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罚罪》,最后一节,最后终于播完
故事很精彩。没有煲几集,很快就占据了播量第一名。
每一节都有看点,不停的吸引人,要你继续看下去。
这个里面的主角赵鹏超,看起来很精明。但是到最后就是一个悲剧,他用语言逼迫自己的生母,用手枪自杀了。
他的行为,他为什么要那样行为呢?他自己来解释就是他的母亲,是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为了做官 ,跟他的父亲离婚了,于是在他小时候,造成了心里的阴影。
这就是说小时候的经历,外在的环境决定了他以后生活学习工作的趣向。
根据现代的哲学的理论:意识是客观事物在大脑的反应。
初步看起来就是这样的。
按照心理学的观察,心理的问题 ,影响了人的身心行为。
如果小时候有心理学来来进行诊断矫正,就有干预的效果。
按照传统的智慧来观,种下了什么因,就结什么果。
但是这还是一个初步的观。
按照传统的来说,可以抓住问题的本质:这个大脑的反应,也就是意识,是可以转念转识而成智用。
意识是客观事物在大脑的反应。
这个大脑是怎么反应的?
你这个大脑小的时候,形成了心理的问题,就有了这样的经验,以后你的学习工作成长,就会按照这个模式来反映。
比如说你某一个事物,你心中有了强烈的感受。你就会跟着这个感觉走,你一直忘不了这个感觉。
这个感觉一直指导你处理现前的种种的问题事物。
在这个过程当中觉得有意思有趣味,但是到了最后,一个事物开始总有一个结局,面对这个结果,他自己终于意识到,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局面?
原来就是小时候的母亲对他的影响。
这样的人生,没有真实的好的果报,这就是传统文化中讲的虚幻、虚妄。
看看这个主角最后他与母亲的对话,就是不停的讲,自己不停的来剖析自己的行为,围绕我来诠释。
母亲的行为对他的影响,我怎么样怎么样?
这就是处处有一个我。
这个我其实他就是感觉系统,有了感觉,有了认识,产生了思想。
传统的文化中怎么认为?受不异空,受即是空。
因为他不能来观察是空,不能来转念,不能开启内在的智慧光明。遇事就是一个罪恶的悲剧的人生历程的展现。
紫色荷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