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症是精神类疾病吗?需要治疗吗?应该如何治疗

2022年09月28日20:41:17 心理 1000

手机上的APP必须要按颜色或功能进行划分;

鞋带必须要系成一个固定的扣子;

出门前要反复确认有没有拿钥匙,门有没有关好;

东西一定要按照固定的模式摆放整齐;

..........

如果你在生活中也有类似的行为习惯,身边的人肯定会习惯性地说一句“你是不是有强迫症啊?”但其实很多人并不是真的有强迫症,只是带有强迫倾向

强迫症是精神类疾病吗?需要治疗吗?应该如何治疗 - 天天要闻

强迫倾向VS强迫症

简单点来说,可以将强迫倾向理解为强迫症的早早期症状,属于一般性心理健康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疏导累积到一定程度,就会有可能发展成为强迫症。

而强迫症是被归属为精神科疾病,为焦虑症的范畴,必要时需要服药治疗。


强迫症是精神类疾病吗?需要治疗吗?应该如何治疗 - 天天要闻

强迫症的特点:经常性反复性的思考去确认一件事情,即使是理智告诉自己不去想不去做,但内心还是忍不住而且会因为控制自己不去做而饱受煎熬,给自己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造成非常大的困扰。

例如影视剧《温暖的抱抱》中常远所饰演的鲍抱一角,就是一个典型的强迫症,浴缸里喂养的鱼按照颜色区分来饲养,女朋友的口红要削成一样的平角,衣服必须叠的整整齐齐的按照类型进行摆放。

强迫症是精神类疾病吗?需要治疗吗?应该如何治疗 - 天天要闻

患有强迫症是否需要治疗?

对于轻微的强迫行为,而且没有对生活造成明显影响的,一般不需要特殊的治疗。从另一个角度来分析,轻微的强迫行为还会更有利于维持将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而且家里可以更整洁,为生活带来一些便利。

而对于情况比较严重的强迫症,对自己或者他人的生活造成了影响就需要提起注意!例如每天睡觉时都要将床铺整理的不能有一丝丝褶皱,甚至要花费一两个小时,不整理好就不能睡觉。或者是在上班时,看不了邻座同事的桌面杂乱无章,必须要让对方按照自己的方式整理好才能安心,否者就备受心理折磨,这种情况就需要接受治疗。

强迫症是精神类疾病吗?需要治疗吗?应该如何治疗 - 天天要闻

强迫症需要心理治疗还是服药治疗?

随着强迫症病情加重,患者的生活质量也会随之下降,主要体现在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及心理功能等方面,并向周围的环境扩散。

大多数情况下对于强迫性障碍的治疗,以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这两种方式为主,药物方面多为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而心理治疗主要有以下这3种方式:

强迫症是精神类疾病吗?需要治疗吗?应该如何治疗 - 天天要闻

1.系统脱敏法

在学会放松方法的基础上,逐渐由易到难列出出现强迫性行为的次数和情境,并且对每种情况下出现的强迫行为慢慢进行放松脱敏,举例如果平时必须要将梳妆台归纳的整整齐齐,可以尝试一步步打乱原有的顺序,增加物品的刺激量。

2.暴露疗法

简单理解就是心里越不能接受什么,就越去接触那些东西,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加,强迫症会逐渐减轻,但该方法比较适合那些意志力很强的人。

3.认知行为法

在专业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医生的指导下,通过行为上帮助患者纠正原有的思想并及时改正,来达到帮助患者减轻强迫性思维和行为的目的!

强迫症是精神类疾病吗?需要治疗吗?应该如何治疗 - 天天要闻

要注意,无论是药物治疗还是心理治疗,都必须要在专业医生或者心理咨询师的指示下进行,不可以私自“治疗”!

如果怀疑自己有强迫症可以在首页进行量表测评,也可以在恩恩心理APP上进行咨询!

心理分类资讯推荐

人的情绪为什么会突然出现 - 天天要闻

人的情绪为什么会突然出现

情绪的突然出现通常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未解决的内心创伤人们可能在过去的经历中遭受了某些创伤,这些创伤在潜意识中留下了痕迹。当遇到类似的情境或触发点时,这些潜在的创伤可能会导致情绪的突然爆发[1]。
N+1孤独症家庭康养项目启动,劝募大使发布倡导书 - 天天要闻

N+1孤独症家庭康养项目启动,劝募大使发布倡导书

第三十四次全国助残日:"N+1孤独症(农村)家庭康养项目"劝募大使董家乐发布关爱孤独症倡议书。尊敬的志愿者哥哥姐姐大家好,我叫董家乐,来自郑州四十七中。今年5月19日是第34次全国助残日,很荣幸以劝募大使身份参加本次助残日主题活动。您了解孤独症吗?
心理学专业,可没那么简单!解读心理学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 - 天天要闻

心理学专业,可没那么简单!解读心理学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

#头条创作挑战赛#孩子上大学,想学心理学专业,那你知道心理学在大学里面,到底需要学习哪些内容吗?从心理学专业毕业,未来是干什么的?以及这个专业的就业怎么样?好不好找工作?围绕这几个问题,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详细来解读下——心理学。
社会弱势群体生存现状: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发公众关注与反思 - 天天要闻

社会弱势群体生存现状: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发公众关注与反思

近日读罢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李慧子的相关采访报道,不禁对社会中的弱势群体生存状况有了深入的思考。其中涉及一名精神病患者阿华在敬老院受虐待的案例,此举引发公众强烈反响及传媒广泛关注。借由此案,我们既可洞见敬老院管理失范之现状,亦能对社会对弱势群体的态度与处理方式进行反思。
抑郁焦虑症强迫症导致人格改变,是驯化思维的结果,要学会... - 天天要闻

抑郁焦虑症强迫症导致人格改变,是驯化思维的结果,要学会...

从心理层面来说,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都会经历漫长的思维驯化过程。由此被驯化后的思维模式导致刻板的条件反射,形成行为方式跟认知方式,经年累月下沉到潜意识层面,逐步渗透并影响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对人生的态度以及对价值的取向,导致抑郁性人格跟焦虑性人格。
发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吗? - 天天要闻

发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吗?

今天,我想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告诉大家,人类的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是真实存在的,不接受任何反驳!我们知道,人的第六感是“超感官知觉”的俗称,又称“心觉”,此能力能透过正常感官之外的管道接收讯息,能预知将要发生的事情,与当事人之前的经验累积所得的推断无关。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现过“情绪劳动”吗? - 天天要闻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现过“情绪劳动”吗?

近日,#亲密关系中的情绪劳动是什么#这个网络话题,引起了很多网友关注,有网友评论说,“情绪劳动是耐心、爱心、操心的复合词,整天忙忙碌碌很辛苦,还不一定能得到对方认可”。记者注意到,这一说法得到了很多点赞认可。
艺术助我释放情绪,找回丢失的“松弛感” - 天天要闻

艺术助我释放情绪,找回丢失的“松弛感”

如今快节奏的生活、精神上的紧张和疲劳,导致我们常常忽视或压抑自己的内在情绪:压抑自我:习惯忽略自己的真正需求,而一味地取悦别人;持续焦虑:不想“内卷”,但竞争压力太大,也不敢真的放松下来;束缚心灵:身边有太多框架规则,囚禁住了那个曾经热爱探索、渴望自由的你。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 - 天天要闻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

在现代社会中,由于各种原因,夫妻分房睡的现象越来越普遍。那么,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一、孤独感增加当男人习惯了与伴侣同床共枕,突然分房睡会让他们感到孤独。在夜晚,没有伴侣的陪伴,他们可能会感到寂寞和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