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爱身边人 我们有责任
谈及被家暴的女性群体,我们首先需要意识到此处的家庭心理危机介入是需要在保障对象人身安全基础上的心理介入,生命安全永远必须需要放在第一位。
下面我们就在对象人身安全得到保障的基础上,探讨受家暴女性群体的心理调适。

了解受家暴女性的心理危机
对于已经遭受过家暴 (尤其是长期家暴) 的受害女性而言,经济补偿、身体恢复以及对施暴者的法律制裁并不能完全抚平其心理上的创伤。已有的研究证明,遭受过家庭暴力的女性往往倾向于低自尊且容易产生习得性无助,从而衍生出各类情绪障碍(抑郁、焦虑、恐惧以及创伤后应激障碍等),更有甚者,过度的压抑和无助将引发针对自身 (自伤或者自杀) 或针对施暴者(恶逆变) 的暴力行为,造成家庭的惨剧并严重影响社会治安。

因此,有效识别家庭暴力受害女性所承受的心理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家庭心理干预,将成为家庭暴力受害女性援助体系中重要而有意义的内容。
介入原则
>>“接纳”了解她们的特征,倾听她们的故事,尊重她们的想法,不去质疑她们,努力与其建立信任支持关系;
>>“避免二次伤害”关注受暴妇女身体上与精神上的创伤,家人或支持者应当尽可能为受暴妇女营造专业、安全的身心环境。更需要预防和避免指责、质疑、拒绝等行为给受暴妇女带来的二次伤害;
>>“安全下的自决”对受暴妇女困境的关注不在于“离开”或“留下”,需要更多的理解该妇女背后的动机,根据原因提供足够的社会支持,让受暴妇女在安全、没有顾虑的情况下自己做出决定;
>>“减少压力”受暴妇女往往面临的是经济、生活、安全等多重困境,作为家人或介入者不能想当然觉得应该怎样,可以怎样,不假设她们的困境,增加受暴女性的压力。

心理调适
建议

♥打破错误认知
提高受家暴女性对家庭暴力的法律认知;提高其对家庭暴力的认知,让受暴妇女明白家庭暴力是什么,以及暴力的潜在危害,促使受暴妇女重新审视自己所处环境,考虑是否要做出改变。
♥认可其做出的每一个改变
只要受暴妇女愿意寻求外界帮忙,愿意反馈自己的处境,都是值得肯定和认同的,求助本身就是非常重要的改变,需要借此不断增强受暴妇女面对困境的信心。
♥拒绝内疚感和耻辱感
强化受暴妇女对“家庭暴力不管在任何情况下都是违法的”这一认知,让受暴妇女明白家庭暴力不是个人问题,而是家庭的、社会性的问题,缓解受暴妇女的对自我的内疚感和耻辱感。
♥重新构建个人支持网络
支持网络包括个人网络、志愿者联系网络、互助网络和邻里协助网络等等,这些网络可以通过加入相应团队、参与各种各样的活动建立,并积极维持和扩大。有了网络的支持,女性将有更多资源和信心处理难题。
♥逐步提升自我能力
能力包含但不仅限于家庭关系处理技巧、压力舒缓技巧、暴力保护技巧等方面,兴趣爱好、技能提升、情绪管理等都可以纳入能力提升范畴。能力提升有助于受暴妇女自我释压、自我保护,减轻家暴对妇女心理和身体的伤害,增强抗压能力。
End
出品:驻马店市妇联宣传部
来源:织城女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