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四点注意事项帮你更好地自我关怀

2022年09月28日06:35:18 心理 1584

Points:

‎自我关怀已经成为目前的热门话题‎,特别是在医疗保健和人文服务等领域。然而,尽管讨论了这个话题很久,许多人仍难以理解它的含义以及如何获得足够的自我关怀。

在本文中,我们将就如如何进行自我关怀进行探讨。

【心理健康】四点注意事项帮你更好地自我关怀 - 天天要闻

# 01

自我对话是自我关怀的重要部分

许多人认为自己没有时间上瑜伽科、没有钱去按摩、没有精力锻炼,因此在听到自我关怀时满脸写满抗拒。虽然对于“996”“007”的上班族、忙于学业的学生是不可忽视的事实,但大家往往忽略了一个要点,即自我关怀最终不是关于你每周可能做一两个小时的事情。自我关怀是生活的一种方式,这包括我们每天每时每刻与自己的关系。‎

‎‎自我对话对塑造情绪、压力‎水平以及掌控感有很大作用。忙碌的一天可能会引起‎‎焦虑‎‎和‎‎疲惫‎‎,但它也可以被视为一种挑战,来帮助我们提升和利用我们自身的许多优势。

我们忽视了自我关怀的这一关键组成部分,以至于对我们自己造成了很大影响。如果反复在头脑中一遍又一遍的给自己施加压力,任何我们所以为的自我关怀都毫无益处。按摩的时候,你会一直想着工作。上瑜伽课的时候,你会将自己与房间里的同学进行比较。

‎所以要注意,开始改变那些毫无用处的思维习惯才是最重要的自我关怀方式。

# 02

转移注意力可能会有所帮助,但只是暂时的

在讨论自我关怀时,人们往往想办法摆脱自己的压力源。一些常见的例子可能是一直看电视、看小说或打游戏。当情绪高涨或筋疲力尽时,进行更积极的追求或尝试感性地处理正在经历的事情可能需要付出太多的努力。在这种情况,分散注意力来进行自我关怀可能会有所帮助。

【心理健康】四点注意事项帮你更好地自我关怀 - 天天要闻

‎如果你长期通过麻木、逃避、分散注意力或忽视压力源进行自我关怀,那么问题就会出现。如果这种情况持续太久,你可能会发现你有一堆未经处理的想法和感受,这可能会导致你的压力或疲惫恶化而不是改善。‎

# 03

找到处理负面事件、情绪的方法

我们可以通过寻找帮助处理生活经历的活动来改变总是用分心的方式处理压力。自我关怀需要花时间思考压力源,并感受随之而来的情绪。‎

‎例如,如果你被同时存在几个ddl,从长远来看,再多的分心也不会帮助你。相反,最好是参与一项直接解决高压的活动,例如指导放松的练习或与同事/朋友交流。‎

自我关怀意味着关注情绪,并给予自身关心和关注。每个人调节情绪的方法不同,包括但不限于写日记、绘画、向朋友或咨询师谈论压力、冥想、跳舞、锻炼、听音乐或哭泣。‎

【心理健康】四点注意事项帮你更好地自我关怀 - 天天要闻

‎我们可能会通过阅读甚至看电视来逃避压力源,但也可以寻找能够解决当前挑战的方法,而不是分散注意力。例如,可以读一本可能涉及让我们感到共情的文章,或者观看一些up主、演讲者的解决方法,而非是分散注意力的电视剧或者游戏‎。‎

‎在考虑适合这一类别的自我关怀活动时,要问自己的最重要的问题是:“在做这项活动之后,我是否获得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以及我是否拥有更好的视角来获得解脱或情感释放?”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我们就找到了一些很棒的自我关怀的方式。‎

# 04

关注身体健康

在追求自我关怀的过程中,人们往往认为他们需要在生活中增加一些新的和戏剧性的东西。我们很容易浪费时间和金钱进行按摩、报名参加‎‎冥想‎‎课程、尝试新的爱好,从而希望找到一些让我们兴奋的东西。虽然所有这些事情都可以成为自我关怀的一部分,但不要忽视有助于维持身体健康的简单日常生活。

【心理健康】四点注意事项帮你更好地自我关怀 - 天天要闻

‎按时吃饭、充足的睡眠、洗澡、整理家居等等,这些都是自我关怀的重要组成。如果搭配了合理、营养均衡的膳食?如果稳定了睡眠和起床的时间,或者终于买了有助睡眠的新枕头来帮助我们睡得更好,该怎么办?所有这些小事情都可以作为日常生活中自我关怀的机会。‎

作者有话说

从事自我关怀是一种向自己发出信号的方式,表明我们在自己的生活中很重要。不需要大量的时间、金钱来大动干戈的改变,而是从自我对话开始,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健康,并在分心和情绪处理之间取得更好的平衡,也许一些些小的改变都能帮助我们更好的关注自我。‎


【END】


来源:首师心语

心理分类资讯推荐

人的情绪为什么会突然出现 - 天天要闻

人的情绪为什么会突然出现

情绪的突然出现通常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未解决的内心创伤人们可能在过去的经历中遭受了某些创伤,这些创伤在潜意识中留下了痕迹。当遇到类似的情境或触发点时,这些潜在的创伤可能会导致情绪的突然爆发[1]。
N+1孤独症家庭康养项目启动,劝募大使发布倡导书 - 天天要闻

N+1孤独症家庭康养项目启动,劝募大使发布倡导书

第三十四次全国助残日:"N+1孤独症(农村)家庭康养项目"劝募大使董家乐发布关爱孤独症倡议书。尊敬的志愿者哥哥姐姐大家好,我叫董家乐,来自郑州四十七中。今年5月19日是第34次全国助残日,很荣幸以劝募大使身份参加本次助残日主题活动。您了解孤独症吗?
心理学专业,可没那么简单!解读心理学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 - 天天要闻

心理学专业,可没那么简单!解读心理学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

#头条创作挑战赛#孩子上大学,想学心理学专业,那你知道心理学在大学里面,到底需要学习哪些内容吗?从心理学专业毕业,未来是干什么的?以及这个专业的就业怎么样?好不好找工作?围绕这几个问题,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详细来解读下——心理学。
社会弱势群体生存现状: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发公众关注与反思 - 天天要闻

社会弱势群体生存现状: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发公众关注与反思

近日读罢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李慧子的相关采访报道,不禁对社会中的弱势群体生存状况有了深入的思考。其中涉及一名精神病患者阿华在敬老院受虐待的案例,此举引发公众强烈反响及传媒广泛关注。借由此案,我们既可洞见敬老院管理失范之现状,亦能对社会对弱势群体的态度与处理方式进行反思。
抑郁焦虑症强迫症导致人格改变,是驯化思维的结果,要学会... - 天天要闻

抑郁焦虑症强迫症导致人格改变,是驯化思维的结果,要学会...

从心理层面来说,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都会经历漫长的思维驯化过程。由此被驯化后的思维模式导致刻板的条件反射,形成行为方式跟认知方式,经年累月下沉到潜意识层面,逐步渗透并影响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对人生的态度以及对价值的取向,导致抑郁性人格跟焦虑性人格。
发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吗? - 天天要闻

发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吗?

今天,我想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告诉大家,人类的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是真实存在的,不接受任何反驳!我们知道,人的第六感是“超感官知觉”的俗称,又称“心觉”,此能力能透过正常感官之外的管道接收讯息,能预知将要发生的事情,与当事人之前的经验累积所得的推断无关。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现过“情绪劳动”吗? - 天天要闻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现过“情绪劳动”吗?

近日,#亲密关系中的情绪劳动是什么#这个网络话题,引起了很多网友关注,有网友评论说,“情绪劳动是耐心、爱心、操心的复合词,整天忙忙碌碌很辛苦,还不一定能得到对方认可”。记者注意到,这一说法得到了很多点赞认可。
艺术助我释放情绪,找回丢失的“松弛感” - 天天要闻

艺术助我释放情绪,找回丢失的“松弛感”

如今快节奏的生活、精神上的紧张和疲劳,导致我们常常忽视或压抑自己的内在情绪:压抑自我:习惯忽略自己的真正需求,而一味地取悦别人;持续焦虑:不想“内卷”,但竞争压力太大,也不敢真的放松下来;束缚心灵:身边有太多框架规则,囚禁住了那个曾经热爱探索、渴望自由的你。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 - 天天要闻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

在现代社会中,由于各种原因,夫妻分房睡的现象越来越普遍。那么,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一、孤独感增加当男人习惯了与伴侣同床共枕,突然分房睡会让他们感到孤独。在夜晚,没有伴侣的陪伴,他们可能会感到寂寞和失落。