会儿!我不攻击别人,但请你暂时也别来烦我!
3.转移
转移注意力,去做一些其他的事情,来忘却这份伤痛或者愤怒的情绪,比如疯狂工作,比如整天去打牌......总之,让我的生活被其他事情填满,不给情绪留出发作的空间!
但,这些方式真的有用吗
以上三种方式你也许都尝试过,但结果如何呢?
发泄,对他人和自己都造成了二次伤害,也许还会带来不可挽回的后果......
隐忍,长期隐忍将造成严重的心理问题,比如抑郁症,比如自残行为......
转移,虽然白天能够短暂地忘却,而一到晚上,剩下自己一个人的时候,负面情绪又会反客为主,造成严重的失眠......
如果把情绪比喻成头痛脑热,我们会如何医治?
是忍住假装没事?
还是在手上划一刀,让注意力转移到手上的痛感?
或者对头部进行冰冻让头脑降温?
甚至干脆把头砍下来不要了?
你可能会觉得这些处理方式很滑稽,但我们现在处理情绪的方式,和刚才说得头疼医头的方式是一样的。
我们把情绪当成了“问题本身”
我们会和对方说,请你控制一下自己的情绪;我们会和自己说:要么忍、要么狠、要么滚......
头痛,意味着你身体的其他部位可能出现了问题,需要你去处理,比如某个部位发炎了,或者身体感染了某个病毒,等等,你得对症下药才有效。
但这还不是最好的治疗方式......
那更好的治疗方式是什么呢?
情绪来了再想要控制,已经来不及了,情绪已经失控了!
因此,消除负面情绪的方式,不是等情绪来了再去控制,而是根本不让负面情绪有可能出现!
那具体怎么做呢?
首先,我们要对情绪有一个正确的理解,
情绪是由内在的感受通过身体表现出来的状态。这里有两个关键词:
1.表现状态
情绪是一种状态,不是问题本身。要解决问题,而不是消除状态。发烧了,要找到是身体哪里有炎症,是什么部位出了问题,而不是只在头上敷冰袋。
2.内在感受
内在感受是导致情绪状态的原因,那是什么导致了不同的内在感受呢?
我们来看一个例子:你正参加一场培训,很认真地在听讲,突然老师冲下讲台,抢走了你的手机,然后对你大吼一声:“你爸妈小时候怎么教你的?上课玩手机,你懂不懂尊重人啊!你是不是有病阿!”
然后当着众人的面,越骂越厉害。
请问,你心里是什么感受?
一定是怒火中烧吧,是不是会立刻站起来怼回去?甚至握紧了双拳,随时准备挥舞?
可是,如果你在上课之前,收到了这样一条消息:
“今天给你们分享的这位老师,有点精神失常,今早出门的时候忘记吃药了,你要小心一点......”
再面对刚才的一幕,请问你心里又会是什么感受?
也许不是愤怒而是害怕了吧,不是想怼回去,而是想赶紧躲得远远的。
为什么同样的场景,同样的人,做同样的事情,你会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情绪反应。
这里有两个原因:
1.因为你对外围世界的理解发生了变化。
原来你觉得老师是个正常人,现在变成神经病了!正常人做出这种行为是不可理喻的,而神经病做出这种行为就是情理之中的。
2.你对眼前问题失去了掌控力。
老师原来是个正常人,你这样羞辱我,我是有办法处理这种情况的,我要么怼回去,要么把你打趴下;可如果面对的是一个神经病,那我真不敢保证搞得过他,谁知道他会干嘛,吓死人了,还是走为上计!
所以,负面情绪的真正来源是两个:
1.信念不匹配
外围世界的情景,与你内在的信念系统冲突,你觉得应该如此,而事实上大相径庭。
比如,你觉得作为老师,应该彬彬有礼,应该为人师表的,而他做出这样的行为是不符合你信念系统的预期的,你的情绪就自然会冒出来。
就像我们情绪上来了,开口第一句话通常是:“你怎么可以这样?”
这就是对方的行为,和你心里对他的行为预期不一致。
2.能力不足够
你的能力能否解决眼前的问题?如果能解决,你会展现出“自信”的情绪;如果解决不了,你可能就会展现出“害怕”或者“恐惧”的情绪了。
比如,你打开家门,一只蚊子飞进你家,你双手一拍,吧即,蚊子死了,你的情绪没有任何的波动;
如果进来一只老鼠,你女朋友在屋里就会大声尖叫,以示害怕,因为你女朋友搞不定它阿!而你拿起拖鞋,追着老鼠一顿狂揍,将它赶出了家门。这时候,你展现出来的情绪叫“勇气”;
而如果一开门,冲进来的是一头老虎,那么大声尖叫、四处逃窜的估计就变成你了......
所以,情绪并不是什么外在事件导致的!情绪也从来不是问题!
你的信念系统无法理解眼前这个世界了,才是问题!你的能力无法处理眼前的这件事了,才是原因。
那么我们具体该如何解开“负面情绪”这道封印呢?
一、长期调养(治未病)
情绪一旦发作,是很难控制的,这个刚才我们已经说过。
所以,功夫在平时,我们需要在没有情绪的时候,好好调养自己的身心,让负面情绪的状态根本没有机会出现,当别人焦虑、愤怒、悲伤的时候,你能自然地展现出淡定与从容。
具体怎么做?
1.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随着你能力的提升,当你遇到同样的状况,你的情绪状态会发生变化。
比如你是一个普通人,突然有一天被拉到了战争前线,面对机枪与炮火,面对流血与死亡,你展现出来的一定是害怕,因为你处理不了这么复杂、这么危险的情况,你在那个环境下完全无所适从,不知道该干什么,能干什么,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你甚至不知道该往哪里走,腿都迈不动,内心装满了恐惧、害怕和无助......
所以,每一个去前线的士兵,都是要经过非常严格的训练的,从体能训练到格斗技巧;从枪械使用到队形演练;从战术理论到实战演习;从队友倒下应如何处理,到自己中弹该如何急救......你都得反复学习、训练,形成条件反射级的能力,才能被派到前线去打仗。
这些是什么?这些就是提升你在战争环境下的应对能力。
只有经过长期艰苦的训练,拥有了这些能力,你才能在枪林弹雨中奋勇前行,你才能在惊声尖叫里泰然自若,你才能在尸横遍野处无所畏惧!
英勇、自信、从容......,这些都是有能力做保障的结果。
2.建立正面的信念系统
信念,就是你理解世界的方式。你认为这个世界“应该”是怎么样的?你的朋友或者爱人“应该”如何对待你?你做了某些动作“应该”得到什么样的反馈?
每一套普世哲学,每一个宗教神庙,都代表着一套信念系统,都在告诉你这个世界“应该”是怎么样的,人与人的关系“应该”如何相处,每个人“应该”遵守什么样的行为准则......
它们之间没有对错之分,但是一旦你接受了某个信念,你头脑中就会多增加一条“应该如此”,一旦周围的世界出现不符合这个“应该”的情况,就会立刻触发你的负面情绪,让你悲伤或者愤怒!
比如今天是你和你先生结婚一周年的纪念日:
你们约了晚上6点一起吃烛光晚餐。因此,你特地花了2个小时精心打扮了一番,并提前1个小时来到了约定的酒店,等待你先生的到来,
你原本以为先生也会特别重视今天的约会,也会提前赶到,可没想到,等到了6点,先生还是没有出现,你开始有点生气了!连续打了两个电话也无人接听。
等到了6点40分,你的先生匆匆赶到,说自己在路上堵车晚了。你立刻气不打一处来,对先生怒吼道:“你不知道今天什么日子吗?你为什么不能早点出来?电话为什么不接?你从来都是这样!有没有点时间观念!你再看看你这衣服,你是来这里上班的吗?......
还没等先生解释,女士拿起包包就往酒店外面跑,完全忘了今天约会的目的是什么。
为什么会这样?
明明是一件小事,有必要发那么大火吗?
因为在这位女士的脑海中,可能有这样三条信念,被这次“迟到”给触发了:
1.准时,是对人、对事最基本的重视。
你不准时,就是不重视我,不重视这场约会,就是不爱我!
2.我如此重视这次约会,你也应该像我一样重视。
我为此化了2个小时的妆,提前1个小时到了酒店,你却连一个准时都无法保证!还穿个服务员的衬衫跑过来,是什么意思?
3.我打电话,老公应该马上接听。
你已经迟到了,也不知道发个消息来道歉,我打电话你还不接,你到底想干嘛?你心里到底有没有我?
一旦现实情况和脑海中预想的“应该”不符合,负面情绪就会奔涌而出,因为你的“世界秩序”崩塌了!
如果女士脑海中的这三条信念不改变,那么他们下次还会因为同样的事情砂架,比如男士又穿错了衣服,晚回了电话,迟到了20分钟......
而这些问题,也许当面对的是另外一个“信念系统里对时间和服装在意程度不高”的女生时,可能就完全没有问题。
因此,想要在同样的情况下,表现出不同的情绪状态,展现出善解人意与温柔体贴,并不是在当场控制自己的情绪,而是你得改变自己的信念系统。
那么,你应该学习哪套信念系统呢?
市面上有无数条信念,从《论语》到《圣经》,从宗教到哲学,从民间俗语到心灵鸡汤......这里面都有大量优秀的信念、价值观、规条,有些信念系统非常完整。
它们之间没有对错,你选择其中任意一本深入学习,都能改变你对这个世界的认识,改变你对为人处世的理解。理解变了,情绪自然就会跟着改变。
比如,例子中的女子如果是学《论语》的人,遇到上面这种情况,她可能就会说: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已经发生的事,我们无法改变,没必要说了,我们现在好好完成之后的烛光晚餐吧。
比如,例子中的女子如果是读《圣经》的人,遇到上面这种情况,
她可能会说:“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
爱他我就应该无条件地接受他,从他的角度出发,为他着想,他迟到心里一定也很难受,让我对他再好一些吧.无论选择哪一套信念系统,其目的都是一样的,都是让自己在这套信念系统下,能够更容易获得精神上的自由,不被烦恼苦难所困,能感受到幸福与快乐。
那么我在这里也推荐一套,让我自己受用不浅的信念系统,供你参考。
这套信念系统很短,只有12条,但是如果你能以这12条来理解这个世界,理解你与别人的相处关系,你的思维就不会被困死在情绪的牢笼里,待人处事也会更加宽容,心态也会变得积极。这套系统是 NLP 里的12条前提假设。
- 没有两个人是一样的
- 一个人不能控制另外一个人
- 有效果比有道理更重要
- 只有由感官经验塑造出来的世界,没有绝对的真实世界
- 沟通的意义在于对方的回应
- 重复旧的做法,只会得到旧的结果
- 凡事必有至少三个解决办法
- 每一个人都选择给自己最佳利益的行为
- 每个人都已经具备使自己成功快乐的资源
- 在任何一个系统里,最灵活的部分便是最能影响大局的部分
- 没有失败,只有反馈
- 动机和情绪总不会错,只是行为没有效果而已
想邀请你有空的时候,把这12条再多读几遍,甚至背诵出来,让它们融到你的血液里,成为你的信念系统,并以这12条来为人处世。每当你遇到伤心、难过、愤怒的事情,回来再看看这12条,你的内心总能重回安定,摆脱情绪的束缚,并找到新的解决办法。
学习信念没有技巧,相信就好,就像武功的心法、口诀,你要常挂心中,并以此指导自己的思考与行动。
二、紧急处理(治已病)
如果你的能力还不够,信念系统还没建立完善,情绪又突然来袭怎么办?
有没有除了发泄、忍耐、转移之外更好的处理办法?
有的,分为三个步骤:
第一步:自觉
首先,你要觉察到自己处在情绪状态中,在心中对自己说出目前的情绪,比如你在发火,你要在心里默念:“我现在正在发火......”
当你知道自己“正在生气”,你的怒火便会减少一大半,因为你的理性大脑开始发挥作用,而不是完全关闭着的状态。
第二步:理解
“我为什么会发火?我的动机是什么?我想通过发火得到什么?有没有更好的方式来获得?”
如果找不到动机了,那你就想一下,是对方或者外围世界触犯了你哪条信念?你觉得应该是这样的,可是事实上却变成那样了?这条信念本身是不是正确的?
第三步:转换
你的情绪表达里有没有负面词语?
试着转换成正面的语句;12条前提假设里,哪一条可以解释目前状况,哪一条能给你力量?试着用它来替换自己原有的信念;这个动机,以用其他的方式达成吗?如果能力不够,还可以找谁来帮助你?
如果你能够顺利地走到第三步,那么就可以把一个情绪问题,变成了一个具体问题,从感性爆炸拉回到了理性思考。
这时候,你就有办法解决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