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心理学家们如何看我的神秘体验?

2022年10月07日10:24:03 心理 1376

异国他乡的朋友又会怎样看呢?我把本书(指为发表的《与先知通心》)关于我的那次超越性嫉妒的神秘体验的文章(英文版)寄给了几位美国朋友,并且在信中表达了对这一神秘体验进行研究的愿望。

下面是他们的回音:


1、南塔莉·罗杰斯(Natalie Rogers,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人本心理学奠基者之一卡尔·罗杰斯之女):


Thank you for sharing your fascinating mystical experience with all of the synchronicities and mystery. I don't think you need to look for a "why". If that had happened to me I think I would just enjoy the mystery and notice if my inner spirit had changed, or if my perspective on life had changed, or my way of living life had changed. I would try to just accept it as a special gift.

Sincerely,

Natalie Rogers


译文:

感谢你,让我分享你迷人的伴随神秘的事情一起发生的神秘体验。我认为你没有必要去探究它“为什么”会发生。如果这个体验发生在我身上,我会只享受其神秘,并且注意我的内在精神是否发生了改变,我对生活的观念是否发生了改变,以及我的生活方式是否发生了改变。我会尽量把它作为一个特殊的礼物来接受。

——南塔莉·罗杰斯


2、斯特拉(Stella,美国心理学教授):

Dear Xu Jinsheng,

Thank you for your response. I've read your article and enjoyed it very much. But why are you looking to explain your mystical experience? If you find an explanation, it won't be mystical anymore. You might think of it as a gift from a mysterious universe reminding you of the limitations of human understanding. Did you know that my book, The Pleasure Zone: Why We Resist Good Feelings & How to Let Go and Be Happy, has recently been published in Chinese? I'm very happy about that.


译文 :

我读了你的文章,非常欣赏!但是你为什么要去解释你的神秘体验呢?如果你找到了一个答案,它就不再神秘了。你也许可以把它看成是来自神秘宇宙的礼物,它恰恰是在提醒你人类理性的有限性。你知道我的作品:《喜悦地带:我们为何要拒绝愉悦&如何顺其自然,愉悦自现》最近在中国出版发行了吗?这本书的出版使我感到非常的高兴。


3、弗朗西斯·沃恩(Frances Vaughan,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美国后人本心理学学会前会长)写道:

Regarding your wonderful experience, I think it is best to accept it with gratitude rather than try to find an explanation that is satisfying to the rational mind. The mystery of love always transcends the intellect.


译文:

关于你的奇妙的体验,我认为最好是怀着感激的心情接受它,而不是试图找到一个可以满足理性的心智的解释。爱的神秘总是超越了智力。


上面三位美国心理学家恰巧都是女性。其中,南塔莉·罗杰斯谈到觉察自己的“内在精神”“对生活的观念”是否发生了改变,非常具有启发性。我感到自己的确在这两方面都有很大变化。其中最大的变化,就是产生了关于“通心”的理念。斯特拉说“把它看成是来自神秘宇宙的礼物,它恰恰是在提醒你人类理性的有限性。”这见解也非常有趣和深刻。而弗朗西斯·沃恩说爱的神秘总是超越了智力”,大体也是一样的看法。

她们在一点意见上惊人的类似:都主张不必对这一神秘体验进行探究。但我觉得她们似乎都没有理解到我的一种想法:为什么就不能够探究呢?理性不能够终止于神秘,要去环绕它、冲击它、逼近它。


4、Tom Greening(托马斯·格林,美国人本心理学杂志主编)写道:


……

Your mystical experience could be explained many ways, but I don't know which way is "true." Perhaps when we have great fear, need, or wish, our brains function in unusual ways. You have had a stressful life, maybe even from early events before you can remember, and then from recent events. I know from experience how stressful it can be to fall in love and fear the loss of that person. Jealousy, fear, and the yearning for beauty and love can have profound effects on us.

I did some editing of your article to try to make it more readable. But it needs a little more polishing. I have attached it to this email. I don't know where it might be published. I will ask some colleagues. Maybe in a Transpersonal Journal. Have you sent your article to Ken Wilber? He might like to know that you found "Grace and Grit" helpful.。


译文:

你的神秘体验可以有多种解释,但我不知道哪一种是“真实的”。大概当我们有巨大的恐惧、需求、希望时,我们的大脑功能就会处于一种特殊的状态中(我们的大脑就会以一种超乎寻常的方式工作)。你的人生经历了压力很大的生活,这些压力包括最近的突发事件,也包括以前的各种事件,这些事件你已经想不起来了。我知道,堕入爱河和害怕失去所爱的人的体验是何等强烈的压力。嫉妒、恐惧以及对美和爱的渴望对我们有深刻的影响。

我对你的文章做了一些编辑,使它更具可读性。但它还需要再打磨一下。我已经把它附在这封邮件里了。我不知道它可以在哪里出版。我会问一下同事。也许在《超个人杂志》上适合。你的文章寄给肯·威尔伯了吗?他可能想知道你觉得《恩宠与勇气》是有帮助的。


托马斯·格林是我早在1985年就开始通信的美国心理学学者,直到现在也没有中断联系。1987年,我曾经在他主编的《人本心理学杂志》上发表过一篇文章。从该回信来看,他是试图从我的主观情况来进行解释,即肯·威尔伯的四象限理论中的左上象限。他的回复使我进一步觉察我与J师父通心的巨大的压力和动力。没有“很大的压力”,没有能量的高度聚集,是很难和高能量的人通心的。


5、 Ken Wilber(肯·威尔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写道:


Thank you very much for sending your account. I enjoyed reading it very much!

Ken


译文:


非常感谢你送给我这篇记叙文章。我十分欣赏地阅读了它!


2002年1月31日


肯·威尔伯的反响是我最为看重的。知道他非常、非常忙。所以他的回信,当时既使我高兴,又多少有一点失望。高兴的是他收到并且看了我的文章,甚至还表达了自己的感觉。多少有一点失望的是,他没有表达任何更加具体的意见。不知道这是为什么?——在这封信之前,我们已经通过大约六次信。其中有四封是关于联系他的书的版权的,有二封信是请教关于他书中的思想的问题,其中,他对于我的问题都作了认真而简单的回答。当时,我期望他能够对研究神秘体验多少提一点看法,甚至谈一点这体验与他的理论的相关。因为对于他来说,研究是没有禁区的。——其实,没有谈看法也是一种看法。他使我想到,上帝已经把这么美妙的礼物赐予了我,如何去享受、解读,最终只能够是我个人的事情。

肯·威尔伯是一位非常有灵性的心理学家,有过刻骨铭心的、非常闪光的和令人羡慕的爱情体验。但我在他的著作,包括他的自传体著作中竭力寻找,却没有发现他提到过类似的体验。也许,他之所以没有对我的这次体验作出更详细的评论,不仅是因为太忙,以及严谨,他自己还没有这样的体验,没有体验过的是不好评论的。

肯·威尔伯的理论非常丰富,特别是他关于灵性发展的理论,关于全子的深度和广度的理论,——这些理论都直接影响了我,成为我产生那次神秘体验的潜移默化的因素之一。他关于四个象限的理论,实际上也为研究神秘体验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方案:从全部四个象限来看这一事件。所谓四象限是指左上象限:心理;左下象限:文化;右上象限:行为;右下象限:社会。他认为,任何一个事件,都可以从四个象限来进行研究。

从四个象限理论看,我对于这一事件的探究,迄今主要是在左上象限进行的。它在右上象限的情况,尚无法进行研究,对于右下象限、左下象限的意义也有待探索。


6、Bert Hellinger(伯特·海灵格,世界著名心理治疗家)说:

This experience cannot be taught. It is a gift that is given and then after an unexpected moment to an unexpected people as an unexpected gift, not always gives to the best person, that is very strange, people are overcome by this. There was a famous German mystical Jakob xxxx said you cannot teach it.

If you look at the New Age, there is a lot of mystical work, usually they are not very close to life. I have quite a few friends that had been in this and go beyond it and they don’t want to talk about it. Quite a few they go this way, so it is very strange to me.


译文:

这一体验是不能够传授的。它是一个礼物。在一个不期而遇的时刻,给一个不期而遇的人的不期而遇的礼物,它不一定给那最好的人,这是非常奇怪的,人们被它所征服。有一个著名的德国神秘主义者雅各布(mystical Jakob)说,这是不能传授的。

如果你看新时代运动,有大量的神秘主义的著作,通常它们与生活不是很紧密。我有好几位朋友曾经有,超越了它,他们不想谈论它。好些人这样做,我感到非常奇怪。


这是2003年8月我们在北京的一次谈话记录。他的看法与前面几位美国朋友差不多。但我的看法不一样。他认为“新时代运动,有大量的神秘主义的著作,通常它们与生活不是很紧密。”我以为,我的思考与“新时代运动”无关,而又是与我的生活紧密相连的。正因为如此,我才要进行探索。这在前面也有叙述。

美国心理学家们如何看我的神秘体验? - 天天要闻

美国心理学家们如何看我的神秘体验? - 天天要闻

美国心理学家们如何看我的神秘体验? - 天天要闻

美国心理学家们如何看我的神秘体验? - 天天要闻

心理分类资讯推荐

人的情绪为什么会突然出现 - 天天要闻

人的情绪为什么会突然出现

情绪的突然出现通常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未解决的内心创伤人们可能在过去的经历中遭受了某些创伤,这些创伤在潜意识中留下了痕迹。当遇到类似的情境或触发点时,这些潜在的创伤可能会导致情绪的突然爆发[1]。
N+1孤独症家庭康养项目启动,劝募大使发布倡导书 - 天天要闻

N+1孤独症家庭康养项目启动,劝募大使发布倡导书

第三十四次全国助残日:"N+1孤独症(农村)家庭康养项目"劝募大使董家乐发布关爱孤独症倡议书。尊敬的志愿者哥哥姐姐大家好,我叫董家乐,来自郑州四十七中。今年5月19日是第34次全国助残日,很荣幸以劝募大使身份参加本次助残日主题活动。您了解孤独症吗?
心理学专业,可没那么简单!解读心理学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 - 天天要闻

心理学专业,可没那么简单!解读心理学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

#头条创作挑战赛#孩子上大学,想学心理学专业,那你知道心理学在大学里面,到底需要学习哪些内容吗?从心理学专业毕业,未来是干什么的?以及这个专业的就业怎么样?好不好找工作?围绕这几个问题,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详细来解读下——心理学。
社会弱势群体生存现状: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发公众关注与反思 - 天天要闻

社会弱势群体生存现状: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发公众关注与反思

近日读罢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李慧子的相关采访报道,不禁对社会中的弱势群体生存状况有了深入的思考。其中涉及一名精神病患者阿华在敬老院受虐待的案例,此举引发公众强烈反响及传媒广泛关注。借由此案,我们既可洞见敬老院管理失范之现状,亦能对社会对弱势群体的态度与处理方式进行反思。
抑郁焦虑症强迫症导致人格改变,是驯化思维的结果,要学会... - 天天要闻

抑郁焦虑症强迫症导致人格改变,是驯化思维的结果,要学会...

从心理层面来说,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都会经历漫长的思维驯化过程。由此被驯化后的思维模式导致刻板的条件反射,形成行为方式跟认知方式,经年累月下沉到潜意识层面,逐步渗透并影响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对人生的态度以及对价值的取向,导致抑郁性人格跟焦虑性人格。
发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吗? - 天天要闻

发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吗?

今天,我想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告诉大家,人类的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是真实存在的,不接受任何反驳!我们知道,人的第六感是“超感官知觉”的俗称,又称“心觉”,此能力能透过正常感官之外的管道接收讯息,能预知将要发生的事情,与当事人之前的经验累积所得的推断无关。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现过“情绪劳动”吗? - 天天要闻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现过“情绪劳动”吗?

近日,#亲密关系中的情绪劳动是什么#这个网络话题,引起了很多网友关注,有网友评论说,“情绪劳动是耐心、爱心、操心的复合词,整天忙忙碌碌很辛苦,还不一定能得到对方认可”。记者注意到,这一说法得到了很多点赞认可。
艺术助我释放情绪,找回丢失的“松弛感” - 天天要闻

艺术助我释放情绪,找回丢失的“松弛感”

如今快节奏的生活、精神上的紧张和疲劳,导致我们常常忽视或压抑自己的内在情绪:压抑自我:习惯忽略自己的真正需求,而一味地取悦别人;持续焦虑:不想“内卷”,但竞争压力太大,也不敢真的放松下来;束缚心灵:身边有太多框架规则,囚禁住了那个曾经热爱探索、渴望自由的你。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 - 天天要闻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

在现代社会中,由于各种原因,夫妻分房睡的现象越来越普遍。那么,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一、孤独感增加当男人习惯了与伴侣同床共枕,突然分房睡会让他们感到孤独。在夜晚,没有伴侣的陪伴,他们可能会感到寂寞和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